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 有哪50个细节?

132 2024-04-11 12:22 admin

一、《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 有哪50个细节?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1.课前三分钟的教育活动

2.把书作为奖品奖给学生

3.把馈赠当奖品给贫困生

4.你们又给老师一个奇迹

5.相信她今后读书一定行

6.体现尊重的小小奖励

7.默默暗示,无声批评

8.巧妙警示,间接批评

9.转移话题,迂回批评

10.教师“违规”借分给学生

11.成绩好的学生还顾不过来

12.更多关爱令人头疼的学生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13.说不好没关系,有我呢

14.这题目很简单,很容易

15.让我来猜猜谁是朗读小能手

16.这位同学,你为什么不举手

17.快去帮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18.你懂什么,我哪儿说错了

19.××都知道,你们知道吗

20.准备不足的课堂提问

21.接二连三的多个问题

22.意想不到的学生回答

23.等一等,再纠正学生错误

24.不必每次都告诉学生答案

25.给学生留一点知识的缺口

26.讲课时不要显得漫不经心

27.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讲课

28.弄巧成拙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29.课前为学生唱上一曲

30.今天老师做一次值日

31.转过身吹讲桌上的灰

32.老师还不如一只苍蝇

33.你们先别忙着夸我妙

34.听课老师也要守纪律

35.考试之前与学生握手

36.请提醒学生拉开窗帘

37.向孩子承诺后要兑现

38.不替学生完成分内事

39.帮一年级新生做卫生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40.在教研活动中向同事学习

41.在教师培训中向专家学习

42.通过网络与同行探讨交流

43.随身带着书,随时来学习

44.每天用一点时间教学反思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45.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46.礼貌回应学生敬礼

47.取得一点成绩就“炫耀”

48.整理干净自己的办公桌

49.老师的事别总让学生做

50.在校时间别玩网络游戏

二、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有哪些名言?

1、教师教育行动细节1.课前3分钟的教育活动2.把书作为奖品奖给学生3.把馈赠当奖品给贫困生4.你们又给老师1个奇迹5.相信她今后读书1定行

三、观察幼儿进餐行为的细节不包括?

不包括,餐前洗手环节,和幼儿收拾餐具

四、面试时的几个细节行为?

在招聘现场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为什么很多人在首轮面试就遭淘汰?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源于他在自我介绍上不注意这4个细节行为。

1、第一点就是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只是在重复自己的简历,而不是在介绍自己的亮点经历。介绍亮点经历,而不是要重述简历。所以不要重复简历上已有的东西,你从前到后再来一遍,你不仅在侮辱面试官的时间,同时也在侮辱自己的时间,因为你错过了最佳的自我表现的时机。所以在那个时候你要侧重自己的亮点经历。

2、第二点有些人不注意的,他不会引导面试话题的走向。你要知道你介绍自己的亮点精力也不是一下子全面展开,而是我们要想办法丢个炸弹,吊一下对方的胃口,让面试官的注意力他的焦点开始放在这个上面,一会他就开始展开了对这个这上面的详细的剖根究底的问话,其实你就希望他能够在这些方面能够多一些相应的问题,因为越多的提问代表着你越能够更全面的去展示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或者这一方面的天赋才华。

3、第三点就是你要注意的是要控制时间。有很多正式的这种招聘会往往会给你限制时间,让你自我介绍,甚至有些时候会明确,即使不明确,你也要有意识的去学会控制,一般情况下就是一分钟之内或者最多两分钟之内,我们要想办法抓住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对方足够多的亮点,每个亮点都是点到为止,一会让他一个一个问我们,我们就可以一个展开自己在亮点上的相关的魅力。

4、第四点你要注意的就是提前预演。你想让自己更从容不迫的面对面试官的连环炮式的提问,那么你就要想办法找到自己的搭档,想办法让大家去问你相应的问题也好,或者在大家问你问题之前,你先做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做完了之后你去听一听大家对你的反馈,甚至是你自己去评估一下。

五、从教师观的角度分析教师行为?

教师观是属于是教师资格证里面考试的一些内容。教师观氛围,教师角色的改变和教师行为的改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指的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的反思者。教师是社会型,开放型教师,这是教师角色的改变。

六、什么是教师的打骂行为?

用言语侮辱,辱骂学生,扇人耳光,用书本打学生等行为都算是打骂行为,这是教师素养纲要明确禁止的。

教师用言语辱骂学生会伤害学生的的自尊心,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女生心思比较敏感,长期受到老师讽刺挖苦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打骂学生治标不治本,所以应该多和学生讲道理,思想转化更重要。

七、向违章行为说不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珍爱生命,向违章说不,哪个人不愿意笑语常在?

哪个家庭不愿意幸福美满?

哪一个企业不愿意兴旺发达?

哪一个国家不愿意繁荣昌盛?

安全就如同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一定要让我们杜绝违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安全生产,才能让我们和平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向违章说不,从此以后,我们走上一个正规的道路上,把你我和幸福紧紧相连!

