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的故事?
民间故事如下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所以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立刻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所以吴刚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二、三个泥水匠故事作文?
今天三个水泥匠要去一户人家,给他们打水泥地 ,他们来到农村的一户人家,看他们装修的那么漂亮 ,他们准备打水泥地,他们把水泥给打的平平乎乎的
三、民间流传的故事?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四、民间的英雄故事?
《姜子牙》姜子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是春秋时代士族大夫姜氏的后裔。他是传说中学道术数,失去一只眼睛,会用五色石头点石成金,能说服金翅大鹏降临封他为伯爵,能编针线,一夜织出一面络纬罗布,可驾鹤游天下的传说人物。传说他斩三头六臂的怪物屠龙,战胜众多仙人和妖怪,又投入宫廷,为周王室做出了许多功劳,更是伴随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五、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特点中外民间故事区别?
民间故事就是老百姓口口相传,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就是基本上我们人人都从小就听过的故事。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基本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作者,就是没有明确出处,很多时候连明确的产生年代也无从考究。
至于中外民间故事的区别,既然是产生于民间,那它的区别也就源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模式,还有老百姓对事物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六、民间故事父亲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七、民间故事蛇的故事?
民间故事关于蛇的故事,最经典的莫过于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年幼时的相救,西湖畔边的再遇,雷峰塔的分离,那一个场景都是经典,书写了一段人妖间的凄美故事。
八、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
古时候怀州城,有一个财主叫汪青龙,靠着贩卖布料起家;后来陆续开了客栈,酒楼,经营数十年,攒下万贯家财。
虽说他有钱,可他视钱财为粪土,经常拿钱做善事;而且此人性格豪爽,喜欢交朋友,但凡朋友有难,他都会出手相助。
那天,汪青龙出门谈生意。
刚走到家门口,姚家集渔夫姚海匆匆赶来。
见姚海心事重重,汪青龙问道:“姚老弟,你有何事?”
犹豫片刻后,姚海道出实情。
原来他夫人张氏,前阵子染上怪病。尽管姚海掏空积蓄为夫人治病,可没有半点效果。
可姚海不想放弃。
没办法,他听说汪青龙宅心仁厚,于是厚着脸皮来借钱。
汪青龙二话不说,掏出二十两银子,让姚海赶紧给夫人治病,若不够再来借钱。
姚海刚离开,夫人罗氏埋怨到:“相公,我知道你心眼好,可人家借钱,你好歹让人家写借条吧,万一人家不认账咋办?”
汪青龙摇摇头说道:“夫人,你有所不知。姚海非常守信,他绝不会赖账。”
过了几日,姚海又来了。
原来他夫人病故,可他没钱置办后事。
今日前来,是想找汪青龙借五两银子,好给妻子买副棺材。
同样,汪青龙没有推脱,给了十两银子。
本来姚海想着,处理完妻子的后事后进城打工,争取半年内还清外债。
谁知没过两天,姚海病倒了。
汪青龙得知此事后亲自登门。
后来,他出钱请郎中给姚海治病。
虽说郎中医术高超,可姚海得了一种怪病,连郎中束手无策。
三日后,姚海病故。
听到噩耗,汪青龙无比伤心。
随后,他亲自为其料理后事。
一时间,这件事传遍了,当地人纷纷夸汪青龙是难得的大好人。
话说有天晚上,汪青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遇到姚海。
姚海说道:“汪大善人,我这人很守诚信,可惜命太薄,这辈子没法偿还那笔债务,是我最大的遗憾。”
汪青龙摇摇手,说道:“姚老弟,你能说出此话,我甚感安慰;再说你也是命苦之人,那钱就当我送于你,你不必内疚。”
可姚海却说道:“汪老爷,五年后的今天,青云镇上会有人卖头黄牛,届时你将那头牛买回家。”
汪青龙本想细问,可姚海消失的无影无踪。
次日,汪青龙托人打听青云镇可,可没人听说过这个地方。
于是,汪青龙觉得那是一个虚幻的梦,所以没有放在心上。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
哪知,有天晚上,一群山匪将汪家洗劫一空,并烧毁了府邸。
一夜之间,汪青龙从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沦为身无分文的穷人。
乡亲们惦记着他的恩情,纷纷出钱,为他盖了几间陋室。
为了养家,汪青龙去各地卖布。
有天,他来到风云镇卖布。
在街头,汪青龙看到老汉吆喝着卖黄牛。
突然,他想到五年前那个怪异的梦。
于是,他一打听,才知风云镇还有一个别名叫青云镇。
难道那个梦是真实的?
