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事业机构分类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只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使用。这个改革目前正在部分省市试点,明年年底前必须完成。这就是说,明年年底后,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不再使用编制,即使现在有编制的人员,或者医科专业毕业生通过招考、招聘,承诺编制使用的,到明年年底后,也都没有编制了。
公立医院改革在不同的地区试点、推进,进展各不相同,许多医院已经完成了人事编制改革,不再使用编制。有的地方试点,则是采取折衷的办法,“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来有编制的人员,继续使用编制;试点改革或者正式改革开始后,新录用人员,一律不再使用编制,按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这种办法虽然看似合理,却不符合机构改革的要求,也只是在试点,肯定不可能全面推行。在改革的过渡期内,也就是两年内,这种办法可以继续存在,但过渡其后,管理规范,就不能再存在“一个单位,两种模式”,同在一个办公室,有的人有编制,有的人不使用编制,有的人按编制进行管理和保障,有的人却只能按合同制管理。
其实,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改革,取消编制,就是为了打破“大锅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取,靠专业技能吃饭,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专业技能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强,待遇提升越快。编制对于专业人员反而是一种禁锢,对于人员流通是一种障碍,没有了编制,实行自由流动,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研究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进而提升个人收入和待遇、社会地位等,自然而然失去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