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成都中投证券公司待遇?

74 2024-03-13 14:36 admin

一、成都中投证券公司待遇?

现在证券公司的待遇还不如民工……中投证券是农民工里的农民工!

长三角、珠三角农民工还有3000一个月……证太容易考了……白考的……想进去很容易……想活下来难……想拿高工资更难……

动脑子想想为什么证券公司工资这么高还找不到人?说月薪多少都是骗你……实际只能拿很低……每个月让你卖二三十万基金你卖不出去还扣工资……即便你每月拿到3000你要算算你花了多少电话费?打车费?请客吃饭?送礼?这些钱公司一分都不会报销的!

如果你不能适应这种!还是去银行舒服!证券已经和保险一样了……甚至还不如保险……

二、国内大型证券公司投行比较?

从很老之前的求职宝典里面摘出来的,根据一些情况微调更新,但可能很多信息是偏老了。另外待遇不太方便写具体的数字,以前书里写过之后被出版社说了。

不过其实到现在变化应该也很大,还是不写具体数字的为好,毕竟这行待遇也是日新月异呀。(你用日薄西山也行,哈哈)

一、形成第一梯队的“三中一华”

中金公司:拥有贵族血统,其组织架构和整体风格是最贴近外资投行的,一度是国内最“高大上”的形象体现。从待遇来看,中金公司绝对属于内资公司里收入最高的之一。早些年中金曾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中金公司的高端项目储备、人员素质、专业形象始终没变,同时中金到目前为止始终坚持不承接小型项目,每年招聘的员工也都是学历非常高、英语非常好的精英。时至今日,太小的项目不接,所以老有同学说咋看按照一些排行榜中金排行榜并不高,那是因为很多是按照出的数量算的。如果按收入基本是名列前茅,大项目的项目提成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收入,大客户也更信任中金的监管沟通能力。 另外GI部门分布区域比较广,也会做不少新经济的项目。过去经纪业务实力不强,并购了中投证券之后进一步补强了短板。在中国做投行业务,中金算是最好的起点,待遇好,够洋气且业务好,同时具备内外资的优点。所以有很多TOP PEVC最想要的就是中金出去的,业务水平很高,文化也对口,不像外资投行回来的很多不够接地气不了解国内市场。

中信证券:素有“大平台”以及“麦子店高盛”之称,一直也是标榜内资里面最像外资的,招的人逼格也很高,仅次于中金。员工大多数受到的培训和文化也是自我标榜为精英,单兵战斗能力强。中信证券的薪资在业内一直较有竞争力,员工平均基本月薪在内资券商里算靠前的,一般到VP级别开始可以和中金媲美。作为内资券商的老大,薪资待遇跟行业地位很匹配。毕竟股东背景牛逼,尤其是在那一波国企上市中,中金和中信基本就瓜分了。在各项业务排名里,如果按出项目的数量一般是最多的。噢,不对,近些年有被“兄弟”赶超的趋势。

中信建投:就是楼上的“兄弟”。过去一直被称为75司,或者“朝阳门巴克莱”。2016年奖金出炉后,关于中信建投的奖金传闻刷遍了大家的微信朋友圈,故戏称其为“99司”,今年据说又要刷屏了。据悉,其应届生底薪确实也排在内资券商的前列。中信建投同时是大型券商中拥有北京户口名额最多的券商之一。近些年来,爆发力很强,各项业务排名上升飞快,基本在前几。债券业务已经是第一,股权、并购各个方面都没落下。整体上接触下来建投的人并没有中金中信那种逼格偏高的感觉,相反都感觉比较朴实。从这个角度来看,算是内资投行的典范。不过,从网上流传的应届生入司合影看,给女生的机会少得尴尬到脸红。

华泰联合:戏称“新街口美林”,这些年来是真的突飞猛进的券商,并购业务一枝独秀,其他业务齐头并上。不断大行业开发转型力度,积极布局资本中介等创新业务,加大资本介入力度,创新业务增长明显。华泰和上述三家类“央企背景”的背景不一样股东是江苏国资委,按道理应该偏安一隅。但这家券商如今跻身“三中一华”,完全都是靠市场化运作,真刀真枪自己拼出来的。加从并购业务的各种方案创新,到经纪业务创新拥抱互联网,之前经纪业务已经做到全国第一。(中信张佑军上台之后就说要让中信重新抢回经纪业务的第一,也在搞区域投行)。华泰联合的员工素质也很高,招人对学历和门槛卡得很严,暑期和校招基本双985。据悉,2015-2016年,华泰联合应届生底薪达五位数,奖金相对丰厚,在某些年限爆出了超过100个月的奖金的新闻。虽然也是大锅饭,但是架不住人家“锅大”。底薪可能没有三中一华其他几家高,但是奖金非常可观。

二、沪上三屌丝

在这里倒不是沪上三屌丝多么强,但确实很大。整体上就是股东背景很牛,团队人很多,过去一度都是品牌超牛的存在,如今业务也有,但激励僵化。总之是因为待遇差,被称为三屌丝。

海通证券:上海国资本土券商,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券商之一。作为综合排名始终位列前三的券商(证券业务协会的排名大多数是按照经纪业务算的),薪酬机制却有待进一步市场化。据了解,奖金和团队关联度较大,分配机制属于“团队制”而非“大锅饭”。底薪中上水平,有饭补和车补等若干补贴,年终奖是大头,取决于当年项目提成。

国泰君安:江湖戏称622司,颇有实力的上海国资本土老牌券商。投行应届生待遇近几年提了一些(有被三屌丝除名的危险),分配机制延递饱受诟病,大家都习惯了叫622,后来据说又变成了“3322",即奖金分四年发放,前两年每年发30%,后两年每年发20%。但由于知名度较高,名字霸气,故每年仍有大量应届生想进入国泰君安投行。

申万宏源:戏称“南京东路德银”,实际上是真正的老牌,以前牌子还是好听的,一度是超强的存在(不懂的人,年纪大的人,还是觉得他们很牛)。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后,成为了上市公司,体系很大。但典型的大而不强,去年降薪风波又炒了一波,毕竟央企,经常有人戏称说申万能开掉一半人的话,效率能显著提高。投行总是之前中信并购的MD张剑过去了(之前我们写投行的书,请了张剑给我们写序),听说做了不少改革,据说有一定起色,但申万的体制真的太为僵化,但愿他们做得越来越好。作为汇金系直属券商,很多人在里面是怀着“当官”的心态,所以可惜了申万这好好的品牌。哦,对了,之前有传闻国君和海通都涨薪了,所以沪上三屌丝变成了:申银、万国和宏源。

三、粤系四小龙

之前创业板推出,以及广深地区大批公司上市大潮中,被称为广东四小龙,分别是广发、招商、国信、平安。(平安出了比较多事情,如今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辉煌)。

广发证券。总部位于广州,号称中国保代的“黄埔军校”,之前很多年发展非常迅速。本身在南方地区,在过去企业上市潮中也做了不少项目,现在业务基本上全国范围都有。股权类业务排名一直比较靠前,有些年份IPO数量都排到第一去了。投行部团队较为稳定,中小项目资源丰富,激励属于比较市场化的类型,广发投行部应届生待遇在业内比较有竞争力。但在监管从严之后,头部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三中一华以外的券商压力加大。毕竟很多大项目会比较担心券商的股东背景能否带来监管上的优势(这个实际上是有的),广发作为市场化的代表,在股东上跟上述几家相比弱一些。最近倒是不少小盆友来咨询广发的情况,表示很担心康美药业项目出问题对公司的影响。这个确实不好说,有看到出大问题最后平安无事的,也有看到影响很大,团队走了人很多的。关键还是看监管沟通能力,具体影响大小,还真不好说。

招商证券。深圳本地老牌券商,也是综合性大券商,股债实力均衡。招商证券是内资券商中较早采国外资投行职级制度的,应届生第一年定级为分析师。(所以原先在别家券商跳槽过去的,很可能职级听起来会降低)招商证券部门内部体系分水岭较为分明,所以造成了高级别的员工福利待遇相对而言会更好,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小,而刚入职的新人相对会需要辛苦更长的时间,薪资水平偏低,不过招商证券的福利以及年终奖总体上很可观。