想到这里,汪青龙决定买下黄牛。
可老汉坐地起价,竟要三两银子。
汪青龙没办法,只好同意。
众人议论纷纷,皆说汪青龙太傻。原来这头黄牛瘦骨嶙峋;他们实在想不通,眼前这个中年人,竟花三点银子买下一头快要病死的黄牛。
将黄牛迁回家后,汪青龙找了郎中为黄牛治病,可惜黄牛还是病死了。
后来,汪青龙决定将黄牛葬在郊外。
那日,他拖着黄牛来到一处草地。
等他挖好坑后,才发现黄牛被一群野狗啃得只剩骨架。
没想到,埋牛骨时发现惊喜。
黄牛肚中竟有牛黄。
汪青龙大喜,卖了牛黄得了一百两银子。
有了一百两银子,汪青龙又有本钱了。
五年后,汪青龙再次东山再起。
九、民间传奇故事?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杏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十、民间神偷故事?
南宋时,京城临安街市繁华,然而盗贼极多,且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专偷官僚大户人家,官府对他们无能为力。
有一个神偷,每次偷了东西,总要用白粉在人家门墙上写“我来也”三个字。
一次,“我来也”竟然偷到了临安府尹赵大人府上,盗走了不少金银珠宝。赵府尹看到自家朱红漆大门上,赫然写着“我来也”三个大字,简直羞得无地自容,于是下令三日内一定要捉拿“我来也”归案,否则拿差役们是问。
顿时神偷“我来也”名声大震,在京城广为传布,大家不再说捉贼,而只提捉拿“我来也”。
到了第三天,一个差役抓到了一名盗贼,有人说这个盗贼就是“我来也”。
差役便把盗贼押到府衙,赵府尹闻讯,赶忙升堂审问,不料盗贼矢口否认自己是“我来也”。
赵府尹喝令:“重打五十大棍!”
差役们立即围上来,把盗贼推倒地上,举棍就打。新鲜的是,那大棍打下去,仿佛落在一堆牛皮上面,连大棍都要蹦起来好高,震得人双手发麻。
盗贼却哼都没哼一声,浑身没有一处伤痕。赵府尹见状大怒:“上夹棍!”
差役们立即用夹棍把盗贼夹住,只见绳子慢慢收紧,盗贼依然一声不吭。
差役们用足了力气,憋得脸色通红,那棍子却象夹住了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只夹住一层皮,不觉滑了棍。
赵府尹气往上撞,想用铡刀把盗贼铡了,又怕盗贼真是“我来也”,则自己失窃的金银珠宝岂不没有了着落。转而一想,“猛虎入笼,死活由我”,于是喝令:“将盗贼重镣重铐收监!”
盗贼被关进牢里,除了吃饭,整天不言不语,低着头,仿佛思考着什么。
一天,他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开口对狱卒说道:
“大哥,我偷过东西!”
狱卒一听,惊喜万分:“你愿意招了?”
“可是,我不是‘我来也’。”
狱卒仔细看一看,此人眉清目秀,样子驯良,倒也不象惯偷“我来也”。
“你是?——”狱卒问道。
盗贼说道:“大哥,先别管我姓甚名谁,我有一件事儿拜托于你,不知你是否愿意帮忙?”
“怎么,想叫我把你放了?”
“不,兄弟我怎能做出此等连累大哥的事来。我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逃走的可能了,但是我有不少银两,藏在宝俶塔上,现在没有什么用处了,你可以到那里把它取出来。”
狱卒心想,宝俶塔地处交通要道,热闹非凡,哪会藏有银两,这盗贼莫非想戏弄我。他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你有这么多银两送人,还去干啥贼?”
