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哪里的古建筑最多?

84 2024-03-11 17:42 admin

一、中国哪里的古建筑最多?

北京城就是最大古建群,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赛牛毛。北京城虽然城墙不在,但从外城到内城再到皇城和紫禁城范围内70%的古建都被保留下来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胡同,数不清的四合院都是古代建筑群,故宫就是最大四合院。

二、中国哪里还有真的古建筑?

我的其他文章,欢迎大家交流。

JSZSC:我这些年的骑车历程

JSZSC:我在各地吃美食

JSZSC:我的工匠精神

JSZSC:我的非主流摄影

JSZSC:自己动手维保自行车

JSZSC:走走看看---我参观过的博物馆

JSZSC:浙江农村随景

前几年,趁着有点闲,去祖国大地跑了下,获益良多,现在哪里也去不了,回顾以往,和大家交流下。

索引:一、木结构建筑

1、佛光寺

2、南禅寺

3、广仁王庙

4、正定开元寺钟楼

5、独乐寺

6、 大同华严寺

7、平遥镇国寺

8、释迦塔

9、悬空寺

10、介休后土庙

11、浑源永安寺

12、晋祠

12.1圣母殿

12.2献殿

12.3鱼沼飞梁

12.4泉亭

13、华林寺大殿

14、祆神楼

15、平遥清虚观

16、大同善化寺

17、保国寺大殿

18、文庙

18.1 曲阜孔庙

18.1.1大成殿

18.1.2奎文阁

18.1.3圣时门

18.1.4十三碑亭

18.1.5杏坛

18.1.6弘道门

18.2漳州府文庙

18.3建水文庙

18.4嘉定孔庙

18.5平遥文庙

18.6灵石静升文庙

18.7大同府文庙

19.正定隆兴寺

19.1天王殿

19.2摩尼殿

19.3转轮藏阁

19.4慈氏阁

19.5大悲阁

19.6龙藏寺碑

19.7毗卢殿

19.8各种石刻雕像及建筑残件

19.9老照片

20.太原纯阳宫

21.大同关帝庙

22.罗源陈太尉宫

二、塔

1、瑞光塔

2、辟支塔

3、慧崇塔及塔林

4、小雁塔

5、永祚寺双塔

6、崇圣寺三塔

7、开元寺双塔

8、赵县陀罗尼经幢9、正定四塔

9.1广惠寺华塔

9.2开元寺须弥塔

9.3天宁寺凌霄塔

9.4临济寺澄灵塔

10、天宁寺塔

11、妙应寺白塔

12、五台山大白塔

13、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14、妙湛寺金刚塔

15、护珠塔

16、圆觉寺塔

17、闸口白塔

18、崇妙保圣坚牢塔

19、报恩定光多宝塔

20、奎光塔

三、桥

1、安济桥及永通桥

2、洛阳桥

3、双龙桥

4、风雨桥

4.1人和桥

5、浙闽廊桥

5.1溪东桥

5.2北涧桥

5.3仙居桥

5.4文兴桥

5.5鸾峰桥

5.6如龙桥

5.7步蟾桥

四、石窟及造像

1、云冈石窟

2、麦积山石窟

3、宝顶山石刻

4、北山及南山石刻

5、龙门石窟

6、克孜尔千佛洞

7、榆林窟

8、彬县大佛寺

9、千佛崖

10、皇泽寺

我其他的文章

JSZSC:自己动手维保自行车

JSZSC:走走看看---我参观过的博物馆

JSZSC:我的工匠精神

JSZSC:我的非主流摄影

JSZSC:我在各地吃美食

JSZSC:我这些年的骑车历程

正文:

1、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喜欢古建筑的,必然会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它的东大殿,是现存第二老的木结构建筑,也是唐木构中,体量最大的。下面说一下佛光寺的简介。

佛光寺其实在五台县的山里面,还是相当隐秘的地方,这大概也是可以流传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东大殿是在一个台地上面,进入殿前的道路非常险峻。

由于体量巨大,台地前空间较小,没法拍摄到大殿近景全貌

远端那根木柱子,是现在为了保护文物加上去的支撑物,在原建时代,是没有这个支撑物的。

大殿门口的石经幢也是唐代遗物,是东大殿为唐代建筑的强力佐证,石经幢上,文字清晰可辨。

东大殿边上的祖师塔,建于北魏,为佛光寺创建时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实物,属古印度犍陀罗式建筑风格,应该是中国第二老的古塔。

这是另外一座石经幢,当年林徽因先生亲手测绘的

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是减柱造的典型案例,如此巨大的殿堂,内部仅有6根柱子,相当震撼。另外八字柁架结构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孤例。

东大殿和文殊殿内,都有精美的塑像和壁画,但是监管甚严,不许拍照,甚是遗憾。

2、南禅寺

说了佛光寺,肯定要说说南禅寺,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东冶镇8公里。它的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没有之一。

看着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庙,但是自有其唐构的特有雍容优雅。

殿内也有唐代塑像,一样不能拍照,不过看管相对不严一点,偷偷拍了2张,真的是异常的精美。

现存的南禅寺不大,其他建筑也不算精品了,就没有太多关注。

3、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

一个知名度相当低的地方,在夕阳下享受了一次包场参观的待遇。现在看,广仁王庙整修的很新,但是那种来自建筑本身的美,还是扑面而来。据管理员介绍,唐代遗物主要就剩下几根大梁了,但是结构制式还是保持了唐代遗风。

各位有点岁数的看官,是不是觉得这个小庙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大圣变的小庙,是不是就是这个味道?

这里可以拍照,所以有内部照片,内部是没有柱子的,只有梁架结构。

边上还修了一些古代斗拱的模型,墙上是一些古建筑的介绍,看着也很不错。

4、开元寺钟楼

坐落在河北正定古城大十字街以南路西,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原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年间改额开元寺。寺内现存钟楼、砖塔和法船殿遗址。

据梁思成先生考证,这个钟楼的下半截,是唐代原构。

以上三个半,就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件的简单介绍。原来也被考据为唐代建筑的平顺县天台庵,在近年的维修中,发现墨书,重新断代为五代建筑。

5、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州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寺庙历史最早可追至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是最古老的楼阁式木建筑。

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

这是辽代山门,里面的壁画是清代的,艺术性比较一般。

塑像为辽代作品

壁画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艺术性一般。

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阁高23米,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

观音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菩萨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塑像是辽代的原塑,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观音阁下层的四壁上满是彩画,为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此系明代画师之作,保存完好,画面清楚,色泽鲜明。

里面还是不让拍照,偷偷照了一点。

主佛像背面,还有一尊悬山观音,柱子上还有韦陀和力士。

寺南有白塔。

始建于辽代清宁四年。塔高30.6米,平面为八角形,基石用花岗条石和青砖垒砌,由斗栱、栏杆、蓬花组成,仿木结构制作。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6、 大同华严寺

全国有很多华严寺,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定是山西大同的,它是1961年的第一批文保。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室内现存的辽金建筑,主要是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最大的单体佛殿。

站在殿前,磅礴大气扑面而来

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

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画面高6.4米,长136.8米,总面积876平方米,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

薄伽教藏殿在华严下寺,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薄伽”是薄伽梵的略称,为释迦牟尼世尊的梵名,教藏即经藏。梁思成赞曰“殿系辽华严寺之经藏,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极稳健洗练之至。其内外檐斗拱梁柱之比例,权衡甚美,犹存唐建筑遗风。殿内又有藏经典之壁藏,与天宫楼阁,系海内孤品,为治《营造法式》小木作最重要之证物。”

7、平遥镇国寺

平遥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门为元代建筑,主殿万佛殿为五代建筑,在中国现存木建筑中,排名相当靠前。殿内彩塑为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

此殿,始建于五代,殿貌奇古,结构奇特,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少有的木构建筑。

万佛殿内塑像最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坛上正中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其中除三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佛坛式样,塑像配置均与五台山唐代建的地禅寺大殿同略同。

殿内塑像看管甚严,所以没有照片。

佛楼位于后院正面,是该寺最北的殿堂,正面砖砌窑洞3间,上建佛殿3间,因内供三佛,故名曰三佛楼。三佛殿内有明代壁画,同理没有照片。

8、释迦塔

释迦塔就是俗称的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

第一次去看的时候,坐着公交车,还没进去城区,老远就看到高耸的木塔直插云霄,其壮观难以用语言形容,可惜今年已经不能登塔参观了,甚是遗憾。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塔底层的佛像和照片

因为一些不恰当的维修和战争的破坏,导致木塔发生了倾斜,肉眼可见,非常明显,希望能得到妥善的维修。

9、悬空寺

国内其实有多个悬空寺,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定当属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登临其上,才能真正体会其险,其巧,由此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

10、介休后土庙

介休后土庙位于介休市老城西北角,一座城市中的国保。介休后土庙始建年代无考,据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可见后土庙之创建当早于北魏,历经各代重修,现存规模为明正德年间扩建。三清观系元至大二年(1309年)增建,明清重修,余皆为明清建筑。

后土庙的琉璃色彩鲜艳、颜色丰富,搭配灵活多变,是不可多得艺术瑰宝。

11、浑源永安寺

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住的酒店能看到大殿,于是开着导航步行走过去,在小巷子里面看到了寺庙的大门。 传法正宗殿于元延二年(1315年)在金代大殿基础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梁架用材、斗拱制作都仿照金代规范,建筑表现了金代风格。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 由于地处偏僻,基本没有游人,买了票进去,说也不一定能进大殿去参观。等了一个多小时,运气不错,正好有本地人带朋友来玩,于是就一起进殿参观了一下。

12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里面有很多好东西,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至于 建筑么,圣母殿,献殿,泉亭等等,都是好东西,容易一个一个来简单介绍。

12.1圣母殿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晋祠三绝之一的侍女像,由于不能入内参观,只能在门口拍摄,效果不是特别的好。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 圣母殿中有彩绘塑像四十余尊,均为北宋时期作品。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

殿前左右守护着两尊高大魁梧约4米高的力士,分别是方相和方弼,是传说中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的建立作出过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这二人尊为开路神和门神。

盘龙雕柱由殿前八根廊柱和廊柱上的八条木雕盘龙组成。在我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圣母殿作为王后的主殿,建设中便取阴数中最高数八,所立廊柱有八根,在廊柱上所雕制的木雕盘龙也是八条。据有关资料记载,盘龙雕柱中的六条盘龙雕于宋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为太原府金龙社社头吕吉等人捐资雕制。其余两条或是圣母殿初建时原物,或是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时增雕。

圣母殿的匾额也很多,很是精彩。

12.2献殿

晋祠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为祭祀圣母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结构很有特点,只在四周的椽栿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不弱不费,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棂栅,雄壮敞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唯一一座殿和亭相结合的献殿,是一座集殿的庄严和宏大以及亭的简洁于一体的建筑,同时献殿的建筑特征对于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梁思成先生描述晋祠献殿的原文:“献殿在正殿之前,中隔放生池。殿三间,歇山顶。与正殿结构法手法完全是同一时代同一规制之下的。斗栱单栱五铺作,柱头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单杪单下昂,第一跳偷心,但饰以小小翼形拱。正面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山面唯正中间用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伪双下昂,完全平置,后尾承托梁下,昂嘴与地面平行,如正殿的昂。补间则下昂后尾挑起,耍头与令栱相交,长长伸出,斫作昂嘴形。两殿斗栱外面不同之点,惟在令栱之上,正殿用通长的拂檐枋,而献殿则用替木。斗栱后尾惟下昂挑起,全部偷心,第二跳跳头安梭形“栱”,单独的昂尾挑在平榑之下。至于柱头普拍枋,与正殿完全相同。”

12.3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古桥建筑。据专家考证,其中34根石柱及柱础造型仍保留着北朝风格,其它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由此可知,这座被人传颂的十字桥北魏时已建成,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桥梁中,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仅晋祠“鱼沼飞梁”一座实物遗存,即使放眼世界,也是惟一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十字形桥。难怪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12.4泉亭

晋祠圣母殿左右,各有一泉,一泉名“善利”,一泉名“难老”,泉上有亭。

善利泉亭的建造年代、形式、结构,完全与难老泉亭相同,都是北齐天保年间创建,明正德初废毁,到嘉靖时才又重建。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命名“善利”的喻义。故善利泉亭楹联书:水自地中生,善始善终,大善浩浩留千年;泉从山下出,利人利物,万利溶溶济一方。

难老泉亭在水母楼前,为八角攒尖顶,斗栱昂嘴,是北方亭榭建筑的典型。难老泉亭内挂有清康熙年间刘汇用行书题写的“晋阳第一泉”匾,上面挂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行书题写的“难老”匾,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难老泉俗称“南海眼”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山海经》记载:悬翁之山,晋水出焉。水流生生不息,且常年恒温17度。自古以来,泉水关系着农业发展,也有许多的传说和赞叹题咏。

看过《七剑下天山》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傅山就是小说中,明末清初神医国手、大儒,无极派大宗师,康熙初期三大剑术名家之一傅青主的原型。

两个泉亭的外观与江南园林的亭子不太一样,亭高9 米,直径8米,面积85平方米。亭的平面呈八卦八边形,顶子高耸,为八角攒尖顶,灰瓦布顶,八条孔雀蓝琉璃垂脊特别醒目,仿佛八条蟠龙戏珠,龙头集中于攒尖顶的宝瓶宝珠。檐柱有侧角和收分做法,具有明代北方园林中亭台建筑的特点。

13、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原名“越山吉祥禅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屏山南麓,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被赐额“华林寺”。

华林寺大殿按五代时期形制,木结构,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八架橡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单檐歇山顶,建筑古朴雄浑,工艺精湛,构件造型精美。华林寺大殿整个结构都是榫卯相和,不用一根铁钉,其建造手法,在唐宋也是独具一格,并带有显著闽越地方特色。其足材高度超过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全国之最。

1966年上半年,为了保护大殿,文化部门拨出专款,在大殿四周砌建围墙,以资保护。同年6月,因“破四旧”运动,殿内佛像被尽数推倒,须弥座夷为平地,大殿被占用。

1970年前后,大殿被圈入机关用地。原预定将大殿拆除,幸因当时机关事务管理局缺少仓库,大殿被利用为堆放杂物场所,免除了被拆之灾。当时殿前建起汽车修配厂,殿东侧即是锯木车间,殿东是机关车队的停车场,殿后盖起大楼,殿的前后廊因妨碍机关大院交通,先后被锯拆。

1979年,清华大学教授莫宗江赴厦门考察,路过福州参观华林寺大殿。莫教授认为,华林寺大殿是全国现有保存下来屈指可数的古建筑精品。返回北京后,他立刻设法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请报告。

1980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莫宗江教授率领清华大学两位研究生,前来福州考察测绘大殿,并认定华林寺大殿确是千年前的木构建筑,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6月,高级工程师李竹君奉命来福州商讨修复工程事宜。此后,划定了大殿的绝对保护范围: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确定迁走汽车修配厂(花费100万元)和车队,为保护千年大殿提供了基本条件。

