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207 2024-01-12 09:57 admin

一、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防雷工程施工与验收已有明确要求,此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小项目质量评定标准、子项目质量评定标准、分项目质量评定标准、综合质量评定。

二、防雷接地规范验收范本?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房屋防雷接地最新验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防雷设防分三级,屋顶一般采用25×4热镀锌扁钢作为避雷带沿女儿墙四周敷设,25×4热镀锌扁钢避雷带支持卡子间距为1米左右,但必须一致,转角处悬空段不大于1米,避雷带高出屋面装饰或女儿墙0.15米,同时屋面采用25×4热镀锌扁钢组成不等避雷网格。避雷网格沿屋面敷设,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焊接相连。

四、光伏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1.验收时间:

在光伏电站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之后,由专门机构对光伏防雷接地进行验收。

2.验收标准:

(1)最大接地电阻应该不能超过10Ω,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四线法或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2)防雷设备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线路不能出现接错或漏安等情况。

(3)防雷装置应该能够保证光伏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够抵御雷电等自然灾害。

3.验收步骤:

(1)验收前应查看光伏电站的图纸和防雷设计图纸是否相一致,确定防雷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完成。

(2)验收人员需要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缺陷,是否连接正确。

(3)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方法有四线法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两种。

(4)验收后,按照要求填写验收报告,对未达标的问题进行整改。

4.验收标准:

光伏防雷接地验收合格后,应当进行验收报告的书写和归档。对于未达到合格标准的问题应及时整改,直到问题完全消除后才能通过验收。

五、最新防雷接地验收规范2016?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建筑基础接地验收规范?

建筑基础接地验收,土质验收,夯实验收,标高验收

七、建筑独立基础防雷接地规范?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类的建筑防雷做法(桩基)是:先把避雷钢筋焊接在基础桩钢筋上,然后利用桩帽梁钢筋把各个点连成一个环,再跟着基础柱子钢筋往上接。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无桩):如果底板埋深在5米以上,底板钢筋就可以做为接地体,利用柱内钢筋直接向上引即可;如果埋深不足3米,每个柱下应该再打一根垂直接地极(19以上镀锌圆钢,不得用螺纹钢),然后与底板钢筋联通,再利用柱内钢筋直接向上引。

八、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原因是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下,容易受到雷击而导致安全事故,如遭受雷击的建筑物随时可能造成火灾、电击等事故,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而防雷接地规范的执行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危害。此外,也是国家对建筑物施工的安全要求之一,只有按照规范执行,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因此,每个建筑物的防雷接地都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确保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性。

九、工业建筑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其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 0.6M ,接地极应垂直安装。

2、垂直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 2.5M ,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 时,不应小于 5M 。

3、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4、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焊接处焊缝应饱满, 不得有夹渣、 咬肉、 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5、接地线在穿越墙壁、 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保护, 采用金属套管时应 对套管接地。

6、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应为 250~ 300mm;接地 线与建筑物的间隙为 10~15mm;支持件间距在水平直线部分为 0.5~ 1.5m, 转弯部分为 0.3~ 0.5m,同一室内支持件间距应一致。

7、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可用接地线弯成 弧状作补偿器。

8、屋面避雷带安装的支持件距离应均匀设置, 在每一直线段的间距水平 宜为 0.5~1.5m,垂直谊教育界 1.5~2.5m,在转弯处应对称,一般为 0.3~ 0.5m。

9、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为 150mm,并设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 于 300mm 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 100mm。

10、明敷避雷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坏和危及人员安全处, 在距地 1.7m 至 地下 0.3m 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措施。

十、防雷接地焊接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