国信证券。自2014年上市之后,各项业务得以全面蓬勃发展,过去一直在业内领先,但近些年出过一些项目上的问题,感觉低调了很多。据了解,国信证券投行部采用类似合伙人的事业部制度,活力比较强。底薪目前已经调整,加上出差补助,待遇也还可以。但国信证券的留用往往要拖到很晚,所以饱受应届生诟病。

平安证券:曾经的创业板王者,后来出现了万福生科的问题之后,团队的出走,以及后续连续换了好多任领导。平安系(其他也一样)似乎一直都乱乱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投行是一个长久的活,不是单靠挖一个团队过来就可以拔地而起。但毕竟这么多年积淀在这儿,投行团队架构还是比较成熟,出的项目数量还是不少的。(建投之所以那么强大,我觉得跟他们稳定性有关,因为股权是北京国资委代管,所以户口多,可以锁定大家待比较久,结果待了五年以后发现收入还不错,流动性就更低了;投行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只有长期、稳定,才能塑造出比较强的活儿)

四、合资券商

摩根华鑫、高盛高华、瑞银证券、一创摩根、中德证券、东方花旗、瑞信方正、华英证券等券商。都是券商的子公司,是独立的承销保荐公司,分别承接原来的中资券商投行业务。随着对外资的开放,好多外资的股东都退出了。除了瑞银、东花之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都做得很一般,甚至都没什么存在感。合资券商应届生底薪普遍较高(像摩根华鑫、高华这种很高,有些都本土化了,比如说东花、华英)。奖金则看团队业务,一般合资券商起薪较高而奖金较低。

有同学说随着外资开放,可以控股投行,内资要怎么办?

这种担忧简直...过去合资为啥业务烂?就因为外资的股东不能控股?

呵呵,这是没有认清楚,投行是一个极度依靠政商关系的部门,项目太大了,凭啥给你不给别人?

所以,你发现没有,合资的中方股东都是小券商,这是外资觉得更好控制这个平台。

没了中方股东,如果是做纯传统投行业务,只会更差。

然而很多平台除了业务差之外还经常内讧,因为业务最后还都是中方股东搞过来的(穿透上去都是各地国资委,当地国企上市公司一般给当地的面子),外资还说要发那么高工资,孰不能忍...

当然合资还是很适合去工作的地方,福利好假期多薪资高。我之前一个朋友VP月薪base只有不到2,跳槽去大摩华鑫也是VP,一年加起来将近百万了。

五、其他(地方国资系、上市券商)

光大证券:戏称“静安寺野村”。最大亮点就是背景强势,作为光大集团的子公司,典型没有利用好这层关系。大部分项目也是股东背景带来的,不太市场化。但毕竟背景硬,光集团合作伙伴就能有不少项目。论投行整体业务收入,排名还挺靠前的。合规内控很严,我有从其他券商的朋友,整个团队带项目过去,戏称没被风控气死。

银河证券:之前有戏称“金融街花旗”,这个称为没啥特色,在金融街的机构多了去。同背景强势,当年也是很牛逼的平台,各项业务领先,最近几年也正是上市了。投行因为内讧,一度停滞了很久。看这两年一下子社招和校招都不错,说换了领导,问题解决了重新要大规模发展。

安信证券:国投系的券商,也算背景强势,也是上市公司。相对市场化些,各项业务相对均衡,投行业务收入也曾排进过前十。反正综合起来看前20应该差不多。

中泰证券:之前的齐鲁证券,山东国资委旗下,所以山东项目做得多。山东国企多,虽然大多数是落后产能,尤其中泰股东是山钢。2015年投行团队入主了几十号中信证券的投行人员,从薪酬到激励制度都做了大的改革,这两年也在IPO排队。之前三板倒是做得好,可惜三板英年早逝了。

国金证券:国金证券为涌金系金融板块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投行的新锐,发展势头挺不错,总体比较市场化,内部属于团队负责制。在待遇方面,国金还算比较市场化,同时投行的招聘一般是长期实习留用为主,比较少校招,想要进国金投行的话,要抓住国金的投行实习的机会好好表现。

西南证券:此前西南并购业务做得非常靠前,提起并购,说起华泰然后就是西南。所以有并购项目出来的部门的奖金相对更为可观,项目组一般会拿出较大比例的收入作为分红。从2016年西南证券再次受到处罚暂停业务后,据传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相当多团队直接走了,笔者有很多朋友去了海际(现在改名叫中天国富)。

国海证券:国内较早上市的中小型券商,注册地广西南宁,目前投行总部位于北京,同时开设了深圳、南宁等投行分部。当年资管萝卜章实践出来之前,国海证券投行部债券业务非常强势。如今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股权业务比较一般。

主要就拿之前书里已经有的一些介绍拿出来改改,就没再多写很多家的情况,不然真要写一百多家,也是要花费很多事件。(如果点赞多,有空再给大家慢慢加各家情况)

投行而言,确实头部集中化趋势明显,个人觉得以后三中一华依旧一枝独秀,行业前十的好团队依旧会有很多业务(很多券商内部都已经喊出了我们必须在xx年之内进入前十,不然就大家洗洗睡的说法),前二十可以存活下来(主要还是依靠强势的股东资源),再以外的如果只做传统投行业务,会过得比较困难。

另外提醒大家,网上流传的较多金融业待遇的文章中关于薪资的信息过时严重,部分与现实极为不符。希望大家能摆正心态,切忌浮躁,努力入行。

别看这行可能挣的钱不多,但是累呀!


没想到快300赞了,如果超过500赞了,再给大家更新一下上面的信息,以及再补充个三十家左右券商的信息和看法吧。


还真破了五百赞,那么我就更新个几十家券商的信息吧。

还是先讲一下前面的信息,是19年中下旬写的,其实到现在也过去快小一年了,所以很多信息也有一定的过时。

比如说像有的机构都有一定涨薪(我就不具体说哪些),有的原先机制僵化的,也在想办法改革得更加市场化,以及说很多公司团队来来去去的,行业流动性很大倒是正常。

像中泰证券都已经成功上市了。还有包括之前一创摩根外资的股东退出了,东方花旗的外资股东也退出了,改回东方证券投行。外资的控股放开,这个会继续成为一种趋势。

所以说,之前写的那些,也要结合最新情况看。

包括之前谣传的中信和建投合并,我后来听监管的朋友说,其实是有高层建议的,为了打造世界级的航母投资银行。另外还听国君的朋友说,也建议了国泰君安和海通合并,他们开玩笑说:干脆叫“国海证券”算了。当然只是建议,真正要合并的整合难度非常大,利益也太多。真有动作的时候,肯定还是传得比现在有模有样多了。

(所以,仅作参考吧)

还有,就是很多同学给我留言私信总是在问“xx证券怎么样?”

就是这个“怎么样”,是个很“不怎么样”的词,比较主观和界限模糊。就像你说“好”还算“不好”,如何定义“好”,必须得通过各种二次定义才能更具体一些,以及说每个人心目中的那杆称都不一样。

另外,不说不同部门差异太大,就算是投行,不同团队之间差异都很大的,没办法说三言两语讲清楚,再说有办法,也没那个时间给你们回复。

另外,还好多人跑过来问“xx营业部的投资顾问”怎么样,拜托,能不能搞清楚投行和其他业务之间的差别再说?