“你不要疑心,明天晚上,你只管去宝俶塔第九层上,西面塔洞里有一块大砖能松动,拿去大砖,里面就是银子。”
狱卒听了既高兴又嫌疑,然而禁不住银子的诱惑,晚上他去了。按照盗贼所说,果然得到了银子,心中欣喜不已。第二天,狱卒买了许多好酒好肉,静静地带进监狱,让盗贼吃个痛快。
过了几天,盗贼又对狱卒说道:“大哥,我有一瓦罐黄金,遮蔽在侍郎桥边的大石头水底下,你去取出来用吧!”
狱卒又犯难了:“那个地方人多眼杂,不好取啊!”
盗贼叹了一口气,不无同情地说道:“难得有大哥这样的忠实人!你只要叫家里人,用竹箩筐装了脏衣服到桥下去洗,乘人不注意把瓦罐从水里取出来,然后放进箩里,再用衣服盖好,抬回家去就可以了。”
狱卒服从盗贼所说的话,叫妻子和闺女(daughter)去桥边洗衣服,果然得到了黄金。
于是狱卒又买了好多酒肉慰劳盗贼。
一天夜间,二更时分,盗贼轻声叫唤着狱卒:“大哥、大哥……”狱卒睡梦中听到盗贼在喊他,以为又要叫去什么地方取金银,忙问:“兄弟叫我去?——”
“大哥,烦劳你帮个忙。”
“兄弟有什么难处,只管直说,大哥我一定竭力办到!”
“我想出去一会儿,四更过了就返来。”
狱卒一听,头摇得像货郎鼓:“不,不行!别的事大哥都可以帮忙,唯独这一件不行。放你出去,我可要掉脑袋的呀!”
“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连累你。如果你不相信我,那你以后一定会懊悔莫及的!”
狱卒思前想后,看到前两次盗贼没有失信,给了自己这么多金银,于是便答应了。他打开牢门,为盗贼解下镣铐,只见盗贼紧了紧浑身衣服,静静来到墙根下,身子轻轻往上一纵,便跃上了屋顶,再轻轻一翻,已蹿上了牢墙,眨眼工夫消逝在茫茫阴郁之中。盗贼刚一走,狱卒心里顿时镇静起来:
“如果他此去不再回返,自己如何向上司交帐?”他伏在窗口桌上,眼巴巴地望着外面一片漆黑,忐忑不安……三更过了。
四更已到。
仍然不见盗贼踪影,狱卒更加焦躁不安,坐立难宁。他想到丢了囚犯,最起码也要被发配到遥远的偏僻地方,与妻子儿女天各一方,到那时金银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他用拳猛击自己脑门:“我好糊涂啊!”正在这时,忽听得房檐瓦片上传来了声响,不一会有个黑影从上面倏忽飘落下来,跨进门口,拱手道:“大哥,烦你久等了!”
狱卒一看,正是盗贼,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于是重把盗贼关进牢里。
天刚亮的时候,忽见有一张姓富户来府衙告状,状词上说:
“昨天夜间三更时分,家宅被盗,丢了财物,偷东西的人在院门上写了三个字:‘我来也’。”
赵府尹看罢诉状,不禁拍案叫了起来:
“啊呀呀,差点儿判错了那个案子,难怪那个贼始终不肯承认是‘我来也’,真正的‘我来也’还逍遥法外……”
当即赵府尹命狱卒把那个盗贼放了。
狱卒回到家里,妻子惊喜地通知他:
“昨夜三更天过后,朦胧中我听见敲门的声音,以为是你返来了,赶忙起来开门,只见一个人把两个布袋子塞进门来,转身就走,我就把袋子藏了起来。”
狱卒拿出布袋子一看,惊得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里面装的全是金银器具,他这才晓畅,昨晚盗贼去愉了张府的东西,而且,这个盗贼真是“我来也”!
狱卒心中想想,总是畏惧事发,便辞职不干,携全家远远地搬迁到外地隐居起来。因为他得了不少金银,生活过得十分富裕。他写了“我来也”三个大字,挂在堂上,天天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