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建筑框架结构?
1.墙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2.框架结构
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
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悬索、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空间网架等,结合结构、构造课程,了解受力特点和造型的关系,记住国内外的特点。
二、公共建筑钢结构指什么?
公共建筑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三、公共建筑框架结构有哪些建筑?
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四、砌体结构最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
如果是框架结构,最大跨度一般8~9m,梁高取其1/12,阅览室建议做隔墙设置,不用非要做在柱子之间,以达到整体的合理紧凑。 砖混结构没做过。 但要做没有隔墙的12x10的开间,光靠砖砌墙承重可能不行,应该需要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五、公共建筑如何融入现代艺术?
以现代艺术形式表达?还是在建筑中做一些MA
六、公共建筑和跨度大的建筑物一般采用什么结构?
采用悬索结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形成室内无柱的大空间。
七、高层公共建筑的定义?
1、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一般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
2、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为-类高层公共建筑。比如: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寓、办公、酒店等。
(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米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其中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指建筑的楼板高度需要大于24m)建筑面积要大于1000m2;建筑功能为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前提条件是建筑高度大于24m,只要建筑高度大于24m就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大于24m就属于单、多层公共建筑。
(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前提条件也是建筑高度大于24m,只要建筑高度大于24m就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5、藏书超过I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与重要公共建筑和调度建筑等类似。
八、公共建筑高度?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 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层至3层为低层宅,4层至6层为多层住宅,7层至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但高度虽超过24m,但是为单层者,不属高层建筑。
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九、公共建筑特点?
公共建筑的特点:
①使用上的公共性、开放性;
②功能上的多样性;
③人流交通的大量性;
④建筑结构复杂性;
⑤建筑风格的时代性;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 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
十、公共建筑分类?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