好,那么我开始更新几十家机构的一些看法了。

另外各家券商我只能做一些我片面的看法,尤其是中小平台,虽然每一家我都有朋友在,但我也不打算具体去问他们太多细节了。

以下部分,不分排名,就是想到哪家说哪家,而且都是一家之言。(以下分类会刨除上面已经介绍的券商)

很多是纯个人的感受,如果说得不对,很正常,别喷。

一、银行系

其实,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券商和银行之间还是有严格的红线的。

你说基金公司,倒是有银行系、保险系、券商系,但券商出现银行系,其实是不符合监管的。这两家目前来看,都是受到银行控制的,但是表面上并没有直接违规挑战底线。

中银国际:一般因为牌照原因,X银国际在国内,基本上都是银行系的PE或者投资公司,在香港都是投行。而中银国际有些历史原因,是第一家银行控制的本土券商投行,是用了境外投行主体进行控制的国内券商投行。基本上大部分业务都是中行体系内来的,项目数量倒是不多,但是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项目多。(另外,他们香港的投行也叫中银国际)

华福证券:总部在福州,表面上应该归到地方国资券商。但很早开始,就被兴业银行控制了,一个是通过其他福建省的国企代持,第二是通过子公司也持股。从人员上,基本上都已经完全是兴业银行的人,大家都公认他们是银行系的券商。(不过也有人吐槽,一堆兴业总行的后台去了华福)。把子公司华福基金干脆都改名叫兴银基金了,感觉都已经很明示了(也有和兴业基金直接争宠的意思)。本来说按道理银行的背景对于券商来说,优势是非常大的,毕竟银行掌握了全市场相对优质的客户企业。但是不知道咋地,就是业务做得不太好。依托于兴业银行,债券和abs业务倒是还行,股权业务基本没啥存在感。反倒是兴业证券(其实跟兴业银行没什么股权关系,只不过兴业证券现在的领导是兴业银行出来的)和兴业银行开展了战略合作。总之同在福建,业务显著不如兴业证券。然后呢,内部人也吐槽兴业过来的人和市场化招聘的人,激励体制也不一样的。

倒是很多做港股的银行系投行,银行股东帮忙蛮多的,我有银行系香港投行的朋友说基本上想要联系上哪个企业,只需要在和银行各地对接的群里一问,基本上都能牵线搭桥。

二、央企系、四大AMC系的券商

其实,看过前面的介绍,都会知道我是比较强调券商的股东背景,能够给投行业务带来的支持的。本质上投行业务是一个需要强关系的业务,真正靠自己市场化做出来的很少。但是,做得比较好的我其实之前部分就介绍了,不是光背景好,业务就能做好的。投行需要强大的股东背景+优秀团队+市场化激励这几点,真的是缺一不可。

五矿证券:五矿集团旗下的券商,按道理五矿集团的金融板块是非常强的。但不知为何,五矿证券过去一直没啥大发展。这几年五矿社招和校招蛮多,感觉是要大发展,和小伙伴合作了线上招聘,非常强调他们这些年的增速。(有点像当初的天风)固收业务很强势,当时宣讲说人均创收极高。投行我认识的基本上都是做债券相关的业务的,做股的感觉少,从看到他们发实习生的招聘角度来看,好像最近还是有些IPO的业务储备。

东兴证券:东方资产旗下的券商,感觉投行业务一直在amc系的券商中算比较好的了。但过去的形象一直就是个小券商的形象(但是明显认识东兴投行的人还不少,他们招实习生也不少,证明还是算活跃)。股权和债权的业务还不错,有段时间听说他们也走了不少人,但最近看19年以来股权业务的排名好了很多。有看到一些统计,投行业务总收入在19年已经进入了前20。

华融证券:华融资产的子公司,之前主打是资管+投行的模式,做一些债券、资管、非标、ABS业务等,资管和投行的收入一度都不错。之前见过他们董事长祝董,比较有学者风范,还邀请了他为我们书写序来着,但是华融资产一把手出事情之后,华融证券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领导换了一拨。最近有听猎头讲到中泰之前投行的主任去华融当副总分管投行业务了。

信达证券:信达资产的子公司,相对来说就不是特别有存在感,之前有认识信达做债券业务的,不认识他们做股的。我估计公司整体人员就不多。

长城国瑞:长城资产的子公司,感觉也是做债为主。我同班同学之前就在这儿,是股权方向的,深圳总部人不多,团队有建投来的人。但整体确实业务一般,他们之前团队倒腾直投+FA的业务多一些。

中航证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实际控制人,号称军工央企集团所属唯一证券公司。本身中航系的金融资本运作也是比较强的。之前感觉中航证券一直没啥存在感,但这些年看到他们也不少招聘。(包括我有认识东兴的股权整个团队过去的)。认识里面一些团队,股债都做。感觉这几年投行业务进步蛮明显的,至少相对于他的其他业务来说。

长城证券:华能集团控制的券商,虽然也不大,但看券商各种业务都有在发展,包括资管、研究所和投行等。投行业务的话,整体我认识的都是做债券业务的多。

英大证券:国家电网的券商,我估计很多人知道英大还是因为李大霄,哈哈。感觉整个券商存在感都不太高,投行业务反正我是知道有人,以前社招也收到过英大证券的人的简历。但还是觉得他们没太有存在感。倒是在基金的时候,跟他们资管和一些分公司老总有打过交道,感觉也是啥都搞。

中邮证券:邮政集团控股的券商,之前是从西安的券商改组过来的,过去也一直没啥存在感,甚至可以说没怎么听说过。但最近看到他们发了很多次社招,感觉在很用心的搭建团队。股权和债权,以及中后台的人都在招,感觉好像是准备开始发力搞投行了。认识一个人从其他非常小的券商跳去了他们那儿做债。

首创证券:北京的券商,首创集团控制的券商,算是北京市政府比较亲的儿子了。(建投是代管中信集团的股权)但首创证券给人的感觉一直不大,感觉也是做债券的业务人多,股权业务有看到过个别项目出来。反正觉得没发挥出这样好的背景的优势。

川财证券:本来是四川省国资控股的券商,但是目前是被中国华电集团控制了拿不回来(我听我川发展的朋友说的),参加过他们的一些FA项目的路演,整体投行体量比较小,感觉也是啥都做,债券和三板啥的,股的业务倒腾一些FA业务。

金元证券:首都机场旗下的券商,各方面规模体量都很小,投行倒是原先和他们合作过ipo的分销。雅百特项目出事退市,他们还被罚没了4000万,这基本就他们一年大半投行收入了。

华宝证券:宝武集团旗下的券商,确实体量不大。反正投行业务也没啥存在感,我后来也是帮发招聘信息才知道他们有投行部。看19年的报告,投行只有几百万收入。整体上他们还是那个金融产品报告比较有名。

二、地方国资系

1、上海

东方证券:其实本来在合资部分,这里就不应该介绍了。但是现在不是外资股东退出了,也改名了嘛,我就归到上海国资系去了。第一大股东是上海的申能集团,算是比较纯正的上海国资。其实各方面业务都挺不错的,像资管、自营、财富管理之类的,东方红资管一枝独秀,汇添富也是子公司。投行方面,“东方花旗”是合资里面相对接地气的(其中一个最接地气的就是把工资降下来),其实业务在合资里是算不错的。整体股和债业务,在我心目中,位列前20一般没问题。

上海证券:之前也是SIG体系(上海国际集团,也就是上海国资委旗下控股平台),按道理背景很硬才对。但不好意思,这个家庭里面长子可是国泰君安。后面为解决一参一控问题,甚至让国君去管上证,你让大哥带小弟,大哥肯定还是多顾着自己呀。3月份看到新闻百联集团和上海城投增资百亿,百联成为新的大股东。我有好几个朋友,之前在其他券商的,都去了上海证券当了团队长,基本都是债券业务方向的,他们告诉我的是上海城投进来主导的资源多些。估计他们股权转让这事情已经酝酿了很久了吧。

2、浙江

浙商证券:浙江券商,上市挺早的,挺市场化的,投行是比较典型的中游,股权业务有出一些项目,但还是债券的业务多。最近还有猎头打电话来问我有没兴趣(我猎聘一些地方没更新简历),说他们股的项目一般是一年一两个IPO和几个再融资这样。最近一两年,有朋友和老同事都陆续跳槽去他们那边了,肯定还在持续挖人。

财通证券:也是杭州的券商,也上市了,感觉和浙商同城这两家业务差不多。也有认识一些其他大一些券商的团队跳过去。股权一般能出一两个ipo项目,债券业务有个二三十名这样。

3、广东

粤开证券:之前的联讯证券,今年3月被广州开发金控并购了,说要立足大湾区做一流的券商投行。反正之前投行业务是很少的,感觉也就一些零星的债券和abs业务,反正没怎么认识他们。