1986年,因新建省政府办公楼,国家文物局筹备迁建大殿,于同年12月正式落架分解,大殿较原址东移14.6米,南移8.3米,采用环氧树脂粘结和不饱和聚脂灌浆等化学加固工艺,重建中去除了清代加建的部分,复原成宋代外观 ,并复建了山门和东西配殿。

1989年10月,竣工。

14、祆神楼

祆神楼,位于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端,据考证为中国唯一仅存的祆教建筑。

祆教是唐朝对由波斯传入中国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统称。公元前6世纪,该教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因此叫"琐罗亚斯德教"。此教认为宇宙是二元对立的,即善(光明)与恶(黑暗)的斗争,并坚信最后的胜利属于善。主宰光明的最高神是阿胡拉·马茲达,也是琐罗亚斯德教信奉的唯一的神。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则发动贝州(今河北清河县西北)士兵起义。庆历八年正月,宋仁宗任命重臣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率官军镇压起义。前期的战斗非常不顺,官军被起义军团团包围,眼看就要覆灭之际,突然一只神奇的白猿从天而降,不仅帮助文彦博突出了重围,而且最终打败了起义军。文彦博由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后来,文彦博衣锦还乡,准备在山西介休安享晚年。但他念念不忘那只帮助他的白猿。那个时候,流行一种宗教,叫"祆教",按该教教义,白猿是祆教中"胜利之神"的化身。所以,文彦博派人为自家建造宗祠时,就同时建造了一座高楼,以纪念"胜利之神"白猿,故起名"祆神楼"。到了明朝以后,随着朱明皇帝集权思想的强化,除了儒释道之外,其它宗教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屡次下诏去淫祠、毁淫神,原来颇为红火的祆教基本绝迹了。而介休祆神楼却意外地保存下来,显然是沾了名人的光。因为它的建造者是千古名臣文彦博,并且介休人向以文彦博为荣。所以,明朝的地方官员在全国性的摧毁淫祠的行动中,他们出于对文彦博的景仰,只是象征性地撤掉了过去的神像,供奉的主神换上了儒家崇尚的刘、关、张兄弟,但祆教建筑的基本规制和主体风格却完整地保留下来。

现存的祆神楼是明万历年间改建,清康熙、乾隆间重修,是一个三重檐歇山顶转顶结构的古代建筑物,楼平面“凸”字形,总深度20米,突出于廊外的过街楼面宽三间,进深也是三间,街心部分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周设回廊,下层为庙门,上层为乐楼,中心为神龛。楼高二层,约25米,腰间设平座色栏,上部覆盖重檐,实为四层。四根通柱直承上层梁架,山门戏台上下叠构,楼顶十字歇山式,檐下四向凸出山花,瓦件脊饰全为琉璃制品,瑰丽壮观。这座高层古建筑物,楼内深度、广度的比例都很协调,因而显出十分雄壮与稳定的外观格局,为我国建筑中的精品。

15、平遥清虚观

平遥清虚观,始建于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原名太平观,1300多年来,屡经修缮,现存为三进院落,依中轴线建有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宫、玉皇殿等主要建筑。观内还遗存宋、元、明、清,碑碣30余通,是研究道教史迹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清虚观现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驻地,由于历史久远,观内原有道教偶像多已不存。1998年开始,现存殿堂逐步被开辟为平遥县博物馆展室,收集展出了平遥从远古洪荒时代开始的各代文物珍品,向世人展示着平遥古城的独特魅力。

  2006年5月25日,清虚观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门前有木构木牌坊,二柱式,前后置戗柱歇山顶,斗拱七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穿过牌楼,是一座简朴的山门,道教中山门象征三界,进入山门,便意味着跳出了三界,不再受世俗的烦恼,可以“清净、无为”的修炼了。

过山门,一座巍峨的大殿即在眼前,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殿顶由灰瓦和琉璃瓦相间而成,清丽而不俗气,檐下挂有“太平兴国观”的大题匾,整座大殿雄浑古朴,殿下塑有道教的四方神之青龙、白虎二神彩像,取名龙虎殿。

龙虎殿是一座元代建筑,其营造采用了相当奇特的“悬梁吊柱”的特殊技法,大殿梁架四角放在第二层井口枋上,置抹角梁,用来承托平梁和老角梁的后尾。

  表面上看去,屋顶的重量似乎是压在了无根无基的吊柱上,其实在龙虎殿梁架的角落,从墙内伸出一根角梁,角梁的后尾支撑在斜放着的平梁上,形成挑出的悬梁式样,而它的后尾则直接穿过吊柱。于是吊柱承载的屋顶重量通过角梁的后尾传给了斜放的平梁,再由平梁的两端经过山墙和檐廊的梁枋构件传到立柱上,最后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给了地面。这种建造手法扩大了殿内的立柱,扩大了使用空间,在国内现存古代建筑中,可谓是吉光片羽,堪称建筑界之奇葩。

  殿下正面的青龙、白虎彩塑,为坐姿像,其骨骼雄健、神态勇猛、手持兵器、相貌威严。身后壁上,还塑有青龙、白虎形象,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让人感觉其如果站起来,气势更是超乎想象。两尊塑像面部圆润,衣纹厚重,色彩艳丽,雕塑武士所讲究的“三位一体”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分别采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悬雕的手法而成。经考证,两尊塑像为元末明初所塑,为我国元代彩塑罕见的存世作品,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清虚观二进院正中,是一座漂亮的清代建筑纯阳宫,供奉着道教北五祖派祖师爷道号纯阳子的吕洞宾。

纯阳宫后便是清虚观的正殿——三清殿,为明代建筑。殿里供奉着道教的三位最高宗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殿内还有一块很特殊的石碑,当地人称透灵碑,意思是这个石碑通灵能预报天气。据传平时石碑十分干燥,每到夏天,如果石碑上渗出水珠,那么这一天就会下雨。对此,当地老人们道出了真谛:这其实没什么神奇,和水缸能预报下雨是一个科学道理。

  这块碑的珍贵之处在于,碑的正面为一种鲜为人识的八思巴文,后面是对照的汉文。八思巴文是元代的官方文字,但由于难懂、难识和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原因,只推广使用了几十年,就随着元朝的覆灭消亡,成为一种“死文字”。

  这种八思巴文和汉文对照碑文的传世,对研究八思巴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一种字典的功能,人们能把它当做一种工具书,去对照、认识、了解八思巴文。据专业人士讲,现如今留存于世的八思巴文和汉文对照的文献、碑石,在全国寥寥无几。

  清虚观八思巴文碑,有二十行文字,对照汉文我们得知,其意是元代朝廷免除清虚观内道士徭役等优待政策的圣旨,这块碑是研究蒙古文化、历史的珍贵实物。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观内的收藏品

16、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东有文殊阁( 已毁),西为普贤阁。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

  天王殿,现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左右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

三圣殿位于寺内中部,建于高约1.5米的砖砌台基之上。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斗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计心造。殿内采用减柱法。佛坛上的华严三圣为金代原塑,后人予以重。殿内两侧有金碑2通,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所撰,文字优美,书法苍劲古朴。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建在高3米有余的台基之上,前有宽及五间的大月台,月台东西长31米,南北宽21米,台前左右为明万历时增建的钟、鼓二楼。大殿明间与左右稍间设门,四壁无窗。檐下斗五铺作出双抄。殿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正中有平藻井两间,雕刻精湛,其形制、手法属典型辽代形制。内供佛像,共33尊,皆金代遗物。殿内四周绘有壁画,为清代所绘。

普贤阁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西侧,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建。

17、保国寺大殿

位于宁波北郊的保国寺大殿,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现存早期木构建筑遗产,不仅代表了江南海道辐辏之地千年的文化高度,而且彰显了东方古老国度厚重的艺术风范,在建筑史、艺术史、科技史上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954年,保国寺北宋大殿被意外发现,改变了当时国内建筑史学界普遍认为长江以南地区不可能留有宋代早期建筑遗存的学术观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

保国寺大殿所反映的木构营建理念以及诸多工艺手法,与《营造法式》的记载如出一辙,被视作印证《营造法式》北宋官式建筑的“活标本”。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原组长罗哲文曾这样评价保国寺大殿:“江南古刹、文物精华、法式例证、建史奇葩”。

保国寺大殿面阔和进深各3间,内柱4根,檐柱12根,共计16根柱,都采用了瓜楞柱的形式。最特殊的当属中心的四根拼合瓜楞柱——以中心四段合小柱承重,外围镶嵌四瓣装饰,形成外观八瓣的瓜楞柱造型。天一阁博物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木构营造研究所滕启城说,这种做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小拼大,并在坚固、适用的基础上兼具审美艺术效果。“瓜瓣造型同时体现在柱上的栌斗中,二者对应关联,形成一体,是保国寺大殿瓜楞造型的独特形式,也是现存遗构中的唯一案例。正是这对应关系,证明了现存的瓜楞柱形式是宋代建造大殿时的特征。

大殿变动最大的一次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僧显斋、景庵,“前拔游巡两翼,增广重檐,新装罗汉诸天像”,此次重修改变了大殿宋式单檐外观;乾隆十年(1745),僧人再次对大殿“移梁换柱,立磉植楹”。

所现在的殿外观与前面的宋构有些差别。

内部精彩的藻井

内部较暗当年的摄影设备效果不理想,上些在现场拍摄的现场照片。

18、文庙

18.1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

 孔庙南北长:东侧637米,西侧651.7米;东西宽:南侧141米,中部153米; 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修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可惜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除了规模宏大,建筑水平并不高。

18.1.1大成殿

曲阜孔庙主体建筑,宋天禧二年(1018年)始建,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命名为“大成殿”,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扩为九间。现殿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面阔九间,深五间,以示九五之尊之数字意含。东西长54米,南北深34米,高31.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歇山顶规制,斗拱层叠,四壁回廊下,巨型石柱擎檐,“大成殿”匾额为清代雍正皇帝所书。

大成殿整体气势恢宏,殿前的蟠龙柱雕刻精美,很有特色。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8.1.2奎文阁

奎文阁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阁楼之一。始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奎”是古代所称二十八星宿之一,图像似“文”字之形,故有“奎主文章”之说,因更名“奎文阁”。现存建筑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建,采用层叠式木架结构,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御书。

它是孔庙建筑群中,少数清代以前的建筑。

18.1.3圣时门

圣时门是曲阜孔庙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圣时”二字取孟子赞颂孔子语‘孔子,圣之时者也’,意为在圣人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弘治年间扩为5间中设拱门3券,碧瓦歇山顶,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石刻龙陛。

这个建筑也是曲阜孔庙少数的明代建筑。

18.1.4十三碑亭

十三碑亭院内存有金代碑亭两座,元代碑亭两座,清代碑亭九座。金代碑亭是孔庙现存最早的建筑物。亭内存有唐、宋、金、元、清代碑刻50余块,多是历代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的昭告、拜庙祭祀的祭文和修建孔庙的记事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8.1.5杏坛

原为孔庙御赞殿旧址,宋乾兴元年(1022年),以《庄子·渔父篇》中记孔子“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习书,孔子弦歌鼓琴”之记载,传孔子于杏坛设教,故“除地为坛,环植以杏”,设“杏坛”以纪念孔子聚徒之盛事。金代重修孔庙时在坛上建亭,现亭为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

18.1.6弘道门

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为当时孔庙的大门。“弘道”为清世宗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书写匾额。此门高9.92米,长17.28米,宽8.96米。阔五间,深2间,3门,单檐歇山顶,灰瓦绿边,七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梁枋肥宽,平板枋高狭,均呈清代特点,只有外檐八角石柱侧角升起,当是明代遗物。

18.2漳州府文庙

据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记载:“(文庙)在府治东南,宋为州学,庆历四年(1044年)建,于州治巽隅,水自丁入。大观中,增广生员,以迎恩驿为四斋。政和二年(1112年)移学于州左。绍兴九年(1139年),诸生以科第不利,及请李守弥逊复故址。前建棂星门,次建仪门,中列戟门、东西两庑。庑上为阁。东曰御书,西曰经史,中建大成殿,奉先圣像。以究、邹二国公配,旁列十哲位,于两庑设诸子及先贤位。殿后凿泮池,中建亭,曰瑞荷……”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

去的时候,正好遇到维修。

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其中: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

漳州府文庙的大成殿,有浓烈的闽南建筑特色。

18.3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

我 就是看了这个介绍,特地去参观了一下。然后发现,为什么有这么大呢,因为建水文庙有个超大的泮池,严格来说,这个都不是一个池塘了,而是一个湖。

这是建水文庙的大门,看建筑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清代牌坊特征。

这个就是超大的泮池,建水文庙的占地面积全靠它了。

建水文庙的 “洙泗渊源”坊,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背面是“万世宗师”匾额),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占地180平方米。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为巨型石雕龙、麟、狮、象,造型栩栩如生,刻工精致,是罕见的建筑石雕精品,屋面为单檐歇山顶青瓦屋面。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两侧有石牌坊。

杏坛是新建的,就不多说了。

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各长2米,宽1.5米,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其中22根青石巨柱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凿磨而成,大殿飞檐斗拱,结构异常坚固。先师庙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五架拾梁式建筑,通面阔26. 95米,进深18.5米,高9米,占地面积498.11平方米。

18.4嘉定孔庙

嘉定孔庙,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大街183号, 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800年来不断修缮、增扩、重修达百余次,从而建成被称为“吴中第一”享誉江南的嘉定孔庙,仍是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嘉定孔庙占地1.13万多平方米, 嘉定孔庙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还留有为数不少的宋、元构件及遗址。现有建筑分别有:棂星门、泮池、泮池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忠孝祠、土地祠、东西庑、大成殿、礼门、明伦堂、仪门、当湖书院、书院碑廊、东庑碑廊、仰高坊、兴贤坊、育才坊、七十二尊石狮凭栏等,组成了孔子庙、儒学署、书院三组庙学建筑群。

18.5平遥文庙

平遥文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仍保持原貌,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建筑群南接城墙,北临城隍庙街,包括东学、西学和居中的庙区,总占地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

平遥文庙由前后六进院组成,中轴线自南而北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平遥文庙的总体布局展现了元明以来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规制。

平遥文庙的棂星门是一座斗拱牌楼式的木结构门。

平遥文庙的棂星门内有一湾水池与一座白玉拱桥, 池为泮池,桥名拌桥,两者是每座文庙内必设的。平遥文庙的泮池主要为砖砌,泮桥则是下部为砖,上部是汉白玉石,桥身拱起,轮廓曲线优美,与池形相映成趣。

