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时尚建筑设计师庞嵚的作品?

212 2023-10-17 11:22 admin

一、时尚建筑设计师庞嵚的作品?

时尚建筑设计师庞嵚,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系,在英国工作期间,获伦敦金丝雀码头高层住宅设计一等奖; 获诺丁汉基督教中心设计一等奖,项目在建;获比利时布鲁赛尔UPLACE 购物中心国际设计竞赛一等奖, 项目在建; 在中国工作期间,获宜昌保险大厦国际设计竞赛一等奖, 获宝鸡国税大厦竞赛一等奖(建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实验楼(建成), 西部机场集团总部办公楼(建成),获陕西省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获奖项目:西安半坡博物馆)。近年对设计手法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颇为关注,致力于参数化设计以及三维成型的工作.

二、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商业建筑设计建造的过程中,开发商必须严格把控、仔细研究的8个问题。

1、商场入口方位的设定

入口包括主入口、次入口、超市入口等,没有固定标准,但可根据项目四至道路的等级、人流车流的流向来确定,同时兼顾考虑各个入口、各类入口之间的协同互动效应,如超市入口与商场入口是否需要客流共享等。

所以,必须先要有专业的市调调查,然后才能规划建筑设计。入口设置不正确的话,一定会影响消费者的到达率。

2、柱网结构设计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点

采用何种柱网结构要根据城市的等级、商业项目的性质、周边竞争的态势、开发商的开发实力来决定。

如果开发商想打造一个品质型的商业项目,那柱距相应要大一些,但资金投入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现在最经济的结构是8.4m*8.4m,但是落到地下一层做停车场的时候,8.4m的柱距只能停三辆车。如果要做高端商场,停车位多一些,要做到10.8m的开间才能停下4辆车。

柱距大小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具体的决定,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开发商对于投入和产出的测算。

3、商业建筑的层高及楼层数

商业建筑的层高及楼层数与城市的消费能力密切相关。

做高端的商场,层高一定要高。层高高了,建筑成本势必会上升。楼层数多了,建筑面积相应的会增加,但后期的招商运营等相关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层高和楼层数也要根据市调定位来提供一个合理的数据支撑。

4、中庭的面积和数量

中庭是一个商业项目的人流磁场,过大过小、过多过少均无法发挥其重要的聚集消费者并向各个区域源源不断输送客流的作用。

5、中廊、走道的宽度大小

过宽和过窄都是不合理的。过窄会显得商场低端,过宽导致消费者不互动。商场中的建筑结构实际是一个空间,给消费者一个舒适的空间。

6、商场的平面动线及垂直动线体系

现代的购物中心的设计理念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购物中心进入中国时间较短,我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都市型购物中心是上海港汇广场。

上海港汇广场动线设计得非常合理。但是该开发商在济南建造的恒隆广场,动线设计不合理,因此造成去年一百多家品牌店撤店。

也有许多人评论:定位太高端导致其经营不善。

这不是定位高端的问题,对一个省会城市,在市级商圈的高端位置建造一个商业广场,建筑物业有品质的话消费者不会拒绝。问题是动线体系不合理,消费者进入后的舒适度大大降低。

在这方面,建筑公司和设计公司都不一定拿手,因为他们不是物业的使用者,也不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相关的研究。

建议是策划公司和设计公司在商业项目的建筑方面高度配合。

因为策划公司懂定位、业态布局、动线设计,设计公司懂技术。

7、是否要建设下沉式广场

现在许多开发商都有这个困惑,看到有些建设下沉式广场的项目非常成功,自己是否也应该设计建设。

如果地下有地铁连接,那建造下沉式广场的意义比较大,因为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从地下到达,下沉式广场配合景观及休闲餐饮能大幅提升消费者体验。

但是如果没有地铁,却硬要建造下沉式广场,想把地面人有意的往地下导入,效果不会太理想。

而且地下商业的价值往往比较低,一般为超市,如果没有自营的商业,这部分投入还不如用在其他方面,而且建造地下商铺应该在采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一味认定建造下沉式广场。

8、建筑物业相关管道、设施的预留

现在商业市场变化非常快,特别是受网购冲击。现在许多百货商店已经关门,购物中心去百货化已经成为趋势。

百货所需面积大、租期长、租金低,而分割成小铺租金收益会高且易于出租。但是对一个经济消费能力很低的城市,不要百货全都建造购物中心,同样很难生存。

所以,内部物业应留出相应的调整空间。特别是餐饮业态对于物业要求较高,相关管道预留一定做足做充分。

购物中心餐饮业态及其他业态之间的增减调换十分常见,如果没有相关的管道预留,餐饮比例调涨十分麻烦,甚至成为空谈。

三、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有哪些设计特点?

它主要包括努力营建以中庭空间为主、其他使用空间相围绕的平面布局模式,这样可以提供人与人之间进行公共性的交流和欣赏;卫生间(出于疏散方面的考虑楼梯间不在此列)尽量集中化布置,这样可以使主要使用空间、交通空间、设备技术空间三大部分之间明确划分,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李间设计。 (2)不断地以使用者的感受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如给办公人员提供私密小格间与一定面积的开敞办公相结合的平面办公布局模式,从而利用于办公员工能够在一种舒服舒畅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工作。 (3)在建筑室内空间之中体现出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材料兼备的室内空间。 (4)注意多功能的功能差异所带来的结构差异而导致的影响和对交通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