万联证券:隶属于广州国资,整个券商体量挺小的。投行感觉历史也算蛮久了,按收入排名很靠后(不过排名后几十名的,大家的差距都不大)。倒是一直知道他们,有认识里面的人,也有其他朋友和校友跳槽过去。投行感觉也是做债的业务多些。

华金证券:珠海市控股的华发集团的券商,以前的航天证券,这些年感觉发展很快。我还记得我读研的年代,在上海去面过航天证券,当时比较年轻,去的一栋破楼里面面试。也在金融机构实习比较久了,有点鄙视他们很小的那个意思,他们反倒是慷慨激昂的说我们换股东了,之后要改名,在多年内多搞多少家营业部,搞啥啥业务。当时不以为意,但过些年看到华金证券确实也还是发展蛮快的,投行资管研究所都搞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投行方面主要是债券的业务,我有很好的哥们去他们的资管和投行做abs和债券的业务,据说机制还不错。

东莞证券:东莞国资券商,上市公司锦龙股份是单一第一大股东,但实际上还是东莞国资委是实控人。感觉存在感是不太高,倒是认识一些做债的,股权应该业务不多。近年来有认识一些小朋友到了东莞证券。

万和证券:深圳国资的背景,存在感很低,以前倒是因为业务跟他们自营的人打了下交道,我才知道原来有这家券商,投行更加是从来没有认识的人去。最近有猎头说他们在招投行的人,我也有点惊讶。看来这波政策和行情,不管多小的券商都想进来参与呢。

4、湖北

长江证券(长证保荐):武汉的券商,算很老牌的了。整体实力应该在比较稳的前20,像研究所这块这些年上得很快。背景有点特殊,大鳄刘益谦(他核心资产是国华人寿,大佬都喜欢玩保险)还是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和湖北国资委过去历来有争夺控制权的意思,所以过去业绩不算很好。至于投行业务,不说非常好,但一直还是挺稳的,像在15年左右,原中泰的投行负责人王承军带了一帮老中泰的去了长江,现在还是投行子公司的总裁兼法人。反正人风格都是偏实干派的,股债业务还算均衡。算是投行业务比较稳能排前20的券商。

5、湖南

方正证券:总部在湖南长沙,之前收购了民族证券然后整合了投行子公司。本来方正证券感觉各项业务都还行,股权业务一年有那么几个项目,债券业务相对还可以。但是之前传出北大方正出问题了被监管了,所以方正证券作为算是优质资产,可能会换股东。

财信证券:之前的财富证券改名,是因为股东变更为了湖南财信金控也,相对低调很多。反正认识一两个财富证券投行的,应该也是做债的,没咋说过话。我本科同学,湖南人,当时从深圳的另外一家券商干投行项目组干了三年左右,他说他师姐在财富证券质控部,挖他去做质控,一年可以给到30万+。这个待遇在长沙简直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了,主要是长沙的房价是真的低。但后来因为他对象的原因,他还是选择留在深圳,跳去了另外一家前20的券商。

6、江苏

东吴证券:总部苏州,前身就是苏州证券,券商体量不大,但投行业务倒是感觉还算活跃,虽然整体体量不大。但在小券商中投行应该还算不错的,股权也有看到过有项目出来。但小券商业绩浮动都很大,也可能是就某些年份好,得看长期。

南京证券:江苏省第一家券商,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券商,比起同城华泰是真的差距太大。曾几何时投行也曾辉煌过,后来出了“新大地事件”造假之后,投行就出走了很多人。从此投行就规模很小,有的团队业务还不错,一些南京市国资的项目可以养着。但是其他剩下的团队就很一般了(我当年还拿过南京证券的offer,所以了解过一些他们团队的情况)

东海证券:常州的券商,体量也是不大,固收业务据说不错,其他业务也有些特色。投行方面也是感觉债券业务要强一些。我以前有同学去了东海投行做股,但业务不多,后来自己回top律所当律师去了。

7、四川

华西证券:四川省国资的券商,也是上市券商,本来我一直觉得他们实力不强,但后来见到他们投行、经纪业务的一些领导,沟通下来,至少他们自称是“已经进入前20行列”。当然这个说法有水分,但是这些年确实发展挺快,研究所在组建挖了很多人,投行股和债都在不断招人。至少比同城的川财要强不少。川财因为目前是华电代管的问题,就归到央企系去了。

8、天津

渤海证券:天津市国资券商,投行感觉存在感不太高,只认识零星做债的。有认识从国海和华金跳去渤海的。倒是认识不少南开的同学去渤海的非投行相关部门。

9、贵州

华创证券:贵州的券商,投行也是债券的多,毕竟小的券商投行做股能力都不强。其实这名字挺好的,存在感也不算弱。但感觉他们流动性特别的大,这些年里光认识去了又走的人都好多。

10、安徽

国元证券:(有同学提醒我漏了国元,其实我是以为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国元证券其实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地区型券商,然而在安徽省比较强势,所以业务还不错,股和债都有,有些年份都是位列券商前20。(在安徽强势到什么程度呢,我听国元的女性朋友说,在国元工作的就总感觉安徽当地的其他企业的男生差了那么点意思,挺难找对象。哈哈哈,她去的最初几年ipo和重组项目出来,很是让我们其他人表示羡慕)在各地区也都有投行团队,我本科对面宿舍的同学毕业就去了国元上海的投行部,现在跳招商去了。

华安证券:安徽本地国资券商,存在感比国元弱很多,有认识在安徽和异地的干投行的团队。最近还有认识个朋友从德邦跳过去当团队长了,也是债券业务,说指标压力挺大的。

11、河南

中原证券:河南省唯一一家券商(但凡这种背景其实在当地干投行优势肯定很大),也是上市券商,在当地还是蛮受重视的。原先上市的时候,投行人都还不多。这些年有看在上海地区招股和债的人。

12、陕西

西部证券:也是上市券商,近5年来,西部证券发展非常快,跟陕西的背景也有关。我本科舍友毕业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去了这家,团队不分股和债,最初做了一些债券的项目。后来他到了长沙的团队,签出了一单科创板,如今成为保代了。据他说激励机制还不错

开源证券:控股股东为陕西煤业,算是地方国资。这家就很特殊了,本来是个非常小的券商,但这些年扩张速度太快了。他们搞的是相对灵活的事业部制,感觉有无数债券和abs的团队。不要看他们总体的项目和总收入规模也上得很快,具体还是要看团队。我有朋友原先在大券商是VP,去了就能直接开到ED的title。反正这种模式扩张是快,但团队资源一旦变现了之后跟不上,你作为小朋友就很尴尬了。

14、山西

山西证券:山西国资券商,也是上市券商,同觉得存在感不太高,倒是经常看他们资管在招人,做固收投资交易啥的。投行类的业务有认识做债券和abs的人,但我没备注那么细,也不知道是资管还是固收的。

大同证券:也是国资,感觉投行也没有存在感,知道他们上海有资管的团队,也有认识小朋友在他们那儿实习过。投行业务的排名应该也是倒数级别的。

15、云南

红塔证券:红塔集团的券商,红塔这种本身是超大国企(烟草这行当利润很惊人),但红塔证券确实没什么存在感,倒是他们的分管副总裁沈春晖很有名,因为有个春晖投行在线的网站可以检索法规,非常方便。以及说他去年还是前年出的《一本书看透IPO》,很多人帮忙站台和推荐,我也买了本。这波再融资新政策,正好我在中科院旗下的孵化器大楼,听我国科控股的朋友说有红塔证券的过来联系,希望通过中科院资源搞点体系内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业务。那证明还是有在用心做业务。

16、黑龙江

江海证券:黑龙江省辖区内唯一一国有控股券商,体量很小,投行收入在四十以后了。但是倒是有接触到他们不少的人,至少证明他们招聘上还算活跃。至少资管和abs、债券都有认识人,以及有同事和朋友陆续跳槽去他们那边。

17、河北

财达证券:河北省国资委的小券商,规模体量都很小,投行收入都在五六十名了,之前做可交债火的时候,倒是和他们有些部门的人打过交道。他们应该也是只有债承,这种体量股权很难做。