前面都比较一般,真正的重头戏来了,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的大成殿,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也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大成殿建在1米高的大台基上,面阔5间,通面宽25.82米,进深5间,总进深24.3米。单檐歇山顶,简板瓦覆盖,琉璃脊饰。柱有侧脚升起,角柱处普柏枋出头,阑额不出头。檐柱直径0.47米,高5.11米。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搭牵乳栿 ,用六柱。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草栿以下设天花板,中央置藻井。天花板以上的构件高宽之比为3:2,其表面加工粗糙而简朴。屋架举高7米,与前后檐椽水平距离之比为1:37,略低于宋《营造法式》之规定。斗拱有柱头铺作和转角铺作,而补间铺作以大斜梁代之。柱头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铺作总高227.5厘米,合柱高之2/5强。出跳总深169.5厘米。每两柱头铺作之间,有一长大的斜梁,外端搭于罗汉枋之上,以承托撩檐榑,后尾则安置在内槽的柱头枋上,此件代替了补间铺作。殿之当心间的两缝间,采用减柱手法,仅置中柱两根。在东、西次间的两缝位置上各砌南北向隔墙,厚约1米,殿内北部砌东西向隔墙,与前者联为一体,形成倒凹平面。在殿之东、西、北三面均有檐墙,正面两梢间筑槛墙、设窗,墙厚达1米余。明、次间正面为隔扇门。殿前接月台,青石栏杆环绕。月台中央的寿字纹拜石及台的御路石团龙图案彰显早期的造型风格。

明伦堂,是儒生讲学、习仪的地方。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后廊式。明伦堂建于明朝中期,清乾隆时曾修缮。它的设立取意于《孟子·滕文公上》:“夏日提殷曰序,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门口对联是颂扬孔子的佳对。上联: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之极;下联: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18.6灵石静升文庙

静升文庙,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兴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至顺三年开工,历时四年到至元二年落成,后经多次维修,现存为元明建筑。庙址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戟门、大成殿,两厢建奎星楼、配殿,占地面积2237平方米。

庙内雕刻精致细腻,其中引人注目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影壁,为元代遗物。龙门气势雄伟,波浪翻滚,二龙飞舞腾跃,显首藏尾,鳞爪隐现于云雾之中,其中一龙张口泻水。整个画面富有动感,气势张扬。静升文庙为学堂,有许多人在此就学并步入仕途,因而此午壁非常受欢迎。

大成殿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出前廊。外檐斗拱三踩。大殿修缮较多,前廊也加上了平棊,但沿用悬山顶这点颇让人寻味,另外台基的丹陛石也应是元代遗物。

尊经阁

魁星阁

18.7大同府文庙

大同府文庙位于大同古城东南隅,明初时由云中驿改建而成。清乾隆版《大同府志》中有这样的叙述:“大同府儒学在府城东南隅。旧学在府治东,即元魏中书学、辽西京国子监、金时之太学、元之大同县学也。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以府学为代藩府,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

现在大同 非新建的只有大成殿、神厨、神库、乡贤祠、名宦祠、戟门六处,其中大成殿最为精彩。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29年(1396年)。清顺治、乾隆时期多次进行修葺。整个建筑置于月台上,座北朝南,呈"凸"字形,面阔五间(30.5米),进深三间(18.5米)。单檐歇山顶,斗拱六铺作,每间两朵。

19.正定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位于正定县中山东路北侧,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均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即:造型独特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举高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我国古代最高的铜铸大佛;设计巧妙,富于变化,做工精细堪称我国一绝的铜铸千佛墩。同时寺内还荟萃了历代碑碣、壁画、瓷器等艺术珍品,均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赞誉: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1961年,国务院公布隆兴寺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东北侧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式园林——龙腾苑。龙腾苑占地40余亩,园内古迹荟萃、风景优美,有北朝石造像、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元代壁画墓、明代龙泉井亭和“三世中丞”石牌坊,同时还会欣赏到紫虚山、明远亭、龙吟榭、千秋鉴园、春荫亭、延光堂等园林景观。环游其中,仿佛走入美丽而深邃的历史画卷。

19.1天王殿

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做过大修,但主要梁架仍为原来形制没有改变。现在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皇帝手书。

  殿内供奉的 “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是一位被完全汉化了的弥勒佛,其形象源于我国五代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有些寺院配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殿内两侧供护世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传入我国以后被完全汉化,其形象类似中国古代武士,因他们手中所执法器不同,被赋予了吉祥的中国寓意。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因舞剑生风,故寓为“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因琵琶能调拨发音,故寓为“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因伞能遮雨,故寓为“雨”;西方广目天王手缠一蛇,意为降服归顺,寓为“顺”。合称“风、调、雨、顺”,暗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19.2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大殿布局奇特,其正方形殿身的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与宋《营造法式》相近。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称这种布局平时除去北京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并特意将其拍照,编入《中国建筑史》。解放前由于年久失修,大殿梁架倾斜严重,1977年至1980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对这座大殿进行了复原性修复。

  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同时期人,本名为悉达多•乔达摩。原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后为弄清人生真谛而出家悟道,创立佛教后,被人称为佛陀。左右两侧立像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其中两位。左侧的老者为迦叶,右侧的为阿难,两侧莲座上供奉的是文殊、普贤二菩萨。这五尊均都为宋代原塑,文殊、普贤在明代曾进行过修补。殿内各壁为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现存面积仍为422平方米。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绘“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四抱厦绘护法“二十四尊天”,其中东抱厦的“大悲尊天”、“鬼子母天”等保存较好;檐墙内壁生动地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东西扇面墙分别绘“西方胜境”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的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座观音”。因观音菩萨有“众生普渡不完,誓不回头”的誓言,而芸芸众生,永远普渡不完,故形成“倒座观音”形象。观音姿态优雅端庄,面容秀丽恬静,那双智慧深藏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虔诚的礼佛者形成感情的交流。观音像原塑于北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进行过修补。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她是“将神人格化”了,将她视若佛教美学的代表作而珍藏,至今仍陈放于北京阜城门内鲁迅故居的书案上,被视为最美的观音。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9.3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和慈氏阁的外观、规模相近,是典型的北宋时期二层楼阁式建筑。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19.4慈氏阁

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因此慈氏阁就是供奉弥勒的殿阁。阁内供高7.4米的弥勒菩萨,为北宋时期独木雕刻,其形制为佛教中正统弥勒造像。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曾预言56亿7000万年后,弥勒菩萨将下生人间接替释迦牟尼佛位,因而弥勒菩萨又称为“未来佛”。慈氏阁的梁架结构采用了减柱造作法,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便于游人观瞻礼佛。而檐柱采用的永定柱造法是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

19.5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三殿均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

  大悲阁内所供的铜铸观音像,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现存观音像的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其余两侧40只全部为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这尊观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 1000年前铸造这尊观音像时,采用屯土的方法,整体分七段接连铸造而成的。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人们都自然地将隆兴寺称为“大佛寺”。

虽然是新建的,但是观感还是很好的。

19.6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文主要记述了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仙奉皇帝之命劝奖恒州境内一万多名庶民百姓共建龙藏寺的情况,是研究隆兴寺历史的重要遗存。

龙藏寺碑的书法价值极高,在南北朝至唐的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也誉此碑为“隋碑第一”,后人也称其为“楷书之祖”。

19.7毗卢殿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计1072尊。这尊佛像是明代万历皇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堪称海内孤例。

19.8各种石刻雕像及建筑残件

隆兴寺的室外空地上,摆放了很多石刻雕像的残件,很是精美,但是大多遭到破坏,很是可惜。

19.9老照片

隆兴寺内有一个梁思成先生文物保护史迹展馆,里面有很多老照片。

20.太原纯阳宫

太原纯阳宫又称吕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起凤街社区起凤街1号,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供奉道教中的“神仙”―唐代道士吕洞宾修建的,纯阳宫“纯阳”二字,为洞宾之号,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

史载元代道教全真派弟子宋德芳(曾率其门徒开凿龙山道教石窟)主持过此宫。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及朱邦祚、范朝引等人出资进行了大规模地改扩建;清乾隆时,郡守郭晋及太谷人范朝升先后出资再次扩建;嘉庆年间道士高炼昌主持,又在后院窑洞顶上增筑巍阁三层。

现宫门为砖砌仿木结构建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正中为二层重檐歇山顶,砖券拱门,两侧为一层单檐歇山顶副楼与八字合抱墙,绿瓦红墙。门前立有明代铁狮一对。进入宫门,即为第一进院落,亦建于同期。

四柱三楼式木牌坊,建于清代。高约9米,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覆顶,檐下为九踩斗栱。牌坊正额书“吕天仙祠”,背额书“蓬莱仙境”。

原宫门,明代建筑。硬山顶式,面阔三间,三门为劵拱门,正门上方有砖雕楷书“道德之门”四个大字。穿过此宫门进入第二进院落,东西为厢房,正北为一座三开间的“仪门”式建筑。

吕祖殿为宫内主体建筑,位于第三进院落正中。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黄绿白三色琉璃布顶,吻兽齐备。大殿出檐深远却不用斗栱,木构简洁率真。殿内砖坛之上供奉吕祖及肋侍弟子铜像三尊,均造于明代。殿前月台围以青石栏杆,三面设台阶。

吕祖殿之后的两进院落均为底层砖构、上层木构的双层建筑,二层由回廊连通。九宫八卦院为第四进院落。底层平面为抹角方形,八面均为砖券窑洞,是按照八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方位建造。洞顶四面建楼,四角建九角攒尖亭,楼亭之间以回廊相通。砖劵窑洞的二层上有四楼、四亭与院中心的“方形三间两层亭”组合成九星形式。其整体布局与天上九星、地下八卦壮观形式密切相关。可谓是“殿阁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罗列,道院森森,照地下之八卦而排成。”该院可以说是这座道教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回廊亭又名“方形三间两层亭”。一层是平面方形建筑,二层是平面扇形八角攒尖亭。有飞桥与北楼相连,整个院落的楼亭之间以走廊互通,回廊四通八达。

21.大同关帝庙

据大同清代志书载,光城内关帝庙就多达16处,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则是位于古城东南隅鼓楼东大庙角街的大同关帝庙,被大同人称为“大庙”。这座关帝庙始建于元代,是我国北方早期的关庙。庙内现存主殿是大同市区内唯一的元代建筑,弥足珍贵。大同关帝庙于1996年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圣殿巍然屹立于关帝庙中心,乃是古代建筑之珍品。这座宏伟的元代遗构,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光彩熠熠。正脊为黄、绿、蓝三色琉璃脊饰,两端鸱吻造型生动,翼角翘扬。斗拱用材硕大,排列特别,处处彰显出那个时代建筑的粗犷与大气。殿前的抱厦,是清代为扩大祭祀活动面积所增建。内檐斗拱密布,各角均造十一踩斗,结构小巧别致,艺术精美。整个建筑犷达严谨,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人,都能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到元代古寺庙建筑的雄浑和巨壮。

大殿的内部结构也很特别,依后壁建有须弥座,平地立柱砌墙,形成了三间神坛,用两根后槽金柱与神坛木龛相连。大殿天花为平棋藻井,属清代增置的构建,绘有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神龛一个,仿木构建筑造型,玲珑剔透。神龛为重檐歇山顶,侧上有天花,斗拱金装,其余彩绘,属于清代古建筑小木作中的上乘之作。中间的神龛,两侧槅扇都用三交六椀菱花,做工非常精巧别致。这种装饰手法是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两根金柱漆成红色,上面的盘龙清晰可见。据专家考证,这样的大红木雕盘龙金柱仅为大同关帝庙所见。盘龙鳞爪有力,盘曲自如,生动欲飞,是元代大殿柱饰的重要断代依据。

22.罗源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座落于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宋代,木结构,单开间,占地面积一千一百一十五平方米,由正殿、配殿、戏台三个部分组成。正殿建筑面积近四百平方米,有二十八根立柱,为鼓圆形状,整个建筑未用一根钉子,为“江南瑰宝”。

陈太尉宫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原是陈苏祠堂。陈苏,河南固始人,唐末隐居罗源曹峰,教民农桑、礼教,死后被遵为神,封太尉。后陈苏祠堂改名为神宫,称陈太尉宫,经元、明、清三代扩建成3间殿堂,又续戏台、宫门,均是穿斗式构架。一宫之内,宋、元、明、清建筑并存,融汇组合一体,被文物专家誉为“古代建筑博物馆”。

陈太尉宫坐西朝东,背依小山丘,门前埕地宽敞,建筑面积829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宫门、戏台、左右庑殿、正殿等建筑,各建筑兴建年代不一。宫门面阔五间。正间为门廊,廊左右砌屏墙,八字撒开。门廊上方由斗拱组成藻井,廊后大门中开,左右各用雕花镉扇一对,廊前檐下为七层清式如意斗拱连叠出挑,上承歇山顶屋盖。宫门的次、梢间砌砖墙,木构架高过墙头,檐柱出三跳插拱,出挑撩檐,角柱增加45度斜出出挑斗拱,上用角戗使角脊起翘,上承坡顶,坡顶一端插入正间檐下,构成“品”形牌楼状的宫门外观。戏台的构架、屋顶与宫门互为一体。台口向西,正对正殿,后台及两侧为戏房(化妆室、休息室),两侧楼上延伸为看台,其下为出入通道。台前为石铺庭院。

左右庑殿建在庭院两侧台座上,与看台接而不连。庑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前为敞廊,后为殿堂,穿斗式构架;重檐歇山顶,檐下施斗拱,一拱一耍头。左(北)庑殿为明代建,右(南)庑殿为清晚期建。

正殿经宋、明、清历代重修,扩建为面阔三间,进深六间,高10.1米,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重檐九脊顶,正脊用鸱尾。难能可贵的是,正殿宋代原构仍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抬梁式构架,面阔一间6.2米,进深二间9.07米,前为敞廊,后为殿堂,础石为方形,磉石为圆柱形,柱为梭形,前、中、后六柱等高,不用普拍枋,栌斗施于柱头;柱头斗拱外向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单拱偷心造,柱头缝为单拱素枋重复叠置,里转出双杪五铺作;前、后檐补间铺作三朵,山面补间铺作各一朵;单檐九脊顶。

23.莆田元妙观三清殿

元妙观坐落于莆田市区内北河兼济桥(观桥)北岸,宋代名“天庆观”,元代更名“玄妙观”,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讳,改称“元妙观”而沿用至今。

  宋邑人李俊甫在《莆阳比事》中称“天庆观三殿宏丽,甲于八郡”。据史志记载,道观原建筑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约24亩,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道观以三门、三清殿、通明殿、九御殿、四宫殿等为中轴线,以东岳殿、五帝庙和西岳殿、五显庙为两翼,排列有序,雄伟壮观。北通下井巷,南临兼济河,东面与林蕴忠烈祠围墙相邻,东南面靠近兼济桥,西南循兼济河河道呈弧形向西连接小西湖,西北面围墙外为上林里民居。历经沧桑岁月,道观现存三清殿、三门、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文昌三代祠、福神殿等,占地面积6182平方米,建筑面积3587平方米,是我省保存规模最大且最完整的道教建筑。

