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坡防护挂网规范?
①喷浆厚度不宜小于1.5~2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以3~5cm为宜。
②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③浆体两侧凿槽嵌入岩层内。
边坡喷浆是指防止边坡由表及里遭受风化侵蚀和降雨冲刷而在坡面采取的保护措拖。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面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但对于塑性岩石(软岩、土体)的边坡。由于喷浆外壳呈脆性,其变形特性和被其覆盖的塑性岩石不相协调,常造成喷浆外壳剥落咨为提高喷浆外壳的塑性和强度,在喷浆前在边坡上铺设钢丝网,然后喷浆,形成挂网喷浆壳,在施工时,应在坡面上留出排水孔,否则可能堵截地下水而影响坡体的稳定。
二、边坡防护锚固筋规范?
锚筋桩规范和技术的要求如下:锚筋桩锚筋桩主要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动加固,其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1.在岩土工程的应用,锚筋桩一般采用长9m的3根或5根直径φ32mm的钢筋焊接组成。施工时在岩石或土质边坡上钻孔,将注浆管与锚筋桩绑扎后一起插入孔中,利用注浆管全孔一次灌注纯水泥浆液。
2.在建筑工程的应用,锚筋桩是在现场钻孔内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由于锚筋桩的直径一般都比较小,钢筋密集,因此常以灌注水泥砂浆代替混凝土。
三、边坡防护技术规范?
边坡防护规范
边坡防护规范(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绑系安全带。安全带的绳索应 绑挂牢固,绳索应垂直。不得同一安全桩上栓2 根及以上的安全绳或 人及以上(2)作业发现有事故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 要时停止工作,待安全措施到位后才能作业。 (3)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安全防护设备或对讲机
四、边坡主动防护网喷浆支护规范?
9.1技术要求
框架梁采用菱型布置,节点间距4.0m,框架内喷混植生防护。
框架梁锚杆采用φ32HRB335螺纹钢制作,锚杆间距4m,垂直于坡面施作。锚头用弯沟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支架与锚杆焊接。框架梁锚杆钻孔直径110mm,采用M30 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框架梁采用C30砼现场立模施工,当分段施工时预留钢筋,连接面按施工缝处理
框架内采用喷混植生防护,喷混植生锚杆分为主锚和辅锚,主锚采用φ16HRB335,长2m。辅锚采用φ12HPB235(I级),长1m。锚杆一端设置弯钩,其端部15cm及弯钩涂防锈油漆。喷混植生锚杆钻孔直径φ49mm。
地下水发育时,间隔4m交错设置φ49PVC管仰斜泄水孔,孔深0.6m。
挂金属网时拉紧网,网间用铁丝连接,并采用不同厚度的砼垫块来调节,使金属网与坡面保持在3~6cm。
种植混凝土基材由风化砂、有机肥、疏松剂、保水剂、粘结剂等组成,其配方针对不同的环境地的岩土体经室内配比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
无纺布单位重量为18g/m2。
9.2施工要求
(1)锚杆
锚杆施工前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试验锚杆长3m,采用单根φ32HRB335钢筋,抗拔力不小于250KN。锚杆孔先用高压风吹洗,除去孔内泥渣,注浆安设锚杆。
锚杆的施工工序是:测量放线→清除坡面杂物→钻孔、清孔→锚杆制作→安放锚杆→注浆→锚杆框架梁混凝土→锚杆头紧固→浇注砼封头。
测量放线及清除覆土采用全站仪、钢尺按设计图纸进行放线,用小木桩标示出锚杆孔位置。放线后由人工清除表层覆土和破碎岩块。
钻孔深度按设计孔深+0.2m进行控制,钻孔角度严格按设计图施工。一边钻孔一边用高压风吹尽孔内岩粉,并根据钻进情况和吹出的岩粉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完工的钻孔用破棉絮临时堵塞防止落物,并做好显著标记。
五、边坡规范?
边坡防护规范
(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绑系安全带。安全带的绳索应 绑挂牢固,绳索应垂直。不得同一安全桩上栓2 根及以上的安全绳或 人及以上
(2)作业发现有事故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 要时停止工作,待安全措施到位后才能作业。
(3)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安全防护设备或对讲机
六、边坡防护距离标准?
根据《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开挖深度超过2m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
2.防护栏杆应由横杆及立杆组成。横杆应设2~3道,下杆离地高度宜为0.3 m~0.6m,上杆离地高度宜为1.2 m~1.5m;立杆间距不宜大于2.0m,立杆离坡边距离宜大于0.5m;
3.防护栏杆宜加挂密目安全网和挡脚板。安全网应自上而下封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0mm;
4.防护栏杆应安装牢固,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
七、边坡监测规范?
(1)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3个监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2)锚杆拉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杆(索),测定锚杆(索)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3)非预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3%,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应少于3根。
(4)监测工作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5)边坡工程施工初期,监测宜每天一次,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对边坡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及频率;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
(6)一级永久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宜少于2年。
八、高边坡放坡规范?
高边坡放坡开挖前,应对高边坡周边情况先进行调查
高边坡放坡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
高边坡放坡时,其纵横向边坡放坡,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采取安全坡度
高边坡放坡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高边坡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内
九、边坡防护网,主动边坡防护网和被动边坡防护网有什么区别?
主动边坡防护网和被动边坡防护网的区别在于其安装方式和使用方法不同。1.主动边坡防护网是指在边坡施工时安装在边坡表面的,由于其采用了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坡面冲刷和水土流失的现象,达到保护边坡的目的。主动边坡防护网可以人为地对边坡进行修缮,避免边坡产生不稳定情况,同时也方便对边坡的维护和管理。2.被动边坡防护网是指在边坡发生塌方等意外情况时已经预埋在边坡中的网状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边坡发生塌方和滑坡的事故。被动边坡防护网仅能在边坡发生灾害后起到挡土的作用,不能主动地用于边坡保护,但是其可以为发生意外情况时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十、边坡坡脚防护规范?
答:边坡坡脚防护规范:GB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