18、甘肃

华龙证券:甘肃省的国资券商,存在感很低,我竟然没有认识任何一个人(不仅仅是投行,任何部门的都不认识,应该是以上这些券商的唯一)。有在债券群看到过他们备注他们投行的和资管的。看报道19年也有那么一个多亿的投行收入,排七十多。

19、辽宁

中天证券:辽宁省国资委控股的券商,确实没啥投行业务收入,我之前也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券商。第一次听说这个券商的时候,还是14还是15年在微博看到的下面这个段子:

实际上是在反讽,可见这家券商确实存在感低。倒是帮发招聘的时候认识他们一些固收的人,投行应该也就一些债券业务吧,看了下19年的收入排行榜,基本上是垫底。

三、民营券商

天风证券:武汉当地系,同是武汉的券商,这些年进步的还蛮快的,还记得15年金融小伙伴帮他们做线上宣讲会的时候,还是大家都没听过的券商,后来宣讲会就一再强调是“天风速度”。其实从整个券商而言,天风确实发展很快(以研究所为代表),包括营收和利润。各项业务都不错,综合来看,已经和同城的长江可以比较了。投行业务的话,股权业务不算强势。另外并购部门是单独跟投行并列的,相对在各家券商里还做的不错。论投行整体收入,一般大概在二十多的样子。

民生证券:泛海旗下的券商,倒是跟民生银行没啥关系,但蹭到了这个名字,让人总觉得这家券商应该不小,哈哈。泛海本身资本运作就搞得满活跃的。这两年发展挺快的,也有新闻在讲泛海在为民生证券引入地方国资的增资。尤其是最近有些朋友从其他券商跳去了民生,感觉他们项目储备不少,尤其广东地区。投行业务按之前来看,收入能排到20多。

第一创业:之前投行是一创摩根,外资股东也退了。我具体了解也不多。反正合资业务都不是太好。倒是有认识一些和我一届的从入职倒现在都没跳槽过(很少见了,投行人跳槽也挺频繁的),还时常在群里问一些业务问题,估计日子过得挺不错。他们家是资管业务还不错,大概能排十几。

德邦证券:复星系的券商,规模是不太大,但资管和ABS是特色,当时碰上了这波热潮,非常努力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尤其是后面还引入了阿里入股,更是把花呗abs之类的拿下来,贡献了大量的规模。(但是我在里面的朋友,根本不肯告诉我他们的承销费率,说可以低得跟没有一样)另外我一个朋友去了蚂蚁金服负责abs,他们现在也还是会多分几家券商做。

国盛证券:原江西省的国资券商,一直平平无奇,后来神秘人杜力(具体去搜有很多新闻)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先是收了上市公司,再通过上市公司收购了国盛证券,入主国盛证券之后,大刀阔斧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研究所,挖了中泰杨涛,短短一两年内就成为了非传统大券商以外的最大赢家。投行当时他们也一度在招聘和挖人,但估计还没有什么起色。毕竟比起研究所,投行是真的一个慢活。但国盛的优势在于他通过研究所这一块,先让大家听说过你,知名度先上去了,后续发展投行至少比其他投行要来的容易。

华林证券:前身为江门证券,也是广东的。 按照一些新闻报道的,这些年“改朝换代”太频繁了,经历过“小国君”到“小国信”再到“小平安”。小平安这个我是知道的,当年薛荣年在平安出事了,到了华林担任董事长,一下子要复制平安的模式。但后来他反而是在华林的时候因为平安的事情被撤销证券资格。

联储证券:联储证券原名众成证券,这名字也改得霸气,但有点魔幻。我个人觉得他们之前众成其实还更好听。联储的有点类似前面讲的开源,真的是想快速扩张,从资管、投行债券都是拼命的招人。但是大概2年前,我认识的某个小姑娘,说他们投行要裁员百分之五十。(这姑娘后来自己跳券商资管去了)一方面裁人,又在不断的招人。看来扩招快就会导致管理不规范。还是认识蛮多人跳槽去了联储,感觉他们也是这种偏松散的团队制。

东方财富证券:以前的西藏同信,被东方财富网收购了。按道理这背景其实算蛮特殊的,以前的西藏同信就有认识一些朋友,他们当时做债就有的团队不错,后续也认识一些小朋友入职他们做债,整体投行收入体量非常小。

中天国富:以前的海际证券,当时西南证券出事之后,很多西南的人就去了海际证券,后来海际证券就被中天金融(贵州的上市公司)收购了,改名叫中天国富。当时因为我还是认识蛮多海际的小伙伴的,他们吐槽的非常严重,改成四个字,还这么土。这些年下来,倒也习惯他们这个名字了,陆续有前同事和朋友跳槽去了中天国富。投行收入大概在个三十多的样子吧。

国融证券:原来的日信证券,内蒙古的券商,券商体量非常小,但投行我看挖了蛮多做债的人,投行收入都有排到三十多。

中山证券:上市公司锦龙股份是大股东,民企券商里路子比较野的类型。其实在债券领域算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个是差异化做相对“高收益债”(或者你说评级没那么好的债),第二个抢蛮多项目的分销。在债的牛市的时候,都传闻他们的奖金非常吓人。到目前来说,反正说起中山证券,大家会觉得他们债券业务还不错。但他们债融招聘应届生(实习)经常受到诟病,据反馈,写出来薪资很高,应该也是真的,但不同人进去会有差异。另外一直在招人,貌似也留用率不高,导致每次他们HR来发布招聘,都会有学生在群里提出异议。、

华信证券:当时上海华信风头一时无两,基本上算上海最大的民企了,进入世界五百强,收购俄罗斯石油巨头。然而,倒下也如此之快。华信证券就是上海华信并购财富里昂证券改成的华信。当时确实是大干一场的意思,办公室也在人民广场的高大上明天广场。(我们当时还一起组织了线下在职交流酒会,他们给提供了场地)。总之具体华信为什么倒下,大家可以自行去看一些资料,又是一个既神秘又传奇的故事呀。我当时还有一些校友和朋友在华信证券就职,反正当时都绝大部分人全部集体排队办离职。

太平洋证券:注册在云南,很早的上市券商,之前mt系的券商,当时特批上市(背后故事不适合展开),导致后来也有很多的问题。投行业务反正一直倒是有,不温不火。股的人数应该很少,有接触过他们做债的招实习生。倒是他们也想走小券商逆袭道路,搞研究所蛮认真的,是真挖了不少人去弄,但目前来看还没弄出太大名堂。

新时代证券:也是之前的mt系,现在不知道谁接盘了。但看得出来还是管理层比较用心在发展业务的,像研究所、投行的业务都有在做,也有在挖人。但体量还是很小,投行也是债券为主。

恒泰证券:投行子公司叫恒泰长财。之前也是mt系,名义上是金融街(地产)控股。注册在内蒙古,懂的人都知道mt系创始人内蒙古的发家史。曾经abs备案制的时候,抢下了abs备案制之后的第一单,名声大噪。一度在abs市场非常领先。但后来团队也出走很严重。加上mt系的事情,最近新闻有看到在被天风洽谈收购。

国都证券:之前中诚信托,看新闻报道过去有些领导之争和董事长失联,现在倒是结局。清华同方,同方金控入股当了第一大股东,拿了两个董事席位。投行倒是一直都有,20年校招找了小伙伴发招聘,以及针对21届的实习投行部一次性都要招很多实习生,感觉是想大干一场。

九州证券:九鼎原先的控股券商。感兴趣的人还是可以去了解一下九鼎的发展史,我自己感慨是九鼎是真的中国本土资本运作水平最高的一批人,在很多的关键时刻的赌博或者骚操作都赌对了。但最终一个典型还是步子迈太大了扯着蛋了,后面的资本运作实在太高太狠了,成功让监管非常愤怒。(因为很多聪明之举就是绕监管,但当你的手段太高之后,监管觉得你不不尊重我了,那么我也可以针对你)确实九鼎作为PE当时真就做到了体量很大,进一步好好发展精细化,到现在依旧非常强大。而金控牵扯了过多的资金和精力,导致最终玩崩了。九州证券其实当时初衷很好,想玩投行+PE的模式,但是搞的路子很野,也是搞一堆事业部,一点积累都没有就分行业组,挖了人就让马上体现业绩,不然就走。当时很多应届生去了,真的是瞎折腾了很久,什么项目都没做成。最终九鼎其实也收敛了想回归股权投资本业,也在找接盘侠,当时中石化接盘的还刷屏来着,但后来好像只出了一点。又在传山东高速接盘。我检索了下,好像还没落地,但迟早九州应该会被九鼎转出去。