  三清殿是元妙观的主殿,主体上保留了宋代原构,独特的木石结构打破了过去一些人关于我国南方气候潮湿宋代古建无存的看法,使得元妙观三清殿跻身江南古建之花序列,与福州的华林寺、宁波的保国寺鼎足而立,成为不曾朽坏的木建典型,留下独特的梁架营造法式样本。“三清殿是典型的官样道观,重檐歇山顶,建筑用材大,殿内柱网密布,横架、纵架、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平暗、屋面等构件虽经历代更迭依然保留完整。”


JSZSC:我的工匠精神

二、塔

1、瑞光塔 瑞光塔是位于苏州盘门内的一座宋代的古塔建筑。始建于247年(东吴孙权赤乌十年),13层。宋代大中祥

符年间(1008—1016)重建时改为7层8面。高约43米。瑞光塔是砖木混合的楼阁式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共

七级,塔身砖砌,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

图来自网络,瑞光塔旧照

内部情况

就是当年出土藏宝的天宫, 1978年4月,在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有铜质镀金塔两座,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五代的手抄经卷、北宋的木刻《妙法莲华经》和嵌螺甸藏经漆匣等,尤其是一座“真珠舍利宝幢”,在所出文物中是最为精美的,幢高1.22米,用珠宝编成,集玉石雕刻、金银工艺、木雕、描金、漆雕等艺术于一身,堪称稀世珍宝。

苏博里面的真珠舍利宝幢局部特写,照片为本人所摄。

塔檐和回廊

塔基石刻

2、辟支塔

辟支塔位于泰山西北,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境内,辟支佛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塔高55.7米,底固长48米,为砖砌。塔基的八个立面原装饰着四十幅画面,现残存三十七幅。塔基八面每面有五幅画面,用蜀柱间隔,柱上线刻出龙、风、天王力士、净瓶卷草等图案,在每个折角处,浮雕一身铠甲的力士,作顶托的姿势。辟支塔基上的浮雕,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涯。在叠涩出挑层立面,还刻有十四处有关情节的题记。

3、慧崇塔及塔林

慧崇塔位于塔林北端最高处,是唐代灵岩寺高僧慧崇禅师的墓塔。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墓塔。此塔为石砌单层重檐亭阁式塔,高5.3米。塔下束腰须弥座,座上砌方形塔身,南面辟券门,东西两侧作假门,皆作一妇人半露状,东面作进入状,西面作外出状,形象极为生动逼真。门楣均作?门状,雕有狮头、伎乐、飞天、武士等浮雕图像。塔室内顶部作覆斗状,原置有慧崇造像,今已不存。塔顶出檐三层。以石板叠涩出挑又逐层叠涩内收,每层塔檐之间均有素面方形塔身,顶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塔的整体造型稳重而秀丽,尤其塔门上的火焰形尖拱及雕刻极为雄劲有力的武士造像,为典型的盛唐时期艺术。

塔林,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北魏至清代的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座。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

4、小雁塔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现在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

往外嘹望
塔内木梯
内部空间
内部的砖梯
为了游人安装安装的铁质护栏
登塔自窗口向外嘹望

这是新修的钟楼

5、永祚寺双塔

永祚寺双塔,又名凌霄双塔,是山西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双塔中最高的。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向山脚畔。两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文笔双峰。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宣文佛塔”。宣文佛塔、文峰塔均为13层塔,八边形结构,高约54.7米,砖仿木结构,具有典型明代宝塔的特征。

16年去参观的时候,太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公交车只能到达附近,然后照着远处宝塔的方向,在泥泞中穿越市场,穿越小区,终于到达永祚寺。其中宣文佛塔可以登塔,文峰塔只能外部参观。

宝塔内部

陡峭的砖梯
塔顶
塔内的琉璃饰件

6、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833年-840年) ,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8~1172年),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7、开元寺双塔

开元寺双塔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寺南向,又名东西塔,塔在大殿前分列东西,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双塔相距约200米,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

8、赵县陀罗尼经幢

看到赵县陀罗尼经幢,纯属于意外,是原本不在计划中的事项。在前往赵州桥参观的路途中,在道路的中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经幢,于是赶紧找了地方停车,细细探究起来。

赵州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交叉口,赵州陀罗尼经幢本名叫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而名陀罗尼经幢,又因幢体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形似塔,当地人俗称石塔。始建于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高16.44米,是全国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石经幢,其造型高峻挺拔又秀丽多姿,极具艺术韵味,被称为“华夏第一幢”。

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或幢檐。整个石幢是用各种浮雕组成,上层短柱全部为雕刻品,是中国建筑与雕刻艺术相结合的优良典范,是研究北宋佛教和雕刻艺术难得实物,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9、正定四塔

正定有四塔,一曰广惠寺华塔,俗称花塔;二曰开元寺须弥塔,俗称砖塔;三曰天宁寺凌霄塔,俗称木塔;四曰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

站在正定古城墙南门城楼,能清楚的看到城内四塔矗立。

四塔旧貌

广惠寺华塔
开元寺须弥塔
天宁寺凌霄塔
临济寺澄灵塔

9.1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始建于贞元年间(公元785—804),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因为寺内建筑仅遗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华塔始建于唐,后塔毁,现存为金代遗物,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

塔高33.35米,由主塔及四座六边形小塔组合而成。主塔最上层为华塔精华所在,雕塑有菩萨、力士、狮子、大象等艺术造型,制作精细、排列有序,远远望去,犹如巨大花束,因此又称“花塔”。

从塔的造型来看,应属于金刚宝座塔。梁思成先生称其为“海内孤例”,古建筑史学家张驭寰认为正定华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

9.2开元寺须弥塔

正定开元寺原名应为净观寺,据考证,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1年),净观寺改名为解慧寺。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告天下各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纪年开元为寺号,于是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开元寺这一名称,解慧寺遂改名为开元寺。唐乾宁五年(公元898)、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及清代,开元寺均曾重建或重修。

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为砖砌方形故俗称砖塔或方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高39.5米,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共八尊。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

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赑屃为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因此其形象经常出现在石碑之下。这个赑屃应该是全国最大的,没有亲眼去看一下,很难想象,居然会有这么巨大。

极其巨大的碑额
唐碑残件

9.3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河北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现寺已不存,门口有2只元代的石狮子,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塔高40.98米,为正定四塔之最高大者。更难得的是,凌霄塔塔心柱是现存古塔中最长最大的一个,构造特殊,是我国古塔中一个重要实例,又是北方砖木混合结构中的一个样板。凌霄塔塔身一至四层为砖石结构,五层至九层为砖木混合结构。由于凌霄塔通体主要为砖仿木及木质结构,所以俗称木塔。可惜不能登塔,无法一窥究竟。

9.4临济寺澄灵塔

先说说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寺内古建筑,仅存澄灵塔,其余建筑为近年新建。

临济寺澄灵塔位于临济寺内,因其全部由砖石砌成,通体呈青色,所以又被人们称为青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是为收藏临济宗开创人义玄禅师的衣钵而修建的,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

塔造型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谕旨石刻。

10、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位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天宁寺塔始建无明确纪年。

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是北京现存著名的古塔之一。

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驳斥了时人根据寺内乾隆石碑记载断为隋塔的观点,从文献和实物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为辽塔的结论,并提到文献中出现的塔顶石碑有可能藏着终极证据。果不其然,在 1992 年的天宁寺塔修缮中,人们发现了这块石碑,上面刻下了建塔的年代:辽天庆九年(公元 1119 年),就此验证了梁林的推断。

整座砖塔通高 55.38 米,八角形平面直径达 35.6 米,这个比例让整座塔显得格外高大壮硕,这也是辽塔的特征之一。和大多数辽代砖塔一样,天宁寺塔是实心的,内部无法登临,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台基、基座(须弥座)、塔身(即塔的第一层)、塔檐、塔刹。

我是带着老照片找来的。

塔身细节

11、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又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也称“灵通万寿宝塔”、“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白色,故俗称“白塔”,元时有“金城玉塔”之美誉。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元朝国师亦怜真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

妙应寺白塔形制是依据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式样,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的造型建塔。

妙应寺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下有三层台基,台基上覆莲托位平面圆形塔身,再往上为塔脖、十三天、青铜宝盖和宝顶。白塔比例匀称,高50.9米,状如覆钵,其制如盖,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矗立在密集的北京民居之间

12、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

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就是著名的五台山大白塔。1981年实测,该塔地上部分高度为56.4米。 据《清凉山志》记载,地下基础高度近三丈,即10米左右,地面周长为83.3米。它的设计者和上面的妙应寺白塔的设计者,是同一个人,阿尼哥。

大白塔矗立在山坡上,甚是威严。

13、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又称五塔寺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白石桥路五塔寺村24号—,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从国家图书馆马路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面走进去,看到北京动物园北门的时候,就差不多到了。

真觉寺金刚宝座顶上有一座下方上圆两层檐的琉璃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罩亭顶上有一皇家寺院的标志“蟠龙藻井”。玻璃罩亭北面是五座密檐式小石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及塔身上遍饰雕刻,整座金刚宝座塔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大型雕刻艺术品。它是中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雕刻艺术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式塔,是中国明代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的代表,是中外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塔座上遍饰中国传统雕造技法,内容多为佛教题材。其中佛龛1561个,每龛内刻坐姿佛像一尊。另有狮子、大象、马、孔雀和金翅鸟,还有天王、降龙与伏虎罗汉、菩萨等。

14、妙湛寺金刚塔

妙湛寺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和1982年曾进行过两次修葺。该塔全部以沙石砌筑,塔基呈方形,高4.8米,边长10.4米。基台下有东、西、南、北4道券门十字贯通,可供人通行。基台上建有5座佛塔,属于金刚宝座式塔。

如果说塔本身的艺术性,那是远远不如上面那座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但是它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金刚宝座塔中的一座,所以这里也来简单介绍一下。

基台中部为主塔,通高16.05米,塔座为方形折角须弥座,四角各雕有力士像1尊。四面石上均雕刻有反映佛教内容的狮、象、孔雀、迦楼罗等形象。须弥座上为7层石雕莲瓣的覆莲座,上承覆钵形塔身。

塔身四面均开有壶门,内刻石佛像一尊。塔身之上有方形须弥式塔脖。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伞盖、垂八铃铎和四天王像。再上为石制圆光,四面有小铃铎。刹顶为宝瓶、宝珠。

15、护珠塔

护珠塔的体量可能比上面那些要小很多,但是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斜。它的倾斜角度极其惊人,达到了7.10°,接近比萨斜塔3.99度的2倍。肉眼观看,甚是很神奇,而且,它不光斜,一层也损失了很多塔砖,存在一个巨大的豁口,能屹立不倒,真的也算一个奇迹。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记:“护珠塔,在松江县天马乡天马山中峰,圆智教寺后。宋元丰二年(1079年)横云里人许大全建。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修。清乾隆年间,周厚地编《干山志》则谓此塔名宝光塔,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得宋高[宗]赐五色舍利,藏于塔内,故有南宋时建塔之说。”

据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

后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拆砖觅宝,使底层西北角砖身渐被拆毁,形成一个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以毛石垫补,因此塔身倾斜日趋严重。

为了保护珠塔,1987年底对塔身进行了加固,以保护珠塔斜而不倒之雄姿。

16、圆觉寺塔

圆觉寺塔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浑源县志》记载,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俗称“小寺塔”。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均无级可攀。塔顶最上立铁制“翔凤”,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建塔近千年来,“翔凤”傲然屹立,至今随风旋转不息。当地居民还把它当成风向标,每逢风起,抬头观之,便知风向。圆觉寺塔上的“翔凤”,在研究古代气象仪器上,也是一个珍贵的实物。

17、闸口白塔

白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白塔岭上,与六和塔遥遥相望。白塔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末期。

从形态看,白塔完全模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形制,按比例缩小,全用白石精工雕琢砌叠而成。外观八面九层,逐层收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廓挺拔秀美。每层有腰檐和平座,顶置铁塔刹。塔身四周遍刻经文,门两侧浮雕佛像、菩萨像,线条纤柔,形象逼真。塔基下为磐石,上为须弥座。

座身各面都刻满经文,座上置塔身。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等,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惟妙惟肖。

平面八边形的楼阁式塔建筑形式大约开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后来逐渐影响到中原以及北方地区,并成为元、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筑塔形式。闸口白塔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8、崇妙保圣坚牢塔

崇妙保圣坚牢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因塔石呈墨黑色,当地人们喜欢称之为乌塔,两塔从古至今都是福州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前身为“无垢净光塔”,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观察使柳冕建、庾承宣撰塔铭勒碑以志。

乾符六年(879年)塔毁于兵,碑存。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在净光塔遗址,用花岗石重建,名“崇妙保圣坚牢塔”。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延曦称帝,为自身和眷属以及臣下祈福,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此塔,原计划造九层,天福九年(944年),在部属政变中延曦被杀,塔仅建七层停工。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塔石因风飞坠。因塔身倾斜,1958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拨专款加固维修,逐层箍以钢条,石缝以水泥浆灌注加固。

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座尚没在土中,高32.86米。塔内层层有石阶通道,接连层廊串连至顶。塔基为须弥座(没在土中,形制不详),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层层收分,上施平座栏板,栏板双面浮刻勾片纹,回护周廊。

檐面刻瓦垅,檐口刻勾头滴水。八角各有翘脊,脊端各坐一尊镇塔佛,七层计56尊。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9、报恩定光多宝塔

报恩定光多宝塔,别名白塔,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门万岁寺后。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塔高7层,塔身8面,内以砖砌,外用木构,顶有相轮塔刹,塔壁及门面绘有金佛像。

唐天祐元年(904)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超度父母亡灵而建塔。翌年建寺,称白塔寺。相传挖塔基时发现一颗明珠,当时定名“报恩定光多宝塔”。嘉靖十三年(1534)塔被雷火焚毁,二十七年(1548),由乡绅张经、龚用卿等集资重建。全高45.35米,仅有原塔之半,塔身用白灰粉刷,故称“白塔”。

该塔为楼阁式,共七层,高41米,塔身呈八角形,塔心砖砌,外包木构,顶部有相轮塔刹,塔壁、门面绘金佛像。1963年整治塔周环境期间,发现了唐制青石须弥座束腰石雕刻15方,内容有海国神话、狮子、牡丹等,现被竖立于原地保护。

20、奎光塔

奎光塔,位于都江堰市奎光路101号奎光塔公园内。把这个塔写在这里,略有凑数之嫌,因为本塔建造时间并不算长,建筑也不算太雄伟。但是这个塔有个中国之最,是中国现存古塔层数最多的。

塔始建于明代,重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塔高52.67米,重约3460吨,为17层密檐式六面体部分双筒砖砌古塔,是我国层数最多的古代砖塔。

北面塔门匾额上书:道光十一年辛卯仲冬吉日“奎光塔”督学蒲田郭尚先书。奎光塔与佛教无关,因古塔旧属四川灌县(1988年去县设市更名都江堰市),西部靠近青城山,为点缀风水而建。

21.罗汉院双塔

罗汉院双塔位于苏州凤凰街定慧寺巷22号。唐咸通二年(861年)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雍熙中,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

