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下: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可分为: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个步骤。它们相互联饥滚喊系,缺一不可。
1.设计
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认识的阶段。统计设计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统计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统一的工作,没有预先的科学的设计,没有具体的工作规范,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一项大规模的统计活动开始前,必需进行统计设计。
2.搜集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根据设计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按其来源时间分为经常性资料和一时性资料。资料要求完整、准确和及时。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要备纯求,根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统计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定量认识的阶段。统计用数字说话,而各种统计数字都直接来自于统计调查,管理者和决策者都需要根据大量翔实的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科研工作者也需要根据统计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研究。调查是统计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的方式方法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
3.整理资料 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校正、整理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
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统计分析阶段准备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统计整理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非总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开始。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都是一种定量认识活动。
4.分析资料 计算统计指标,反映数据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分析是统计认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认识的结论要从分析中得出,因此,这一阶段虽然是对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但其目的却是要揭示统计研究的对象的状况、特点、问题、规律性等,所以这是统计认识的定烂野性阶段。
从认识的顺序来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这四个阶段,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经过定量认识,再到定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定性认识(在定量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统计分析)的过程。统计认识过程的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论上的,相对的,实践中,统计工作过程是很难这样分开的。
所谓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程,叫统计资料的整理
环评中——工程分析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工程分析指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
工程分析的作用: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工程分析的内容:
(1) 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用形象流程图的方法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流程图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要时列出主要的化学反应式。
(3) 污染源源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
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
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风险排污的源强统计及分析
(4)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重点比较建设项目与国内外同类型项目按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排放水平,并论述其差距。
(5)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所选工艺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6)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村镇居民拆迁的必要性
(7) 补充措施与建议
关于合理的产品结构与生产规模的建议
优化总图布置的建议
节约用地的建议
可燃气体平衡和回收利用措施建议
用水平衡和节水措施建议
废渣综合利用建议
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建议
环保设备选型和实用参数建议
其他建议
(8) 工程分析小结
建设项目在拟选厂址的合理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
最佳总图布置方案
筛选确定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
主要污染因子的削减与治理措施
可能产生的事故特征与防范措施建议
必须确保的环保措施项目和投资
其他重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