银泰证券:深圳市的券商,具体啥背景没去查过。之前,如果不是在投行群里认识了一个备注银泰证券投行的,第一我是真不知道有这家券商,第二个更加不知道他们原来有投行。另外,看看高端cfa拿人家招聘的营销套路,真的万物皆可和CFA挂钩呀,真牛逼。

世纪证券:在深圳,原先是被安邦拿的牌照,现在倒是换了股东。倒是之前有认识他们自营和资管的人,也有同学毕业去了他们互金的部门。投行业务在所有券商中基本垫底,我怀疑是不是就没有投行部门。

网信证券:按媒体的报道是有重大风险隐患,在辽宁证监局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四、新合资系

华菁证券:华兴旗下的券商,注册在上海虹口。当时成立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一波小轰动。毕竟华兴在精品投行这块做得这么好,本身是不依靠牌照的,那么拿了投行牌照之后,会变得怎么样?结果是,还真就不怎么样。大家真的术业有专攻,在互联网、新经济的fa领域华兴是很牛,但真正到了上市、IPO、并购这种跟监管掐的点,就是不是那么专业。至于fa业务,本身华兴就在做,华菁很难抢得赢自己的母公司。之前cdr回归的时候,倒是通过关系拿了京东的项目,但后来又搁浅了。整体上挖了蛮多背景很好的人,但就是没做出什么项目。待遇倒是给的很好,之前有师兄给我推荐过工作机会,他们给应届生的base就是2w(和华兴一样),从基础薪酬来看还是蛮吸引的。另外年底发奖金,说发多少个月,也都还是发到位了。不管怎么说,虽然没啥项目出来,但公司氛围和人员素质都挺高的。估计包凡是要想想如何才能在传统投行这块突围了。

东亚前海:在新成立的合资里算动作蛮大,成立的时候就招了蛮多人,债券和股权都有团队。但毕竟成立晚,投行收入排名很靠后。待遇比一般的内资券商开得高一些,又没有“真合资”那么高。

申港证券:和东亚前海差不多,收入排名比他们高一些。我老婆以前去他们那儿面试过,整个股权方向当时就只出过一个ipo项目。债券也有团队,大概收入排名在六七十的样子。

汇丰前海:感觉投行业务没怎么开展,就只认识一个跳槽去他们研究所的人。

————————————————————————————————————

写到这里,我都不记得我讲了多少家券商了,也懒得数了。反正我就扫一眼券商投行列表,然后用我自己的分类,可能还会有遗漏。

为了凑数,很多其实不太熟悉的也强行讲了讲。所以有些地方不一定对,包括分类呀,包括排名呀啥的。

除了前十、前二十可能逆袭难度大一点,其实投行的业务收入排名变动是比较正常的。尤其是排名靠后的券商,大家可能就都是差那么几百万几千万。而投行的业务很大,如果某家券商投行一次性能出几个大项目,一下子就能在排行榜上到很前面去。

不过,其实你们看到我的一些描述也可以看到,中小平台的券商,在做股上,是很没有优势的。因为对券商背景和团队专业度要求很高,在目前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情况下,基本上一个好的项目,肯定觉得我通过大券商投行承做,过会的可能性更高,而你这个团队过去没做过IPO项目,我就更不可能找你来做我们这个项目。在承做券商上关乎我公司能否上市的前程,我可以多花钱,但我绝对不能容忍你不专业。以及大家天然更相信大券商关系更硬,那么监管沟通能力更强。

以前不是这样,牛人会选择去小券商,因为小券商激励更好。好的项目也可能会选个小券商,因为小券商对我这个项目承做更用心,这个保代人也很靠谱。而如今,小券商平台里培养出的优秀的人,都会想跳槽去大平台去,毕竟公司有资源,自己可以不用那么累。

所以,如今在投行的头部化趋势非常明显了,排名前十的券商占到了所有券商投行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股权投行尤其如此,债券因为注册制的原因,而且债券比较多元化,大家还是可以差异化竞争。所以中小投行基本上都是做债券业务的更多,如果做得更精细化,是还有生存空间的。部分中型券商某些品种债券业务杀进了前十甚至前五,少部分体量非常小甚至倒数的券商,也有通过债券业务排进前几十的。

未来注册制的话,股权业务也会像债券一样,不过依旧是因为大券商掌握销售网络和定价权力,依旧是会优势明显。但小券商更多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化经营的道路。

另外,关于投行这个职业还是多讲几句,因为年轻而迷茫的同学们,太容易收人鼓动了。

知乎蛮多优秀的同学付费咨询里问,拿了xx投行的offer,值不值得去,好多人说非头部就不用去了。也有人说看到投行先锋论坛里很多业内人士都在吐槽,觉得干这行没有前途了。

呵呵,保留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吧,这行当然没有营销号天天吹嘘的入行即年薪百万,也不是那帮从业的戏精的吐槽。(谁不吐槽自己的公司和行业的,总会和过去拿到最好的奖金去对比,然后和其他行业最顶尖的单位对比,然后觉得自己不好)

这个行当,很辛苦,但对于成长和回报,还是值得的。

在投行,其实好的团队和领导,远比公司更重要。(在别的行业也一样)

只不过,你在更好的平台,确实有更好的可能性遇到更好的团队。

很多人的思维误区在于这个行业怎么样,你就怎么样。

你应该想的是你自己能够在这里掌握什么,然后可以去往什么其他的地方。

就算中小型券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其实只要你能够入行,能有项目经验,你还是有机会去往更好的平台的。

像现在科创板、再融资、注册制多重利好的情况下,其实基本中型券商以上项目都还不错,然后就是全市场的券商投行都在挖人。

我朋友圈都被那些做投行的猎头刷屏了,我一边看一遍啧啧啧,可惜自己没赶上这等好时候。

三中一华基本上挖人就是往top10的券商挖,比如说国君、招商、海通、申万等。(top10定义很宽广呀,很多都可以自称前十。券商的本身机制也在改革,想要通过这波行情,看能不能挤到前几的地位)

像如果你在top20的券商比如说光大、东方、中泰、国金、长江、兴业、安信里比较优秀的(比如说学历好点的),或者有人推荐的,都有机会去三中一华。或者比较轻松的去前十的券商。

至于二十以外的券商,其实格局没有那么定,大家差距也没有那么大,相互招聘要求也不会那么高。基本上你在一个很小的券商,跳槽去个三十左右的券商,基本不会有啥门槛。

所以,孩子们,核心就是要先入行呀!


(ps:大家帮忙点个赞啦,点赞的可以私信我领一下我们平台整理的求职资料)


没想到有1500+赞了,那就再一点吧,以后的多帮忙点赞,我看情况还会来更新。

鉴于市场变化挺大的,也有很多人来咨询我新的情况,之前写的资料也比较老了。

这里做一些更新。

之前7月份的时候写了篇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金融小百科:现在是干投行最好的时候了

现在确实是投行从政策上而言,前所未有的好时候。

这一波的政策下来,中型以上的券商都业务做不完。

即使是小券商,也有一定的机会往上走一个台阶。

所以在现在这个情况,大部分券商摩拳擦掌,疯狂扩招。

具体稍微简单讲讲一些变化:

1、三中一华

三中一华领先优势还是很大,无论是从人才储备还是薪酬上。

目前真大量缺人,以往还是定向往国君招商海通等挖人。

现在基本上你在前20的券商,都有很多机会跳槽去三中一华。

像以前高不可攀的中金,只要你过去项目经理不错,最好是保代,你就有机会去。

另外还招了不少四大跳槽过去的。(当然工作经验打折会比较重)