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是东西比肩而立的两座七层八角楼阁砖塔,形式、结构、体量相同,底层墙表相距仅15米,底层对边5.5米。双塔形制模仿木塔,二层以上施平座、腰檐,腰檐微翘,翼角轻举,逐层收缩,顶端锥形刹轮高8.7米。约占塔高1/4,整体造型玲珑秀丽,旧时喻之为两支笔。腰檐以叠涩式板檐砖和菱角牙子各三层相间挑出,上施瓦垄垂脊。

各层外壁表面隐出转角倚柱、阑额、斗拱,均仿木结构式样。平座亦以叠涩砖及砖砌栌斗、替木构成。座上原有栏槛,今已无存。底层原有副阶周匝,早已倾圮,仅存角梁和砖石台基。塔壁每层四面辟壶门,另四面隐出直棂窗。进壶门经过道导入方型塔室(仅第五层为八角形),内无塔心柱。方室逐层错闪45度,各层门窗方位也随之上下相闪,不但外观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且使塔壁重量分布较为均衡,避免导致纵向开裂。塔室内敷设木楼板,上墁地砖,并有木梯可登塔。楼板以木制斗拱及棱木承托。内壁施砖砌角柱、额枋等。第六、七层方室中央立支持刹轮的刹杆,下端以大柁承托。

22.含山塔

含山塔位于湖州市善琏镇,坐落于大运河边的含山上。 始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明正统六年(1441)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含山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塔高38.5米,直径5.9米。塔底为须弥座,由花岩石砌成。

束腰中雕有嬉耍的狮子、蝙蝠、荷叶、荷花、缠枝牡丹、花卉等图案,刻工精湛,富有情趣。塔檐用砖叠涩五层铺伸,花岩石凿成角梁,垂脊上铺塔瓦,檐角原系有钢铃,风吹响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塔中有砖砌台阶,可直登塔顶。登临塔顶,俯瞰水乡景色,令人赏心悦目;京杭大运河依山而过,河港纵横交错,碧波粼粼,舟楫点点。绿色的田野、星罗棋布的民居,炊烟袅袅,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塔顶置有铁铸塔刹。由覆钵、仰莲、七级相轮、宝盖、宝珠、葫芦等组成,雄伟矫健、高耸挺拔。含山塔于1984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蚕农集资重修。1994年当地政府出资精修,千年古塔重现雄姿。

23.大同法华寺白塔

据《大同县志》记载,法华寺为明代建筑,“新寺在城东北,明时建,久废,砖塔存,今其地名塔寺街。”现在法华寺为新建的。

白塔是大同惟一的覆钵式喇嘛塔,是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通体呈白色,所以也被百姓俗称为白塔。白塔通高18米,由塔座、塔身、塔刹及3米多高的砖石砌筑的台基组成,周围建有花墙、围廊。台基西部有一砖券窑洞,洞门上雕有“小洞天”3个石刻大字,里面原有塑像。塔基呈六边形,每一面都有砖雕刻字。塔座为二层八角,塔座之上为二层束腰,束腰之上为涂泥白色塔身,下细中粗,形似宝瓶。塔身的四方各开一拱式小窗。每小窗的上部两侧分别建有一尊砖雕琉璃金刚,周围装饰以“云卷”。塔的上部为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塔刹似鲜桃色瓶盖,刹顶饰以相轮宝珠,整个塔身造型典雅,色调和谐优美。

24.万寿塔

塔在石狮市宝盖山,又称“姑嫂塔”,“关锁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

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

关锁塔实际上是一座航标塔。于是明代黄仲昭编修的《八闽通志》干脆直截了当地记载:“(关锁塔)甚壮丽,商舶自海返者,指为抵岸之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千百年来,关锁塔默默地为无数进出泉州湾的中外船舶指引航路,阅尽人世间的沧桑变幻。以石塔作为航标,也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奇观,泉州千年海外交通的文化积淀在关锁塔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于是,当明代安溪进士詹仰庇登上宝盖山时诗兴大发:“宝盖峰高控海东,西来金马远争雄。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虎豹风生幽涧底,鱼龙云起大波中。天涯恍有神仙气,一啸冷然若御空。”好一句“眼入沧溟百岛通”,关锁塔守望了千年的正是她眼前这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以及侨乡人播撒了千年的梦想。

对于“关锁塔”,闽南民间更习惯称之为“姑嫂塔”,它不仅显得亲切自然,而且流传着一个凄凉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相会。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爬上宝盖山,垒石登高,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期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一阵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入山崖。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在姑嫂二人垒石登高的地方建起这座“姑嫂塔”。


25.六胜塔

六胜塔所在地名为金钗山,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石湖半岛突出部,是泉州湾的出海口。塔始建于1111—1113年(北宋政和年间),高达36.06米,出入泉州湾的船只均可在海上清晰地以它为导航标志。

现存的塔,是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锦江人凌恢甫重建的。塔高36.06米,底围47米,花岗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级。每级由塔心、外壁、回廊组成,有券顶门、方龛各4个。全塔浮雕金刚、力士像80尊。塔盖八角翘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叠小塔状,上置金刚宝箧式塔刹。

26.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位于莆田南山广化寺东侧,又称广化寺塔。整个塔为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呈八角状,五层五重檐通高近30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释迦文佛塔的确切建造时间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塔上第二层背面门洞边框上的题记,“乾道元年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挈家同登”字样,以及石塔的整体外观、构件式样推断,该塔最晚为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前就已建成。

根据实测,石塔及周围石埕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塔基面宽1576厘米、须弥座高80厘米;一层外廊设勾栏板高78厘米。从第一层至第五层,每层塔身外径依次为1064厘米、996厘米、940厘米、878厘米、763厘米,塔身高每层依次为332厘米、279厘米、281厘米、270厘米、265厘米,外檐柱头铺作立面高每层依次为150厘米、136厘米、137厘米、140厘米、135厘米。石塔朝东南,整体由须弥座和塔身构成,全部采用花岗岩石密缝制安,三凿面层。须弥基座为八角形,束腰八面雕有狮子滚球和花卉,每个角束腰处雕着金刚力士。须弥座上回廊外侧设石构勾栏,外面层满雕海水卷云纹样。基座的南面设六级石阶,由塔埕通往塔座上一层外廊。每层塔身都有八个面,半浮雕罗汉、弟子、菩萨立像。柱头以上,叠涩栱出跳,每个栱头都半浮雕上佛教图案纹饰,有朵云、牡丹、凤凰、菩萨、妙音鸟飞天等。塔身八角瓜楞形连礩柱,皆露三面瓜面。柱上置栌斗,栌斗口上出华栱,上置齐心斗,再承一个下昂,昂上又出一跳斗栱。承上面戗角昂,柱头上呈一杪一昂再加一杪一昂的铺作。栌斗和齐心斗的斗欹皆有幽,斗底皆作皿板状。从第一层到第五层,每层石塔的屋面雕筒瓦扇形状条石板塔檐,八个翼角戗脊雕龙状的鸱吻翅脊。第五层塔顶屋面装有相轮塔刹。塔心室层层筑有石阶,每层塔心室与塔心外回廊相互连通。值得一提的是,石塔内部空间布局结构有所不同。进入第一层后,由塔心向北拾级而上第二层外廊,再从平面呈“丁”字形通道至二层。从第二层至第五层,塔心室内壁皆为正八面形。

参观的那天下着挺大的雨,于是乎照片就少了点 。

27.福州罗星塔

罗星塔位于福州闽江下游的罗星山上,据明朝王应山编纂的《闽都记》卷十二记载:“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

罗星塔是南宋时期柳七娘为了纪念她的亡夫捐资所建。柳七娘为广东岭南人,她的丈夫在潮州任职,因遭奸人陷害被贬至福建一带,但不幸在途中去世,柳七娘便在罗星山上捐资建塔为亡夫祈福。

相传,七娘时常在夜晚登塔远眺,为避免江面上的船只触礁沉没,便在塔顶点灯,为夜航的人引路,罗星塔逐渐成为了一座引路的灯塔。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

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海风吹来,叮当作响,“舵楼风细听铃雨,月近家园渐觉圆”。



三、桥

1、安济桥及永通桥

说起安济桥,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熟悉,但是换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它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赵州桥。

安济桥相传是隋代大匠李春所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当地人也称此桥为大石桥。那么有大石桥,当地自然还有一座小石桥,名为永通桥。永通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赵州镇永通西路路北的冶河之上。其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结构形式与安济桥近似,且小于安济桥,故又称小石桥,与安济桥并称“姊妹桥”。始建于代宗永泰年间(765年~766年),取永远通济之意而得名,已有1200多年历史,比安济桥晚160余年。

图片来自网络,赵州桥旧貌

由于有老照片的存在,证明当年确实有这么模样的一座赵州桥。遗憾的是,50年代的大修其实改变了赵州桥原有的结构,也使用大量的新材料,导致现在我们看到的赵州桥,其实是一座新桥。现代工艺确实重现了赵州桥的原貌,但却没有承载它原有的历史。

在1963年,梁思成先生曾经撰文说:“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桥下河道中出土的早期桥栏板,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在赵州桥看到了永通桥的介绍,是一座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桥长32米,宽6.34米,主拱券由20道独立拱券并列砌筑而成,大券上伏有小拱 4个。桥栏长 32.7米,跨径26米,拱矢5.34米,桥面宽度,东西两端各6.7米,中间6.2米。桥栏板雕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鸵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上有优美浮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 西端券面雕鱼,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从现存实物看,应为唐、明、清不同时代的作品。

拿出手机一查,并不远,于是欣然前往。

永通桥和安济桥外形相当接近,只是体量上小了不少。

2、洛阳桥

洛阳桥这个名字,大概会让人联想起,这是一座在洛阳的桥,但是,实际上,洛阳桥在东南沿海的泉州郊外,和洛阳距离相去甚远。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福建泉州市境内连接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大概因为这样,才得名洛阳桥吧。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洛阳桥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洛阳桥最早是石质桥墩假设木板的桥梁,到后来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把洛阳桥改为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

洛阳桥历经损毁和修复,到90年代进行了大修,恢复了旧貌。

桥头有宋代石像和石塔

中间有小岛,上有祠堂和各种碑刻

桥墩特写,尖角的桥墩有利于减小水流冲击。

3、双龙桥

双龙桥,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俗称“十七孔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

4、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花桥、福桥,流行于南方部分地区,整体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风雨桥也是侗族特有并可称之为侗族民族符号的建筑。

4.1人和桥

人和桥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城西、321国道旁。距离桂林市170千米。它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约130年,上为木质花桥结构,下为青石涵拱结构。是我走国道,去往贵阳时候,在路边发现的,和桥在一起有三王宫,是明末清代所建的一处建筑,名字由来有一段民间传说。是为祭祀夜郎王第三王子的侗族文化历史古迹。原为明代建筑,清朝乾隆年间,群众募捐扩建宫堂。

附上我拍的照片一张

5、浙闽廊桥

在浙闽交界的地区,现在存在很多明清年代的廊桥。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亭桥等。虽然这些廊桥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但是,其中的木拱廊桥的继承了传统的宋代建桥技法,让我们能一睹宋代桥梁的风采。

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虹桥

5.1溪东桥

泗溪东桥位于于浙江省温州泰顺县泗溪镇白粉墙村, 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离水面9.5米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因此桥外型美观,号称“最美的廊桥”。

去的时候正值十一假期期间,所以游客较多,不能尽兴拍照。浙闽廊桥现在都不收门票,这点还是挺好的,不过有一些廊桥位置比较偏远,去的时候还是比较不方便的。

5.2北涧桥

北涧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为溪东桥的“姐妹桥”,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5.3仙居桥

仙居桥,位于仙稔乡仙居村水尾,系贯木拱廊桥,创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历经四次重建。桥毁之因,皆罹水患。现桥为清康熙十二年重建,全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跨径34.14米,为平孔木拱廊桥。

据《泰顺分疆录》记载“······明知县郭显宗建,成化十九年(1483年)元月洪水冲毁,弘治四年(1491年)知县范勉重建,嘉个靖三十年(1650年)崩圮,四十二年(1653年)知县区益重建,今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里人复建造之”;该桥有桥屋十八间,80柱单檐。为泰顺跨径最大及现桥历史最长的木拱桥。

这里因为已经离开城区和大路,即使十一期间,游客也不多,可以很舒服欣赏廊桥风采。

5.4文兴桥

文兴桥其实是一座新建的桥,2016年9月15日13时20分左右,台风“莫兰蒂”带来的暴雨将位于泰顺县筱村镇的廊桥文兴桥被洪水冲毁。但是,我还是把它列举进来了,一是因为它两端结构不同,很是少见;二是因为它维修文物的典范,在尽量找回原桥构建的基础上,用传承下来的工艺,重新修复了文兴桥。所以它虽然是新桥,但是桥魂仍在。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桥坡建有纪念馆,详细介绍了泰顺廊桥的一些资料,还有文兴桥的重生历程。

依然在发挥作用
桥一侧的古道
冲毁后的样子
打捞旧构件
维修过程

5.5鸾峰桥

鸾峰桥,是一座贯木拱廊桥,也是寿宁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

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鸾峰桥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单孔跨度37.6米,堪称中国虹桥之最。

这座福建境内的廊桥,外貌和前面的浙南廊桥,其实已经有了不少变化,福建的廊桥更封闭,这样的设计应该保护桥梁的作用更好,缺点是通风和采光不如浙南廊桥。

5.6如龙桥

如龙桥本本在计划内,是走小路的意外发现,当时不想走回头路,看导航也能通庆元县城,就走了。刚开始的时候,路况之差,很有掉头就走的想法。但是走着走着,风景渐佳。于是不经意间,如龙桥映入眼帘,很是让人激动。

如龙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南。横跨于举溪,南北走向,系木拱廊桥。如龙桥始建于明初,现桥修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因其势与后山山脊古松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而得名。如龙桥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间。

如龙桥结构复杂,功能完备,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是闽浙两省,唯一的明代木拱桥。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廊桥中最早列入单体廊桥建筑中唯一的国宝。此桥建筑上具有宋代遗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察价值。

最后让我家大奇瑞露个脸

5.7步蟾桥

是时候来一座不一样的浙闽廊桥了。

步蟾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水尾,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6年)重建,系大跨度石拱廊屋桥。石拱券,半圆形单孔,中跨度16.8米,矢高8米,全长52米,面阔5.5米,有廊屋十八间,廊屋当心间和东西桥头各一间为重檐歇山顶,当心间设神龛,上额书“步蟾桥”古匾。

6.江南石桥

6.1金泽的石桥

6.1.1普济桥

上海市仅有的文物保护两桥之一

普济桥在金泽镇南首,是金泽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因桥畔有圣堂庙,故俗称圣堂桥。建于南宋,即公元1267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加置石栏,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6.7米,桥高5米。古时桥顶处,有木框架子,装置木门,晚间关闭木门,为使两岸镇民的安全。  普济桥的建桥设计,很有讲究,它的拱圈砌置,与河北省著名的赵州桥相同,它的石料,与上海松江县方塔公园内的望仙桥相同,都用珍贵的紫石,有紫色的光彩。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射桥上,紫石发光,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珠宝相嵌的宝石桥。桥下的石砌拱圈上,在中间的一块拱石上,镌刻“咸淳三年”四个大字,庄重有力,证明此桥是宋代建筑物。

