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僧名言?
每个生命的出现都有他存在的意义!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必有他发生的原因!-侨达摩
二、汉代高僧?
汉代时 佛教刚传入我国 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我不清楚这批僧人算不算在高僧的定义内,姑且叫传教士吧, 因为汉时来华的传教者,多为西域与天竺的僧人,以个人传教居多。我国著名的高僧大都是晋朝的,如鸠摩罗什、法显、道安等,而并非汉朝的。
汉朝有记载在《高僧传》里的只有安玄,他 是安息的优婆塞居士,于东汉灵帝末年经商到洛阳,与汉人最早出家者严佛调共译《法镜经》。
三、唐代高僧?
高僧玄奘。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
四、元朝高僧?
守仁,字一初,号梦觉,一曰梦观,浙江富阳人。守姓起源不详,古代姓氏典籍中称之为奇特之姓,均不载其源流和始祖。按《奇姓通》载,宋朝时有守姓,文学大家苏东坡在惠州时,曾举荐诗友酒朋守恭,但此姓者人数不多。
守仁书法
元朝末年守仁在四明延庆寺出家,后为灵隐寺住持。1358年,杨维桢为躲避兵乱隐居于富春山,有僧徒从之学,守仁即是其中之一。杨维桢有《送兰、仁二上人归天竺序》,其中对守仁的奇才俊气很是赏识,夸他是用世之人,并教授他春秋经史学,当时守仁才二十几岁。
元朝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但却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其时佛教十分盛行,出家僧众颇多。一个信奉佛教,一意想成为僧人的人,首先要舍弃父母妻子间的亲情,断除世间财、色、饮食、名利等一切欲望的追求。
守仁书法
依理来说,僧人求明心见性,对外在的事物是不留恋的。然而元代的这些僧众却并非如唐宋僧人这般,他们更显得世俗化一些。这种世俗化很明显地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父母均持有孝亲观念,元代僧人回家省亲是很普遍的,守仁母亲去世时还奉旨奔丧;
二是元代的僧人大都依附政权,出仕为官为朝廷效力。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征授守仁为僧录司左讲经,后升右善世,甚见尊礼;
守仁书法局部
三是元代的僧尼都拥有庞大的寺院财产,有着很高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物欲享受成了众多僧众追求的目标,平日里疏于修行,反而天天花天酒地,除了嗜酒之外娶妻也是元代僧人存在的普遍现象。
四是僧人们与文人士大夫们交往甚密,或携手出游历览胜迹,或品茗弈棋谈诗论道,实现彼此心灵的契合与交汇,因此元代的僧人基本都能写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守仁书法局部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也是和尚出身,所以登基之后加强了对寺院僧侣的管制。洪武初年,他多次征召大批高僧入京,并曾举办僧官考试,想利用这些高僧的声望为他巩固新建立的明王朝。守仁就是这些高僧中的一分子。
《皇明书画史》谈及守仁曰“能文辞,草书宗晋,亦能篆隶”,本次选临的是守仁《赠桧楼和尚诗帖》纸本册页,尺寸31.1cm×62.8cm,凡二十二行共211字。诗帖的内容写的是立春早朝和元日早朝的感受,可见他当时是深得皇帝恩宠的,“携得天香满袖还”很有溜须拍马的意味。
五、赵朴初属于高僧吗?
算是吧。
扩展资料:
1、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2、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3年6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六、寺庙如何称高僧?
对庙里的住持称师父,对其它的道中人不论岁数大小,都可以称师兄
七、历代高僧求法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八、东渡日本的高僧?
鉴真
鉴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
九、灵隐寺出了多少高僧?
一般众人皆知的只有一位高僧,既是道济和尚济公活佛,俗家名字李修缘,至于还有本寺院极其周围皆知的主持等并无详细记载。
十、历代高僧怎样修行?
1、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
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赤脚行走。
3、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样的一套衣服。
4、慧开法师不管接受大小的施舍,马上分散救济贫苦的人。
5、行因法师在庐山的佛手岩修行时,天天跟鸟兽为伴,那些动物都很温驯地亲近他,没有一点惧怕。后来他很潇洒地站着往生。
6、大梅和尚参访马祖禅师,明心见性以后,隐居在深山中涵养,有人要请他出来当官,大梅和尚很幽默地回答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