2、top10阵线

其实除了三中一华,就只剩下六席。

肯定稳列前十的只有国君、招商、海通。

国君自从换了董事长,非常积极做业务,我有不少国君的朋友都跟我反馈,现在公司非常重视投行,想要重新回到第一阵线。超过多少规模的业务,董事长亲自一起去见。(啧啧,和过去的养老风格变化很大)整体现在大家都在想着做业务,国君过去的根基不错,就是没啥激励(大锅饭,做多做啥差别不大),所以逐渐被三中一华拉开的距离。如今倒没说涨薪,但是领导承诺会给大家更好的市场化激励(奖金分配会倾向于更多贡献吧)。之前招聘非常大规模,无论是从知乎咨询,还是各种其他中小型券商投行的小伙伴,都经常问我国君xx团队怎么样。但据说国君自己内部流动性也很大,毕竟是三中一华的主要挖角场所。

招商的话,因为之前薪资太低(我老婆以前就招商的,是真的低),所以被挖角太严重,全员涨了底薪1w(据说是最低职级的,用的都是预支奖金的说法,这应该是学国信的)。这一波应该稳住了一帮人,毕竟不是过去底薪太低,有项目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会先留下来做手头的项目。

海通反正据说刚把base调到了2.37w(这是先从薪资匹配上再赶超么,哈哈,有魄力),反正海通自从再融资政策出了以来业务就超级忙,实习生经常都几十人的招。另外他们债券融资部门去年还是啥时候就开放了牌照,股债业务都可以做。

当年号称top5的广发到现在因为出了事情,暂时只能说还要待观察。(据广发的小伙伴说,他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公司掏出十个亿保证投行员工未来几年收入不下降,以此留人。如果真的能把大部分人留下来,那就元气还在,有机会再很快上回来;投行最重要的真的就是人,像西南当初没留住人,大批量出走,就一下子掉下去了;像国海出了那么大事情,停业一年,后面还是能再做,大家记忆力很短的)

剩下几个的话,算申万、国信可以算top10(大部分认为是,但不是那么的稳),东方、光大这些要看一下具体的业务,但经常自称top10,但更多归到10-20之间会更好。

top10券商投行招人现在就是——只要你之前是有投行项目经验的,那么还是挺欢迎你来面试的。

3、top20阵线

比较典型的像兴业、安信、国金、中泰、长江这些券商投行,不管项目质量有没有头部那么有优势,目前也是忙得不行。

每家对外招聘,都是自称top10,都是IPO业务top10,理由是2019年出的ipo业务市场前十,比如说自称企业债/公司债top10券商招聘。

反正前20的券商,不自称前十,都感觉浑身难受。

对了,还有换了股东的民生证券(变上海国资了),现在非常活跃,单独列2020年上半年以来的业绩,好多从项目数量来看,都进了前几。(话说从招实习生角度来看,项目是真的多)

如果民生这个趋势能维持,那是真的厉害。

top20券商招人就更加没得挑了,毕竟前十的券商投行都不够人用。

他们加薪底薪都是按万起步,有某前20券商的投行小伙伴说我们内部也在讨论加薪,但只申请了加5000....

4、其他小券商

目前大部分日子过得不错。

见到很多之前基本没投行业务的,竟然都在招人。

债券业务那边本身还不错,很多小券商也在做三板的精选层。

但现在小券商招人就难了,感觉招四大的都不太好招,毕竟四大的资质好点的,都能往更好点的券商跳,毕竟缺人呀。

当然在小券商的有项目经验的,好多又被更大的平台挖了。

5、总结

现在其实就是属于政策发糖期。

前十的券商摩拳擦掌,大幅度涨薪,我底子好,过去干不过三中一华主要是我机制和激励不够好,那我就改了跟你干。

前二十的券商也非常亢奋,都嚷嚷着我要进前十(我已经是前十了!)

其他一些地区型券商也很凶猛,比如说杭州那两家,都说浙江省要倾省之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全国性大券商。

小券商也有业务,很多都没见过怎么招人竟然都在招人。

很难想象一两年前,还一堆五毛嚷嚷着要劝退。

我每次都苦口婆心劝大家要先入行。

如果一两年前入行,现在应该就是最好的跳去更大的平台的绝好机会。

三、中投公司旗下有哪些证券公司?

有中信、国泰君安、银河、申银万国等证券公司。

中投公司下设三个子公司,

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国际”

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海外”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这些证券公司基本都是由中央汇金控股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简称中投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

中投公司拥有员工约600人,其中董事会成员共10人,包括2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以及2名独立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分别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5个部委。

中投公司成立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该公司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投资并持有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并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不开展其它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四、中信建投和中投建设是一个证券公司吗?

不是同一家证券公司,但他们都是中信系的券商。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都是中信系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是国内第一家公开发行上市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的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净资本及净资产等指标一直在证券行业中名列前茅。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引发全球范围的股市走熊,中国券商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引发券商行业大洗牌,很多中小券商亏损、倒闭、或被收购被重组,正是在这个时期的2005年,陷入困境的华夏证券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联手收购,并改名为中信建投。

五、证券公司投行部招聘新人的标准有哪些?

谢邀,证券公司投行部招聘新人的标准有哪些?这个问题具体要看一下你想去的岗位是什么?每一个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会具体说一下各个岗位与要求,可以一一对应一下。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力充沛、热情向上、学识丰富、高度自律与极强的自我约束力。说起投资银行家的生活,浮现在你眼前的或许会是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极其丰厚的收入等。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真实人生的全部,在成功的背后,每个人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付出了异乎常人的巨大努力。

【本回答推荐实习信息——星汉资本投资银行部消费组分析师实习生】

岗位信息在回答末哦~欢迎关注,感谢点赞评论。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解决求职困惑,点击这里咨询】

【投资银行的职业背景要求】

以跨国投资银行的证券销售人员为例,他必须每天浏览包括《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同时还要关注来自彭博资讯、路透社、CNBC和CNN的最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后,他需要分析出这些新闻将如何影响客户的投资,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如果一个负责美国市场的证券销售人身处亚洲,他就必须在美国市场开市交易到闭市的时段一直工作(相当于北京时间从晚上9:30到凌晨4:00),在关注市场每时每刻的动态和各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后,还务必在第二天亚洲时区的正常工作时间准时上班,经过短暂的几个小时的睡眠后,还要与当地的客户洽谈。

这种每周平均工作50到90小时、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生活几乎打乱了一个人所有的社交生活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一旦进入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所以,职业银行家应该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

跨国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和政府发行证券,帮助投资者购买证券、管理金融资产、进行证券交易与提供金融咨询等服务。

因此,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极为熟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的解读及其在投资银行具体行业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就业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零售指数、新屋开工/营建许可、耐用品订单及领先经济指标的含义与分析用途,并对综合产业、房地产、技术、电信、交通、公用事业、银行、能源、原材料和消费品等主要产业部门的推动因素和财务评估方法反应敏锐。

在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投资银行时都是从分析员做起的,要想做好这个工作,你必须具有特别的技能,并且能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高级经理。在事业的中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和与客户交流并能顺利进行交易的能力。同时,你还要了解市场、政治和宏观经济情况以及运作机制。

投资银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强的数学功底,如果你的数学很好,不妨考虑在理工类学科中再拿一个更高的学位(如随机演算和微分方程学),然后继续在财务分析和股票评估等学科中选修几门更深的课程,最后在华尔街申请一个研究部门的工作。在大多数分析员的工作中,正确地分析财务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证券分析师,你必须努力获得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职称。如果有一天,你有志从事融资业务并成为公司财务分析家,你最好再考虑考取CMA(注册管理会计师)。

很难说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交易者,但至少你必须能充分了解市场,反应迅速,能作出准确的分析。建议你读一下所罗门兄弟前交易员迈克尔.刘易斯的经典之作——《说谎者的扑克牌》,你会学到很多有关交易领域的知识。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回报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有科技和法律背景的员工对投资银行来说价值很高——科学家可以从事任何类型的工作,从计算金融衍生产品到生物工程学;律师则可以协助设计新型证券,进行租赁经营,并用他们杰出的分析能力与客户交流。“学会推销自己”是成为银行家的基本功,进入投资银行业的关键是关系网——或许你早已被这种关系网吸引,但如果你还不具备,就应迅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多参加一些行业会议,并在同学通讯录里找一些从事商业的朋友……当然,关系网不一定马上就能起作用。如果你还年轻,还没有取得MBA学位,就应该努力进入最好的商学院学习。