当代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论上海古桥之大,惟朱家角放生桥;论上海古桥之古,当推金泽普济桥。”

6.1.2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金泽北市梢,横跨市河,建于宋代景定年间,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9米,高5米半。原来桥上有亭屋,故也称亭桥。此桥的结构、造型和用石,与镇南的普济桥基本相同,两桥同跨一河,南北相望,故称为姐妹桥。

万安桥从形制上来讲,我觉得应是宋代风格,但是材料更像江南地区明代早期石桥的取材,愚以为应该是明代进行过极大的维修。

在桥边喝个茶,不亦乐乎

6.1.3迎祥桥

迎祥桥在金泽南首,建于元代,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桥梁。选材独特,形式优美,它近似现代的公路桥。当代桥梁专家称该桥为:“连续简支”梁桥的鼻祖。

迎祥桥造型特别,造桥材料采用砖、木、石组合结构,桥柱用青石拼成,石柱架条石作为横梁,横梁上密排楠木,桥面两边外侧、覆贴水磨方砖,以保护木梁。它是梁式五孔砖石桥,桥长34米,宽2米多。桥面无栏杆,是典型的元式桥梁,标志是元朝建国后的桥梁特点。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桥还没有大修,人不能上桥,也就是它,让我发现了金泽的古桥群。

这是桥下,能很清楚的看到木梁,这样的桥梁结构,后来在其他古镇的石桥上,也有见过。

这是大修以后。

6.1.4林老桥

桥在金泽镇北首,是单孔石拱桥,桥北对着关帝庙,故又名关帝桥,建于元代(1264~1294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

桥长24米,桥高4米半。因年久,桥面青石十分光滑,显得古朴典雅。 桥名林老桥,据《金泽小志》记述,此桥是一位叫林青的老人出资所建,为纪念这位老人,故称该桥为林老桥。 林青,元代金泽人,官至宣慰使,好学多智,为人谦恭,家多藏书,对金泽的造桥、建庙,倾囊而为,对建镇作过重大贡献,重建杨爷庙,重修万安桥,他亲笔作词,题写碑文。 

去过很多次金泽,这座桥一直被错过,直到2021年才被发现,这种桥也有明显早期风格,很是不错。

6.1.5天皇阁桥

天皇阁桥位于金泽镇中心,南北向,跨市河。明代始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2001年9月修缮。三孔石拱桥,长22.2米,宽2.8米。并列分节拱圈,中孔拱跨6.8米,拱高4米,两旁拱跨4米,拱高1.8米。桥面雕有八卦、宝瓶、芭蕉、宝剑等多幅图案。东侧有桥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两坡各17级石阶。

这个是一个大拱带2个小拱的石拱桥,属于比较少见的形制。


6.1.6放生桥

放生桥在如意桥之北,约50米处,因桥下有放生河,放称放生桥,又因桥堍有总管庙,故也称总管桥。

  此桥建于明代,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5.2米,桥高4米,在明清以后多次重修。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质地较坚,桥柱上刻有楹联,清晰可认,系后来修建时所加。楹联曰:“桥连如意接康衢,水出湾潭通秀气。”表明此桥连接如意桥,通向康庄大道;桥下清水,流向淙淙小河。

问过当地土著,说在那几年,桥的栏杆都被推到河里,现在栏板是重建的。所以该桥白色的桥身明显为明代风格,花岗岩的栏板,也就是这几年的产物了。

6.1.7如意桥

如意桥位于金泽镇南市,南北向,跨东厍港。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始建,崇祯间里人费姓重修,清乾隆三十三年黄汉东、僧济贤重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里人重建。

现存如意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8.5米,宽2.96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圈,拱跨8.6米,高4.2米。桥面有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后果前因如意桥发心遂意,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西联为:“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

这座桥,我个人感官,是金泽诸桥中最没有特色的一座,与万千江南古桥类似。

6.2朱家角放生桥

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跨于漕港上,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 。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放生桥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其设计与构造上可见一斑。

放生桥为五孔石拱桥,而非平桥或单孔石拱桥,作为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形状美观。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井带长虹”为朱家角十景之一。历来文人雅士赞美此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朱家角放生桥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大最长的石拱桥。

6.3松江大仓桥

大仓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城西,始建于明代,是一座高10米,跨度50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大仓桥原名永丰桥,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而得名。

这座五拱大型石拱桥,长54米,宽5米,高8米。是目前松江现存体量最大的石桥,也是上海地区明代比较大型的石拱桥之一。

大仓桥的桥原为木结构,形制未祥,约建于明初或稍后。至隆庆时“甃石易木”,建成一座五环大石桥,“延亘三十余丈”,其时仓城已筑,石桥与之组合,气势甚为雄壮。然而可能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或设计上的缺陷,该桥竟“未逾五十年而圮”。

据明范濂《云间据目钞》称:“西仓桥旧以木为之,自万历癸酉同知岳维华放粮,饥民站在桥顶,堕水死者六十二人。故文贞公(徐阶)命家人汤显一力建造”。按万历癸酉即万历元年(1573年),上接隆庆六年,故范濂虽与董其昌记载的时间不合,但可以肯定,汤显建桥应在隆庆末年或万历初年,距章允儒重建该桥相隔50年。

天启六年(1626年),章允儒既已完成仓城内部建设,遂巡视桥址,决定“乘众之和,用时之暇”,重建大仓桥。在章氏的精心擘画下,新建的石桥“水门旋俱,石道亦平,高敞坚实,视昔有加”,以今之计算,全长54米,宽5米,高8米,有92级台阶,青石桥身、护栏,花岗石台阶。董其昌认为大仓桥“蓄风气,壮瞻视,莫此为伟”,对其赞美备至。

6.4塘栖广济桥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从桥下拾级而上,感觉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

桥全长78.7米,面宽5.2米,矢高7.75米,中孔净跨15.6米。七孔,拱券纵联并列分节砌筑,桥两坡各设石阶80级。石栏板素面,栏板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莲。广济长桥势如长虹,造型秀丽。

广济桥是大运河上,唯一的七孔拱桥。

6.5王江泾石桥

6.5.1长虹桥

长虹桥位于王江泾镇东,横跨古运河,是嘉兴最大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罕见的三孔实腹石拱大桥,气势宏伟,形似长虹。

长虹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由嘉兴知府吴国仕倡议修建。 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嘉庆十七年(1812)再修,太平天国时桥栏石损毁,光绪六年(1880)修复。

桥全长为72.8米,桥面宽4.9米,东西桥阶斜长为30米,各有台阶57级,用长条石砌置。桥拱三孔,是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的半圆形石拱。,主孔净跨16.2米,拱矢高10.7米;东西两边孔净跨9.3米,拱矢高7.2米。桥边孔两侧有两副对联:一面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另面为“千秋永庆,万古长龄”;中孔楹联一面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另面为“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

说起长虹桥,不得不说一位叫叶桂林的大叔,他和我的一个朋友是朋友,大叔身前被叫“桥痴”,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风吹或是雨淋、天寒还是地冻,每天都露宿河边,厮守着长虹桥。一守就是20多年,从未间断。在许多人眼里,他有点傻,有点怪,也有点可爱。20多年,他从来不要报酬,在桥墩上绑防撞的轮胎、绳索等,义务指挥船队通过。2017年10月28号中午,老叶下水护桥时不幸遇难,被里人称为“桥神”。现在桥前面的那些防撞墩,就是后来为了保护长虹桥兴建的。

6.5.2闻店桥

闻店桥位于王江泾镇一里街的东端,长虹桥的北侧,和长虹桥东西走向横跨大运河不同,闻店桥就在大运河和王江泾市河交汇处,南北走向跨市河最东端,可以说,桥东面是大运河,西面就是市河。

闻店桥是单孔圆弧石拱桥,桥长24.4米,拱高3米6,体量不算大,远不及长虹桥的宏大

6.5.3济阳桥

三孔石梁桥的济阳桥,俗称圣堂桥。据清宣统《闻川志稿》记载,该桥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陶氏(陶侍御)所建。桥柱上刻有“放生官河”的字样,旁边的题记早已模糊不清.

6.5.4浔阳桥

浔阳桥找不到详细资料,传为万历初年陶谟建。

我看桥身所用石材,该桥因为明代所建。

6.6盛泽昇明桥

昇明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舜湖东路南面, 近东方南路口, 跨东白漾口。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清雍正九年(1731)重建。1991年重修。南北走向,三孔拱型结构,金刚墙用青石,拱券用武康石,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

昇明桥桥身高大,东白漾湖面开阔,两相映衬,十分壮观。桥南北走向,三孔拱型结构,金刚墙用青石,拱券用武康石,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顶宽4.25米,堍宽5.45米,长46.94米。中孔较大,矢高5.39米,跨径10.70米,便于通航。两次孔较小,使桥形变化多姿。望柱,栏杆刻有纹饰,桥系石如意纹饰面,造型优美。桥铭石上刻有“昇明桥”,明柱携刻桥联,东向为:“祥开震巽彩虹高,千秋壮丽;喜溢乾坤新月满,万户盈宁”。西向为:“雁齿衔堤,近由页白漾流五聚;龙腰互渡,遥通沧海窦三环”。

看该桥上白色的栏板应是明代原构。

6.7震泽禹迹桥

禹迹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东,跨頔塘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桥面宽4.30米,桥全长43.50米,南堍宽6.20米,北堍分设东西两向石级踏跺。跨径10.45米,矢高5.56米。

禹迹桥顶面石和拱券内龙门石分别雕刻“轮回”、“云龙”图案,东西两向各刻对联一副,东面桥联:“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西面桥联:“市近湖漘, 骄肩无俟临流唤;地当浙委 , 绣壤应多题柱才”。桥面石级刻有各类吉祥图案。不远处有慈云古塔,拱形落虹,塔影横斜,构成震泽水乡特有景观。

6.8南浔石桥

6.8.1洪济桥

洪济桥位于南浔镇东栅,雄跨运河,也叫新桥。洪济桥是一座石拱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

建造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19)《湖州府志》已有洪挤桥的记载。按周庆云《南浔镇志》曰:“洪济桥北堍有闻涛阁,嘉庆十年(1805)重建,并设四巷礄埠。”。

洪济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

6.8.2通津桥

通津桥位于过去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丝行垛,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

该桥建于宋代(年代己失考),为单孔石拱桥。原名浔溪桥,后改名通津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咸丰五年(1855),七年(1857)整修,同治五年(1866)又修。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6.8.3广惠桥

广惠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修筑年代现在已经不可考,在清嘉庆和同治年间曾经有过两次重建。

广惠桥的长度18米,宽3.32米,桥的高度为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

6.8.4新民桥

新民桥位于南浔镇东栅马家港,跨马家港口,俗称马家桥,原桥上建圣帝祖师庙,旧名祖师桥。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庙已毁,改建小亭,称新民桥,原为颇具特色的亭桥,惜小亭毁于掂抗战初期。该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长16米,宽2。7米,高4。2米,单孔跨径7。7米,东西各有踏步16级,素面栏板。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肩墙错缝平砌,有长系石梁2对。

6.8.5兴福桥

兴福桥在南浔镇南栅,跨南市河,为单孔有栏石梁桥。始建年代失考,清乾隆、同治年间重修,光绪三年(1877年)里人重建时改原三孔为单孔石梁桥。该桥长20米,宽2米,桥高4米,桥孔宽5。2米,东西走向,东侧有踏步18级,西侧有踏步19级。桥栏外侧刻有“奉宪永禁捕鱼化神模放百河”的告示。

6.8.6江南桥

马家巷最南端的古桥,其余资料不详,桥栏板上道光十年重建的字样。

6.9双林三桥

6.9.1化成桥

又名塘桥。为“双林三桥”中创建最早的。元祐延年间(1314-1320)塘口化成庵一僧始建木梁桥。明洪武初年(1368)易木改砖。永乐时(1403-1424)改建为木梁桥。嘉靖年间(1522-1566)改建为三孔石拱桥。明崇祯三年(1630)重修时,里人沈桐《化成桥崇祯庚午年重修兼筑石路记》文中说:“化成桥长三百余尺,阔二十尺,易木环石,方而为圆,并七为三,工制坚实,形形势壮伟屹然,为一镇之奇观。”据清人吴若金《双林志》记载:“化成桥在石漾东,其地即东双。桥畔常缆客舟,多乘夜航,谓之夜航埠。桥上设立灯杆,烂燃如昼,四方商贾,望杆而集。”明清时,在桥梁上设灯杆招商,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化成桥

桥形结构与万元,万魁桥相同。全长46米,宽3.4米,高6.6米。拱券采用分节并列式砌置法,肩墙为钉靴式砌筑,用五对长系石加固。桥南台阶41级,桥北为36级。桥南与街道连接,商店林立。桥北附近有基督教堂。护栏置吴王靠共行人休息,石栏板与16根望柱相接,其末端置抱鼓石,并雕有一对伏狮。

6.9.2万魁桥

万魁桥,在双林镇禹王庙北,居“双林三桥”之西。西临风漾河最广阔,最初为木梁,直至清康熙元年(1662)里人顾某始募环石,八年(1669)桥才竣工。乾隆五十五年(1790)桥塌改建,五十八年(1793)与化成桥同时落成,倪汝进撰《重建万魁桥记》,因此比旧桥增高5尺,桥体魁梧。万魁桥三孔石拱桥,桥长51米,宽3.2米,高6.8米,两端各有台阶40级,桥顶设吴王靠,桥栏板与24根望柱相接。桥下百舸争流,河岸泊舟众多,成为双林水上繁忙之路。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9.3万元桥

万元桥始建年代失考,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遭倭寇破坏。清康熙年间(1662-1722)构筑木桥,名“福成桥”。雍正八年(1730)易木环石,改今名。现桥为道光十四年(1834)里人陈文镛复募,至二十年(1840)落成。

三桥中以此桥最挺拔秀丽,全长51米,宽3.5米,高7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用五根长系梁加固。两堍各有石阶44级,桥顶护栏用花冈岩凿成吴王靠,供行人歇足。护栏石间有望柱二十根,饰刻姿态各异的石狮十对,形象栩栩如生。栏板末端设有抱鼓石。为了方便行人推车,在桥栏旁浇灌水泥便道。桥孔旁镶嵌4-5米石柱。

6.10练市石桥

6.10.1连云桥

连云桥在练市镇东栅,跨于练溪之上,南北走向,是一座3孔石梁桥。该桥始建于唐,相传长庆年间﹙821—824年﹚湖州刺吏崔元壳修筑连云塘﹙即练溪﹚引水东济时营造,该桥重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桥长16.50米,宽5.60米,高4.60米,两边各有台阶15级,素面栏板,有望柱4对,柱头雕有坐狮4只,现存2只,栏板末端有抱鼓石2对,两侧各有楹联1对。

