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建筑企业信用手册在哪里领
余杭区建筑企业信用手册在建设局可以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建筑企业信用手册是在建设局办理根据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倡导做出的一个硬性的信用笑耐册指标,用于规范建筑市场。建设局是指在城乡负碰宏责建设住房亩高的建设部门。
余杭:让建筑回归自然“绿色建筑梦”助推建筑产业现代化?
当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来临,余杭将如何构筑“绿色建筑梦”?建筑相关企业又会有怎样的探索和努力?
高屋建瓴 余杭有了“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绿色建筑遵循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建筑进行组织规划工作,使得物质能源可以在建筑内部进行不断的、有效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给人以舒适的居住环境。
2017年5月4日,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此全面落实生态稳定建设理念,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和空间舒适度,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今年6月,《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正式施行,意味着今后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将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规划和标准。
据了解,规划余杭分局也已于去年完成了《余杭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的编制工作,有效保障了绿色建筑各项工作实施的有据可依。未来几年,我区将以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生态稳定建设理念,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和空间舒适度,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杭州打造全国绿色建筑发展标杆城市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领先城市。
总体发展目标
【绿色建筑】
全面贯彻执行《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要求,坚持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的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绿色建筑提标,加快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贯彻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筑工业化】
提高装配式建筑覆盖面。政府投资工程、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至2020年,余杭区应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至2025年,余杭区应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从2017年10月1日起,近期中心城区范围内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2021年1月1日起,余杭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形成有效推进余杭地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逐步建立建筑工业化的政策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财政扶持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加快开展建筑工业化工作,并具备良好的实施效果。
【旅运既有民用建筑绿色改配镇穗造】
至2020年,完成建立余杭区既有建筑统计数据库,对余杭区政府国家机关既有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能耗动态监测。至2025年,根据能耗监测平台,指定余杭区能耗限额,建立能耗审计机制。2017年至2020年,余杭区累计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6万平方米,累计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9万平方米。2021年至2025年,余杭区累计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15万平方米,累计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25万平方米。
2017年12月,区政府正式批复《余杭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文件结合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布局和城市开发边界,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将全区共划分72个管控单元,目标是通过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等手段,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源头低影响开发建设措施,到2020年实现25%以上的城市已建成区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实现80%以上的城市已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启航新蓝海 “绿色建筑”已在余杭生根发芽
你有没有想过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传统的建筑企业都是施工队在工地上做,“装配式建筑”则把建筑基地从工地转移到了工厂。在工厂完成相应工序后,工地上只需按照设计一块块拼装就可以建起高楼,过去要花费一年时间建设完成的楼房只需半年就够了。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我区绿色建筑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区住建局(规划分局)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做好建筑节能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2017年,全区共有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26个,建筑面积107万方,其中新开工项目16个,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实施在建住宅全装修项目11个,共计92万平方米。同时,2017年共实施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22个;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64万方;完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10万方;完成培卜新建住宅屋顶太阳能光伏1022户。
一个个“绿色建筑”,已在余杭大地生根发芽,用绿色衬美建筑,让建筑回归自然。
该区绿色建筑案例
华临绿建研发基地
■国内首个装配式被动建筑项目
——华临绿建研发基地
这是一个装配式绿色建筑、装配式被动房及装配式智慧建筑的创新型绿色建筑产业化研发基地,也是余杭区首家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该研发基地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采用混凝土PC构件、整合高效节能的密闭体系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要素,建成后将常年维持恒温恒湿恒氧的状态,在年综合运营能耗方面讲比其他建筑下降90%左右。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建设正式投入使用,可实现年生产绿色预制构件约100万平方米。
城西第三幼儿园项目
■余杭区首个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
公建项目——城西第三幼儿园项目
城西第三幼儿园项目位于位于临平新城西南区块,是我区首个打通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脉络的建筑工业化项目。该项目由一幢3层幼儿园(局部一层地下室)及一栋单层传达室组成,总用地面积729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184.22平方米,建筑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将于近期整体交付。
未来科技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效果图(林荫步道结合草坡、景石、沟渠成景,石笼箱等小品隐藏渗沟、雨水暗渠排水设施)
■未来科技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
该项目位于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南区块,范围为文一西路、文二西路、绿汀路、良睦路围合区域,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该项目把海绵设计理念深入到河网水系、绿地、道路及地块开发中,实现开发区域整体径流量不增加的目标,区域内所有待建项目均要求采取“海绵”技术。
具体包含:大尺度上,在流域整体水系上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中心湖及井字形四条河道晴雨天的水位控制,来达到雨水的调蓄;小尺度上,在小社区、小区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道路上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树池、下凹绿地等“滞、净、蓄、排、渗”设施。
文化艺术长廊效果图
■文化艺术长廊绿色技术
作为临平老城区有机更新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文化艺术长廊项目北起沿山路,南至木桥浜路,总长约600米,总体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条状。长廊从南至北依次为形态运动区、音乐戏曲区、国书艺术区、轮滑运动区以及绘画艺术区五大区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项目综合采用了五项绿色技术。一是光伏发电装置,项目计划在社区戏曲交流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艺术交流中心等建筑物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为建筑及周边场地提供清洁高效能源。二是绿色屋顶技术,通过在社区图书馆东侧折屋顶上种植绿植的方式,为图书馆降能去耗。三是VRF系统,即变冷媒流量多联式中央空调系统,通过高精度的冷媒控制,最大限度实现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四是中水回用系统,将项目场地内生活污水和雨水净化处理后,作为绿化浇灌及景观用水,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可减轻老城区的管网压力。五是海绵城市技术,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调蓄装置等海绵措施的应用,以及与场地内景观水池的统筹设计,实现场地内部的雨涝调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