八、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教师调查幼儿便于了解记录幼儿的身心开展情况并对幼儿的开展薄弱之处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开展。

(2)教师调查幼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开展情况以及幼儿的已有经历,便于结合幼儿的经历制定合理的教育方针。

(3)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调查,可以从幼儿的爱好点出发,以选择更受幼儿欢迎的教育内容。

(4)教师调查幼儿的行为,一些幼儿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尽早发现,及时和家长交流,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开展。

(5)调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含义,“调查幼儿”正是教师反思自身行为适宜性的开始。

【拓展资料】调查是经过有意图、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能够剖析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和特征。调查法是研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办法,由于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杰出的外显性,经过调查其外部行为,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九、教师招聘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

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十、简述教师适宜的教育行为的内涵?

教育行为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反映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有目的的为受教育者所感受到的影响及其方式和手段,使受教育者受到良性影响和身心发展的活动。教师教育行为是其教育观念、素质修养、学识能力、教育机制等因素的综合外在表现,既指教师在幼儿面前发生的行为,又指间接对幼儿发生影响的行为。随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我们不断学习、领会、落实《标准》精神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为教师行为,存在着“会说不会做” “说得好,做得不够”,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的障碍。

  因此,促进教师思想意识的更新、跟进、充盈,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师的适宜教育行为,提高其行为质量,提高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率,真正落实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发展幼儿的教育观。“适宜”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独特的解释,我们认为在教育行为中应理解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适可而止。以“适宜”为杠杆衡量教师教育行为,存有两面性的特征:既衡量教育行为的适宜,又衡量教师的专业态度和水平的适宜发展。其目的是促进幼儿自然、自主、个性发展,达到教育行为启迪童心、发展童智的良性循环互动。

  一、走向师幼:知道教师教育行为的“不适宜”

  观念是行为内在的支柱,行为是观念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每种教育行为背后都包含着对幼儿教育及儿童发展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为此,我们进行调查访谈,了解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和故事。

  1.调查访谈:我们以适宜教育行为为项目,设计了一份调查访谈表,对教师观念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访谈。问卷分两个部分:教师基本情况和问卷内容,问卷内容的指标隐含对幼儿的认识、师幼交往、个别教育、课程设计、教育反思、家长工作、专业成长方面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以不同年龄、职称、主流和非主流教师进行同时分隔式调查访谈。全面梳理10年以下、10年以上不同职称教师的真实教育思想,定位优化教育行为的角度和方式。

  教师存有尊重幼儿主体的教育观念,具体教育中却权威感占据主导;教师明白观察幼儿的重要性,具体教育中又缺乏观察的耐心和持久,追求直接指导的速效;教师事前事后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失当,遇突发事件情绪经验为主导,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的情境中链接失败。调查访谈也许不能够完全正确地显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但是最大程度体现了教师基本的教育观念、价值判断和教育特性,使我们对教育行为的不适宜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外在表象,而是了解行为背后的缘由,由此产生转变“适宜”的教育行为意识。

  2.观察记录:我们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格对教育行为是否适宜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记录、评析。

  教育行为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找出更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将观察中建构的认识和理念付诸行动。这一过程使教师审视教育行为的缺失,发现教育行为的“适宜”和“不适宜”,促使教师思考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的深度影响,从而改善和调整教育行为,向“适宜”发展,明白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传达着对幼儿的爱,体现着对幼儿的关切和关注,体现着教师是否读懂幼儿,体现着教育行为是否适宜幼儿。

  二、走入案例:行为对话中提升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

  当“适宜”为教师熟识和认可,教师怎样以“适宜”为杠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掌握适宜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的三维尺度,不断推进教育行为适宜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的挑战高度,适切幼儿的情智能量。“对话场”活动以回顾教育行为,对话教育行为的方式,展开教师直面行为的一场“适宜”教育的思辨运动。

  我们认可“适宜”的教育行为散播着“爱”的韵味,包含在三句自问自答中:今天你爱孩子了吗?你是怎样爱孩子的?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了吗?

  三、 走向同构:描述教师适宜教育行为“适宜语”

  教育行为具体落实在幼儿一日活动,教师在师幼互动一日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发生哪些重要而典型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幼儿的发展,适宜教育行为应该怎样做?我们带着这样的思索,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来园”、“学习”、“游戏”、“生活”四个情境的观察记录,进行反思性、引领性的精炼升华,精选出与“适宜”对应的教育妙语,力求将“适宜”的评价观切入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此情此景、此人此话、此教此学。

  四、浸润内化:促进教师适宜教育行为的优化意识

  “教育妙语”如同一泓清水注入教师的生命和成长,适宜的教育观念落实到行动有理可循,有法可依,有例可学;教师适宜的教育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不再是一句空话,纸上谈兵,亲密的贴心话语为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完善和适宜输入了涓涓清泉。

  教育行为适宜性的反省过程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认识、评价,并以适宜性的具体标准进行判断,扬其优点,弃其不足,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教育过程。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对教育行为的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教师走向教育行为的“适宜”,主要需要完善教师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懂得审视教育行为的产生、互动和发展是否适宜幼儿的童趣感知系统,适宜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适宜幼儿的独特个性发展,真正体现“以学代教”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教育行为的“适宜”应具有为幼儿提供信息与激发幼儿的功能,“适宜”调节着教师教育行为的温度和节律,调节着幼儿生命体的土壤养料成分,最终启蒙幼儿的心智和情感态度的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