6.10.2安济桥

安济桥在练市镇东栅,单孔石拱桥,跨于练溪之上。南北走向,始建于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

  原先桥上建有云臻亭,故旧名﹙亭桥﹚,桥长16.50米,宽3.10米,高4.40米,拱跨径为7.70米,两侧各有台阶16级,素面栏板,有望柱4对,柱头雕坐狮,现存5只,栏板末端有抱鼓石2对,砌桥用石为武康石,肩墙为靴钉式砌置法,拱券为分节并列砌置,有系梁3对,梁头雕有狮面,莲花等图案,两侧各有楹联1对。

这座桥上的小狮子看着很是精彩。

6.11.鱼池汇桥

鱼池汇桥原名广福桥,因其坐落于曹家兜的鱼池汇港上,村民们便以港称桥,久而久之约定俗成,连官方文献也称其为鱼池汇桥了。

鱼池汇桥始建于明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李培修、黄洪宪编纂的《秀水县志》中对此桥即有记载。可见其至少已有420余年的历史,在嘉兴众多古桥中已属老字辈。

现存的鱼池汇桥为1921年由乡贤捐资所重建。该桥是一座古朴秀美的七孔梁式有栏石板桥。它宛如一条游龙在鱼池汇港上由东向西腾空而过。桥身全长39.4米,桥面宽2.2米,底宽2.6米,矢高3.2米。

其桥墩中间两个为墩式,其余四个为条石竖置式。桥面由4块条石平铺而成,置有长条石桥栏。上有望柱16根,其中桥顶两旁的4根各蹲着一只狮子。小巧玲珑的石狮扭头咧嘴、憨态可掬,仿佛在日夜护卫着匆匆来去的每一位过客。每根望柱边都带有竖向抱柱石和横向天磐石,上面精雕细刻着太极等各式图案,既增强了桥的牢固度,又增添了桥的美观度。

北侧桥额刻有“重建广福桥”字样,南侧桥额刻有“鱼池汇广福桥”六字。桥柱两边分别镌刻有结构严谨、运笔有力的楷书楹联。南边为:“两岸渔邨蟹舍水接鸳湖,万家绣壤云塍波平麟渚”;北边为:“舟来塘北春桑帆影参差,西连池西古寺钟声隐约”。两副桥联互相呼应,将桥与水、情与景的水乡意境融为了一体。

6.12.芦墟石桥

6.12.1观音桥

观音桥初建无考。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分湖志》有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里人吴之湄等募资重建。清季,西北堍,傍桥建有小庵。庵里供奉观音像。遂称观音桥。该庵至解放后的50年代后期拆掉。

观音桥跨市河北口,西为西为杜字圩,东为在市河与后河之间的当字圩;往北是北栅漾,古人称“鞋皮漾”。单孔石拱,桥宽2.2米,矢高3.2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额上的桥名,间壁上的楹联,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无法识读。这与环境有关:200多年来,该桥一直处在市镇人烟稠密街区,有害烟雾、水汽,对花岗石的腐蚀加速了雕刻的漫漶。桥顶四座望柱上的石狮,惟妙惟肖。

我记得八十年代到芦墟的时候,观音桥上还长了一颗枸杞树,接了果子的时候,很是漂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12.2登云桥

登云桥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迁至城隍庙前岳家浜,后因市民行旅不便,于嘉庆二年(1779年)重建于此。桥为单孔,矢高4米,中宽2.2米,桥面上镌有“八宝纹”图案,颇有特色。

6.13天凝古桥群

6.13.1圆通桥

圆通桥位于天凝镇天凝社区古镇路54号,年代为明代。

该桥占地87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天凝南市河,桥长24.6米,桥面宽3.1米,桥堍宽3.6米,矢高3.8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桥栏为青石美人靠。南、北各有20级台阶。该桥是我县内保存极少的明代桥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据传,该桥由天宁寺僧人圆通募建,故名圆通桥。

和这是环境改造前的照片

现在进行了环境改造和桥梁维修,现在是这样的

6.13.2瑞林桥

瑞林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位于天凝社区古镇路100号西南。此桥为三孔平板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6.3米,桥面宽2.1米,桥堍宽2.5米,两端桥头各有十多级石阶。桥上望柱柱头雕刻成石狮子,所以天凝人又把它叫做狮子桥。

桥基用条石砌成,南北台阶各12级,桥墩为4块条石组成的排柱墩,条石栏杆和4对望柱,望柱柱头雕刻形象各异的坐狮。桥栏望柱上的4对坐狮和2对抱鼓均很完整,仅有一只受损。

6.13.3三里塘桥

三里塘桥位于天凝镇洪福村五眼桥18号南,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三里塘桥始建于明代,民国八年(1919)重建。桥堍北侧的凉亭于20世纪90年代由村民集资重修。2010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4月,和瑞林桥、圆通桥、安坝桥、 安福 桥并列为“天凝古桥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里塘桥占地95平方米,为五孔石板平桥,南北走向跨三里塘,桥长31.6米,桥面宽2.1米,桥堍宽2.4米。中孔用块石砌成,中孔两侧刻有“民国八年1919)重建三里塘桥”。有栏杆及4对望柱。北桥堍有11级台听,南桥堍8级台阶。桥堍北面有凉亭,歇山顶,五梁架。五孔桥梁在 嘉兴 地区保存较少,且保存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6.13.4安福桥

安福桥位于福善泾村俞家木桥自然村前,南北走向,三孔排柱墩梁桥。桥额上一面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至”,“新建安福桥”,“里人公建”。另一面刻“民国乙亥春建”,“重建安福桥”,“里人公立”。南北台阶各12级。漏空护栏,为保证桥面宽度和护栏的牢固度,望柱借用了承梁石,采取外抱鼓组合。天盘石和梁断均有瑞草如意花纹,雕刻精细。安福桥有桥联两副,西侧为:履中蹈和万民安乐;日临月照一路福星。东侧为:舍木杠维持新建设;剙石梁巩固旧交通。西联中隐含了桥名。

6.13.5安坝桥

位于天凝镇天凝村溇西自然村。桥孔两侧刻有“民国乙丑年(1926)建造”

该桥占地39平方米,为单孔石板平桥,东西走向跨官溇港,桥长16.8米,桥面宽2.2米,桥堍宽2.3米。桥面铺四块长条石,桥身有两对望柱,扶栏完整,桥墩由块石垒叠,中间用四块长条石竖砌,东西各有12级台阶。该桥年代虽并不十分久远,但保存较完整。

6.14吴江垂虹桥

垂虹桥,位今苏州市吴江区。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原为木桥;德佑元年(公元1275?)毁于兵乱,同年重建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孔,不久桥又塌塞五十余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始由知县张显祖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设72孔。

据史料记载,当时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而得名。桥孔比一般的桥孔高,便于行舟,利于泄洪。桥两堍各有一亭,并有四大石狮,栩栩如生,雄踞桥堍,甚为壮观。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二道,可通行人,别具一格。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描绘垂虹桥的诗篇。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江北江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龙腰撑云渔舟去,鳌背高驰驷马过。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气势磅礴,一如惊雷出岫。还有一首:“横绝中流倚画桥,晴虹千丈影迢迢。月随秋色天涯尽,心伴湖波日夜摇。”倜傥风流,更为骚人墨客争相吟咏。每当皓月当空,垂虹桥笼罩在夜色之中,别有一番意境:“垂虹桥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垂虹夜月”就成为吴江八景之一。

6.15平望石桥

6.15.1安德桥

安德桥位于 苏州 市吴江区平望镇司前街,跨古京杭运河与荻塘河交汇处。唐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南宋 庆元 三年(1197)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桥面宽4.53米,全桥长54米,矢高9.30米,跨径11.50米。形制壮观,为吴江境内桥梁之最。

1986年7月1日,安德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由于吴江行政区划变更,调整为 苏州 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15.2安民桥

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

拱形单孔,东西走向,跨京杭大运河上。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全长36.7米,宽4.6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桥东堍有弥陀殿寺观,清顺治初,该寺曾于桥上建关帝阁,后圮。

6.16路仲诸桥

6.16.1德义桥

德义桥位于斜桥镇路仲直大街与镇西街交叉处,呈东西向跨渟溪港。为三孔梁式平桥,长18.9米,宽1.8米,两侧筑基并起踏步。桥面由三块石板并排而成,石下尚存木梁。两侧青石栏板,武康石望柱饰狮子及莲花,桥铭“德义桥”“民国民国二十三年里人重修”。东侧一桥柱上有莲纹,其内铭“明永乐十二年甲午秋建”及“陈德明、陈颖生助建”等。《都庄图说》作“丰桥”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曾修葺。德义桥为海宁市所存不多的明代石桥之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明清石桥的重要实物资料。

6.16.2德风桥

德风桥位于路仲,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为三孔梁式平桥,桥长11.6米,宽1.96米。整体为花岗岩石砌筑。桥两侧筑基并起踏步,栏板完整,四望柱饰狮子,栏板两头及柱子梁头有雕饰,桥铭“德风桥”“道光二年八月”。桥柱两侧各有正楷阳刻桥联一对,南为“西接彩虹云蒸霞蔚。东连德义壁合珠联”:北为“但遇留侯便授书,何须司马方题柱”。德风桥结构完整,纪年明确,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是研究明清石桥的重要实物资料。

6.16.3德和桥

资料不详,看样式应该是清代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其实我倒是觉得,桥一头的房子很有意思,不过今年再去,这个房子已经被拆了。

了路仲古镇范围内,还有不少石桥,不过看着大多是新建的,就简单上个图吧。

6.17重固诸桥

6.17.1金泾桥

金泾桥位于重固镇章堰村,南北向,跨金泾河,又称“观月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始建,宣统时(1909-1911年)重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花岗石材质。桥长18.8米,宽2.8米,高3.7米。横联分节并列式拱劵,拱跨5.7米,高3.15米。南堍石阶16级,北堍18级。桥西南一侧有护栏,拱券两侧刻桥名和建造年代,券上刻捐修人姓名及捐资数目。

我去的时候,章堰还没有怎么开发,整体残破的很厉害,桥也比较残破,但是味道反而不错。

6.17.2兆昌桥

兆昌桥位于重固镇章堰村东首,南北向,跨金泾河。清嘉庆五年(1800年)春始建,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该桥为单跨平梁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7.7米,宽2.6米,高3.8米,跨径5.25米。桥两堍各有12级石阶。两侧水泥砌就护栏,高0.76米。两岸桥墩块石砌筑,桥面用四块条石并铺。桥两侧有楹联,东联为:“澄波西流迎新旭,紫气东来启云端”,西联为:“人湮盛处香湮盛,德泽深时福泽深”。

这个桥修得还是比较新的,看起来像是上周造的。

6.17.3南塘桥

南塘桥位于重固镇福泉山路,镇影剧院旁。东西走向,单孔石拱桥,横跨在通坡塘上。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修,道光十三年(1833)重建。花岗石间以青石混砌,桥长26米,宽2.3米,高6米,拱跨9.4米,拱高5.6米,东西台阶各25级,护拦完整,抱鼓石2对,桥心石刻旋水纹。桥额上刻“南塘桥”字样。

6.18车墩双桥

6.18.1西杨家桥

西杨家桥,此桥位于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单孔武康石石拱桥,跨盐铁塘。原名叫:拨云桥。清代嘉庆《松江府志》记载:“至元间知府杨伯野台莅政明察,因取拨云见明星(明星桥在东),之谚,命名以表之。”明代杨忠欲在此结庐建“招鹤台”因而俗称:杨家桥。杨家桥南北向,长约17米,宽3.05米,桥名已经无法辨认,隐约可见“桥”字。2007年9月松江政府对此桥重修。南北各有石级16级。现今的桥栏杆是2007年新安装的,和石桥的本身很不相称。

这座桥其实看起来,和金泽的迎祥桥很类似。

6.18.2东杨家桥

东杨家桥位于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单拱武康石石桥。横跨盐铁塘,原名:广济桥。松江府志记载:“拨云东,元至正年间僧寿显建。”因为杨忠欲建的招鹤台东而俗称:东杨家桥。南北走向,桥长约17米,桥宽3.05米,桥名已经无法辨认。2002年8月13日,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由松江区广播电视管理局重修。现今的东杨家桥,桥栏杆是新安装上去的,和西杨家桥的情况类似。

6.19嘉兴秀城桥

秀城桥位于嘉兴市区芦席汇,因横跨秀水且傍城郭,故取名。此桥是嘉兴环城河内现今仅存的单孔石拱桥。据《竹林八圩志》记载,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桥身楹联北侧上联为:“帝道遐昌,兴水利而济”,下联为:“皇口巩固,乐民便以成梁。”南侧上联已风化,字迹不可辨。下联为:“凭眺一濠,是号秀城之胜概。”可见桥当时因跨秀水并像城廊而得名,是解放街道通往市中心的主要行人桥。

桥拱孔圈石纵联砌置。桥身长35米,桥面宽3.8为,拱矢高约9.5米;南北桥垛各有台阶36步级。今存望柱共7根,其中桥顶方形望柱3根,素面无雕饰;桥南北堍莲花状,园柱4根。栏板,砷面素面无雕饰。桥顶面栏板刻有花草纹饰,并有铭文“重建秀城桥”阳刻楷书。明清时期,秀城桥一带是嘉兴的商业中心和陆水码头集散地,沟通北门三汇(芦席汇、缸甏汇、风箱汇)和鱼行街等地的交通要道。

附上我的摄影作品

6.20余新塔塘桥

塔塘桥坐落于余新镇,清嘉兴府志记载该桥始建于清同治年初,塔塘桥是沟通新乡间交通之要道。是嘉兴郊区乡间现存单孔石拱桥中高度最高,跨度最长的一座石桥。 桥顶拱矢高7.40米,桥面宽 2.95米,桥身连同东西桥堍共长80米,东西合各43级,桥拱券石用并列砌置,券石之上桥面石用石板条横铺,增加了桥顶的牢度、望柱共八根,桥顶面四根,雕刻石狮子,东西桥墩四根为方形,栏板共16块,完好。方形望柱,栏板、砷石均素面,无雕饰,用材硕大。 桥梁造型雄健,远远望去宛如长虹。余新镇古有“大桥赏雪”之称与“古塔吟风”、“坟坞渔歌”等简称十景。 桥南座墩右侧嵌有石碑一块,镌刻:“万善同登碑”,落款大清光绪乙已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塔塘桥众善台王镌刻环石外登于右。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21新篁诸桥

6.21.1南星桥

新篁南星桥在嘉兴市东南新篁镇。南星桥古时又叫新桥,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是嘉兴保存最为完好的七孔石桥。乡间学者张廷济曾在募建南星桥序中说:“夫古人云为善最乐,谓建桥为善……”桥之建成,改善了小镇的交通,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是造福乡里的大善举。把“众乐乐”的大善举自谦为因求“独乐”才为之的小事,是为大学者过人涵养的体现。张廷济为重建的南星桥手题桥名,又题石栏额“文昌朗照”和“寿纪光华”。它的桥联刻有“山色云浮,澉乍浦百峰拱秀;波光银涌,汉魏塘两水安澜”和“虹跨珣溪,槜李纪春秋胜地;龙迎秦岭,里仁标吴越名乡”。南星桥桥身宽大,横两米多,纵十余米。

南星桥桥柱上张廷济的题字。文中“张起也”为张廷济之父。张廷济以父之名募建南星桥,张氏后人世代称其远祖为“南星公”。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21.2大中桥

大中桥又叫中桥,现存的桥是道光八年(1828)重建的四孔石桥。张廷济手书石柱联“喜鹊填成,从此题名联驷马;彩虹绾就,即令利市富千羊;玉带绾丁溪,圩接东西,市联南北;金波胜甲溇,谷丰冬夏,榜发春秋”,全联囊括了读书人金榜题名、商人日进斗金、农人秋后丰收等祈愿,朴素却又真挚。

6.21.3太平桥

新篁太平桥横跨新篁太平寺南放生河的,是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太平桥,桥正对着山门。现存的太平桥为乾隆廿九年(1764)由里人张镇(金石家张廷济之父)重建。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

桥长20米,阔2.6米,高7米,桥孔直径6米,新篁通往平湖、乍浦的航船从桥下行驶。桥柱旧刻联是“秦溪秀色来坤位,莘水光华集巽隅”。太平桥孔内有石刻和尚的雕塑,是一种水文标志。水乡古桥多有标注水平面变化的水文标志,均以造型各异的石刻雕塑的形式出现。这个“石刻和尚”呼应了桥北太平禅寺和桥下放生河的佛文化大环境,别具匠心。乡间里人多知此桥有几百年历史。

6.21.4北郭桥

新篁北郭桥,又名迎龙桥、北角桥、八角桥,单孔石桥,建在嘉兴市东南新篁镇菊花路北端,北郭桥高大壮丽,如一道彩虹横跨在小河上,形成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

北郭桥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嘉庆三年(1798)重建,张廷济撰文《重建北角桥引》。

迎龙桥桥名来历,据竹里述略记载(1864年徐士燕纂),嘉庆三年(1798)里人重建,题曰迎龙。

八角桥桥名来历,迎龙桥上有石狮八只, 桥面中间有四只石狮,二边桥堍桥栏各有二只石狮,当地老百姓把八只石狮比喻桥有八只角,故称之八角桥,六几年二边桥堍桥栏4只石狮和桥面中间2只石狮被毁。

7.安平桥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富商黄护带头捐资,僧人祖派主持,后因主持者和募捐者相继亡故而暂时停工。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泉州郡守赵令拎主持续建安平桥,次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明清两代和民国期间,安平桥曾多次重修。

安平桥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3种不同形式,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上筑憩亭,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亭前伫立护桥将军,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宝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白塔,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安平桥全长2070米,桥面宽3至3.8米,共361墩。桥面用 4至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至11米,宽0.6至1米,厚0.5至1米,重4至5吨,最大则重25吨;桥上筑憩亭5座,中部的中亭面宽10米。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伫立2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桥两侧的水中筑有4座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1座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1座白塔,高22米,砖砌,五层。


四、石窟及造像

1、云冈石窟

作为驰名已久的著名石窟,“云冈”两个字,真是如雷贯耳,为此,我特地去了两次。云冈石窟其实得名于山顶的云冈堡,那是一个明代修建的军堡,现在不开放参观,所以没法一窥究竟。云冈和那些民间开凿的石窟,比如大足石窟,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发动国家力量营建的石窟,所以极其奢华壮丽。下面说说云冈的简单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其后的朝代也多有修葺。

图应该是清代的云冈大门,山顶即为云冈堡遗址。

洞窟内富丽堂皇

两佛对坐
有个明显的异域风格

这是云冈的标志佛像,形态端庄,面部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其他的几尊大佛

2、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秦岭山脉西段北麓,因为山形远看像一个麦垛,所以得名麦积山。

我去麦积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几个特窟。因为麦积山游人不多,愿意看特窟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当时也纠结几百元的参观费,现在想来真是特别后悔。只有以后有机会再去一观特窟的风采了。

麦积山远景及栈道。

麦积山的一大特色就是各洞窟由栈道相连,就靠着栈道,使其躲过了多次劫难。

麦积山属丹霞地貌,开窟相对方便,却不利于石雕保存,因此石窟内雕塑多以泥塑、石胎泥塑为主。在雕塑题材上,有佛像、菩萨、弟子、飞天等。塑像中形体最大的,有高12米多的西崖大佛与高近13米的东崖大佛。夏朗云说,麦积山石窟的主要雕塑价值,在于保留了古代较多高级艺术颜值的原作,其中南北朝时期的泥塑占据大部分。石窟因洞窟位置较高,且位置偏僻,在古代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人迹罕至”的局面,因此纯正的雕塑原作得以保存。

这些窟顶的壁画,应是当年原作,因为高度比较高,所以得以留存。由于使用的都是矿物颜料,所以历经这么多年风霜洗礼,依然颜色鲜艳。

各时期的造像

3、宝顶山石刻

宝顶山石刻其实是大足石刻的一部分,也是我最早看到的知名石窟。

宝顶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北角,距县城15公里。造像保存完好,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布局连贯。由于是民间开凿,少了云冈那样的恢宏,却多了特有的细腻。。

话不多说,照片轰炸开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有些朋友会说,我国的造型一直造型很浮夸,没有写实的,看,这里不就有。

宝顶山的千手观音也是我国现有比较完整的千手观音之一,现在已经重新贴金了。

而最让人惊艳的是圆觉洞的雕。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

我个人感觉,圆觉洞的塑像,以精湛的工艺,刻画出精美绝伦的形象,把那种衣袂飘飘的潇洒展现的淋漓尽致。

4、北山及南山石刻

上一天去了宝顶山石刻,领略了平民石窟的细腻委婉,今天再到离县城更近的北山看看。到了发现,北山游客远比宝顶山少,可以很尽兴的参观,所以我拍摄了很多照片。不过应该是离城市比较近的缘故,在那几年损毁很严重,远比宝顶山严重,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下面先说说北山石刻的简介。

大足北山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此外,还存有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较高价值。

下午又去了南山石刻,相比北山,南山是完全没有游客,不过南山石刻保存下来不多。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南面约2公里的南山之巅。南山,古称广华山,树木葱蓊,风景幽丽,素有“南山翠屏”的美誉。

南山石刻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造像崖面长80余米、高3—10米,通编为15号,明清有增补。主要有真武大帝龛、后土圣母龛、三清洞、龙洞等道教造像题材。是中国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

三清古洞共刻像421身,排列了从道教“三清四御”到三百六十天尊的完备神仙序列,生动地反映了公元1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全国道教造像的珍品,也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造像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

5、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某年暑假去的由于知名度很高,所以游客很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伊水边山崖上密密麻麻的洞窟,满怀希望登上山崖,迎来的确是失望。我觉得应该是离大都市太近,所以历代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其完整度远逊色于上面介绍的云冈、麦积山和大足。除了卢舍那大佛附近的几尊造型保存尚可外,其他的大多残损,甚是遗憾。下面贴一下龙门石窟的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6、克孜尔千佛洞

去一趟克孜尔千佛洞,可是相当的不容易,它隐藏在天山南麓的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那公里的木扎特河河谷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路途遥远,相信去过的朋友不会太多。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现今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根据相关艺术测定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我们到千佛洞的时候,发现游客稀少,心中曾经莫名激动,觉得可以好好参观一下了。结果这里是讲解员带队参观的,不能自由行动。给我们带队的讲解员小伙子人很不错,也骑车,从我穿的T恤上,看出来我也骑车,很是聊了一会儿。这里不能用相机,塑像基本都湮灭掉了,大部分壁画也遭到盗扰和破坏,但是从残存的壁画看,依然相当惊艳。

7、榆林窟

榆林窟知名度可能不高,或者很多朋友会以为榆林窟在山西榆林,实际上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千米处,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榆林窟现在也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但是县城到榆林窟么有公共交通,要么自己开车去,要么打车去。

榆林窟始建年代无文字可考,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的北魏时期。从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

县城出来不远,路边还是比较荒凉的,到了榆林窟停车场,那更是荒凉。没有什么游客,榆林窟也是采用类似千佛洞的方式进行参观的,区别是这里完全不能拍照,但是有专业讲解。讲解员水平很不错,不是那种照本宣读的复读机,而是有自己见解,可以和参观者交流的看法的人。期间说起王道士与敦煌的事情,讲解员对此事的看法是,“幸或不幸?”。很明显,幸运的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些完整的文物,不幸的是,这些东西现在都在国外。个人观点,我对王道士还是很钦佩的。

废话不多,只能上点环境图,期间有几张偷偷拍到的壁画,其实榆林窟现存主要是壁画,造像多是泥塑,大多已经不存。

极其荒凉的入口

榆林窟的主要洞窟都是分布在一个河谷的两侧。

经过这么些年,宝宝已经会主动跟在讲解员后面了,不再是一脸懵懂了

榆林窟的外部建筑

壁画还是很精彩的

8、彬县大佛寺

到这里,完全是计划之外的,此前也没有做过攻略。那天正从陕西去往平凉的高速路上,我正好瞄到路边有几个石窟,就让夫人查查,这附近有啥,然后就知道了有个大佛寺。于是下高速,掉头几十公里跑回来,来参观唐代的大佛。

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 原名庆寿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就是这些路边的石窟引起了兴趣。

那年宝宝的脚上做了一个小手术,不方便步行。于是在这里,全靠背,为了看中华瑰宝,也是拼了。

这是附属洞窟

大佛还是体量很大的,阿弥陀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两侧的菩萨,也高达15.6米。下部在维修,不能进入,甚是遗憾。

外侧还有一些一些洞窟和抗日标语。

9、千佛崖

我国有不少千佛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广元的千佛崖。

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

现在已经整体进行了修整,环境看起来不错。千佛崖依我的观察,应该是民间开凿为主,各洞窟的规模都不大,远不如前面介绍那些石窟宏大。不过胜在数量众多,造像形态精美,且时间延续长。但是,我根据老照片观察现状,近几十年的破坏,还是比较巨大的,甚是遗憾。

依然轮椅中

开始上图。

10、皇泽寺

皇泽寺出名其实和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女强人有关,她是就是武曌,它是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祀庙。

武则天一说生于四川利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广元。所以皇泽寺所在地,也就是她的家乡所在地。

皇泽寺不仅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大门当然是新修的,不过也算有点唐构风格
传说中的武皇真容石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中心柱窟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唯一的中心柱窟。

最为出彩的大佛窟

传说颜真卿写心经的洞窟

三、中国古建筑中眼是哪里?

世间万物都有眼睛,古建筑

门楣上的匾额,它就是古建筑的眼睛,也是古建筑组成必然部分。《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牌匾,简称为扁、匾或额。也有说,横写为“匾”,竖写为“额”。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

四、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

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寻求援助和合作。其中,中国对蒙古的援建项目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顺利完成这些项目,中国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因此,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计划旨在通过吸纳中国本土的优秀建筑工人,为蒙古的建设项目提供强大的劳动力支持。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蒙古之间的友好合作,还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援建项目的重要性

蒙古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中国援建蒙古的建筑项目,旨在帮助蒙古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并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这些援建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住房建设、学校建设、医院建设等。通过这些项目,蒙古将能够获得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的背景

为了顺利完成这些援建项目,中国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中国的建筑工人素质高,技术娴熟,被认为是全球最优秀的建筑工人之一。因此,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计划旨在吸引那些有经验的建筑工人来参与蒙古的建设项目。通过这个计划,中国可以将自己的建筑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蒙古的建筑工人,提高其建筑水平,帮助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

招聘条件

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的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 年龄在18岁至55岁之间
  • 有相关的建筑工人经验
  • 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较苛刻的工作环境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申请人才有机会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

福利待遇

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的工人将享受以下福利待遇:

  • 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 提供住宿和膳食
  • 提供工作保险
  • 提供机票和交通费用

此外,还会为工人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申请流程

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的申请流程如下:

  1. 填写申请表格,提供个人相关信息
  2. 提交申请表格和相关证明材料
  3. 参加面试
  4. 通过面试后,签订劳动合同

申请人需要按照上述流程依次进行,才有机会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

总结

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计划为蒙古的建设项目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通过吸纳中国本土的优秀建筑工人,中国可以向蒙古传授自己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帮助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是中蒙两国之间友好合作的体现。

如果您是一位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并且希望参与中国援建蒙古建筑工人招聘,请尽快准备好相关材料,填写申请表格,并参加面试。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容错过。

五、中国远古建筑?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乾陵不仅外现宏伟,修建坚固,内藏也十分丰富。李治生前酷爱书法,广为搜集,临终遗嘱把他所收藏的书字埋在墓内,李治和武则天均处于盛唐时期,且据勘查,乾陵虽经1000多年,却未被盗过。由上可以想见,乾陵内部的文物一定十分丰富,极其珍贵。

六、太原哪里有工人活?

太原市迎泽区东峰路(紫御华府)项目部,现在招聘消防安装工,(有3年以上独立技术工)岁数在30岁以下,能看图纸,吃苦耐劳,团结工友优先考虑

七、邯郸哪里有装修工人?

邯郸遍地都有装修工人。先说街头的杂工,什么都干,技术稍差点的。陵西桥一拨,陵西桥往北一拨,五道口一拨,邯钢路一拨。

再有就是多年在邯郸干室内外装修的一批人,通过关系或熟人介绍干点活。但论干的又好又细的,首推湖北仙桃人,工钱贵点,但活干的真好。

八、中国工人有什么福利?

参加工作几十年直到下岗,还真感觉不到有什么福利。让我仔细想想:一个月二副劳保手套,四只防尘口罩,一条半肥旨,十五斤半粮票,每天六角钱的有害补助,每两年一身工作服,一双工作鞋,四年一件工作大衣,逢年过节工会发的福利,电影票。这么一算还挺多的。

九、哪里有古建筑材料市场?

很多地方有。比如:

汤阴县古建材料市场

地址:汤阴县中华路与精忠路交叉口东50米路南正东方向100米

广东省佛山市岭南旧古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镇大富村广大公交车站

武汉古建筑材料市场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241-1号H栋39号 

十、中国古建筑祠堂有后门吗?

中国古建筑祠堂后面的门以前都不是称作后门的,多数称为偏门或便门。先辈都非常聪明,祠堂作为家族的重要祭祠和祖先灵位的摆放地晚上是需要有人值更的。

祠堂大门非常厚重,开关门都不是太方便,设计者都会在正厅右边留一扇普通的小门,守更人起夜方便拿取灯油,香火腊烛和出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