进入投资银行业之后,在通常情况下,你应负责把你接受的每一个项目及时做好。如果你已经成为高管(通常为董事,董事总经理以及更高层管理人员),你必须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在这种职位上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的人,就要被迫离职。

-------------------------------------------------------------------------------------------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解决求职困惑,点击这里咨询】

【不同业务工作的要求】

企业融资(Corporate Finance)

如果你在企业融资部门工作,应该帮助公司为新的项目和以后的项目集资,你应该能够做到通过资产、负债、可转换证券、优先证券或衍生证券等方式确定客户所需的资金数量和构成。作为一名新的分析员,你通常应该更多地和客户打交道。

并购(M&A)

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交易是许多投资银行资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你从事这类工作,应该成为客户的咨询者,为交易估值、创造性地确定买卖结构,并协商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投资银行经常要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不断直接参与杠杆收购(LBO)、企业分拆、附带利益和过渡贷款的安排。你的任务是分析适当的参与形式。

随着竞争的加剧,小型投资银行获得生存的机会越来越小,于是,投行间的联手成了必然的途径,一些投行巨头开始显山露水。这些银行巨头往往为其大型客户提供广泛服务,帮助企业开阔眼界。为了更彻底地了解客户,他们会与客户公司的执行官交流,参观客户公司,对其产品进行测试。与证券承销相似,在并购领域也存在一种“品牌效应”——一家技术公司在上市之前,人们往往会考虑其IPO是由高盛这样的大公司操刀还是由二流公司主持,虽然IPO发行的过程是相同的,但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大多数公司认为,如果其原始股能被顶尖级的投资银行接手,那么其在资本市场的成功将成为既定的事实。在并购领域也是如此,摩根士丹利的Cory、德意志银行的Thornton、高盛的L'Heureux和雷曼兄弟的Brand绝对是技术并购领域的行家里手,如果在技术并购交易中有上述任何一位加盟,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包括为公司或政府主要的资产负债表上提到的基础设施和石油资产项目筹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在这一领域非常活跃。项目融资交易已经成为将外资引入发展中国家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当其它借款枯竭时,一般来说项目融资仍然存在。

-------------------------------------------------------------------------------------------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解决求职困惑,点击这里咨询】

交易

投资银行中最令人羡慕的工作之一是交易,你的责任是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大型的机构投资者中进行资产、股票、外汇(简称Forex 或FX)、选择权或期货的买卖。交易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因此要求你具有全面的市场知识、金融工具和心理直觉。资本交易的工作经常包括给其它交易者“讲一个故事”,告诉他们买你的股票的原因。固定收入交易的工作要求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必要的资金,以管理交易比较少的市场中的大量盘存。衍生品交易者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最好具备工科学位)。外汇交易更主要的是要求交易者对市场、政治和宏观经济方面有直觉感。

结构化融资

结构化融资的工作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以便重新将资金流入投资者中(作为有资产支持的证券)。普通的有资产支持的证券会将应收信用卡、自动应收贷款或抵押贷款证券化,其他正在不断变化的领域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商业票据、有抵押的债券债务(CBOs)和重新包装的资产工具。如果你能同时具备绘制电子表格、会计和法律的技能,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衍生产品

衍生品的价值来自原始证券,选择权、掉期和期货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市场是巨大的,并且越来越规范。衍生品业务是一项高利润的业务,它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华尔街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你对这类工作感兴趣,可以先学习数学。除了销售技能非常重要之外,你将听到的另一个词是“结构化票据”,一个结构化票据可以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选择权中出现的外汇借贷、远期或期货合同。

咨询服务

投资银行为大众或私人提供并购和金融方面的咨询服务,许多投资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

股票和固定收益研究

一般来说,证券分析员会被指定做某个企业或地区的分析研究,你的任务可能是向投资者推荐股票和债券,需要不断与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联系。投资银行经常雇用那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做分析员(却不是那些刚毕业的MBA或本科生)。比如,你是某个餐馆的经理,你可能就会成为餐馆业的分析员。了解业务、能够和客户交流并有良好的预见性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点。基础研究人员会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首席执行官的状况提供一些建议。相反,电脑分析员要通过计算机程序来确认贬值的证券、市场甚至是国家。这类工作不多,但由于个别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很高,其收入也很高。

国际交易和新兴市场

尽管亚洲和拉美国家曾出现过经济与金融危机,但投资者对证券发行的需求仍然很大,投资银行会派出很多专业的交易人员和专家来满足这个要求。另一个有高需求的领域是新兴市场,如泰国或墨西哥市场。金融机构需要雇用一些既精通外语,又愿意经常出差并了解新兴市场的员工

市政债券

市政公债市场巨大并需要分析师、市政咨询专家和商人来研究它。搞财政的工作很难争取到,但是这行的报酬却很高。曾在政府行政部门工作过的人会对投资银行业务有很强的吸引力,市政业务的主要增长点是项目融资这一块。

证券交易经纪人

证券交易经纪人的工作是为个人买卖股票、债券和其它投资服务,有些经纪人只为收入高的客户服务,而有些经纪人则不加以区分地为所有客户服务。尽管这个行业开始做时很难(尤其是你的年龄要比客户小得多),但只要你具有相当水平的交易技能,你的回报将是很高的。

机构销售

机构销售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将有关特殊证券的信息传递给机构投资者。销售技巧和掌握产品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你是否有能力说服工作繁忙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

随着大中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国际性投行忙得不可开交,不少公司都表示要增加人手。但投资银行最需要的是什么人呢?在人力顾问公司Hudson任职银行及财务招聘组长的卓东樱说,投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的招聘比起商业银行要少很多,不过随着市场的开放,投行的潜力比很多行业都大。她说,现在投资银行最渴求有丰富经验而又了解中国国情的人,能说普通话当然最好,但对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了解也非常重要。所以,海归派和香港人在这方面都具有优势。

而对中国内地年轻人来说,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投资银行是过去2、3年才开始较有规模地招聘毕业生,想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却越来越多。投行除了在大学举行校园招聘外,也会与商学院合作举办课程来挑选人才。但中国内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商科学生毕业,要脱颖而出不是一件易事。

-------------------------------------------------------------------------------------------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解决求职困惑,点击这里咨询】

摩根士丹利副总裁、负责亚洲人力资源调配的韦文翰说,投资银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职者要有好的学业成绩,因为成绩代表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及潜质。由于中国商科毕业生比比皆是,MBA 学位也逐渐变成必需。不过,他说中国内地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只着重学习的表现。拥有一张满分的成绩表,并不代表一个人能成为出色的银行家,一份均衡的简历才是银行最想看到的。“投资银行是充满竞争的行业,能力、热诚及目标当然重要,但创造力及忍耐也是不可缺少的。”他说,除了学业上有好的表现之外,投资银行也喜欢一些在其他方面有成就的人,例如音乐,艺术或体育。“一个有才华的人,代表他是一个充满热诚的人,这种热诚往往能够在事业上帮助他们”。

不过,希望加入投资银行的人也要有心理准备,这将会是一份竞争及压力均非常大的工作。在投资银行工作了7年多、现于ING霸菱香港公司担任地产分析员的李智颖说,她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除了要对自己负责的行业及公司有很深入的认识外,还要掌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因为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件、每一个普通的数据都可能对地产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客人就依靠你的判断去做买卖。她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行业,但也是一个奖罚很分明的行业。”

作为业界的资深人士,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董事总经理郭淳浩认为,投资银行是工资最高的行业。这位年薪过千万元的高级银行家提醒想入投行的年轻人要注意三要素。毕业生欲投身投资银行业,先决条件是学历够,因为有没有机会面试,第一关就是学历。“Make yourself interesting(令自己有趣),是我挑选应征者的另一考虑要素,应征者需表达出他如何将自己定位,跟别人有所不同。”其次是要“烂做”,切忌怕吃亏,尤其是开头几年需要“死做烂做”。他语重心长地说,“越能做的人,就会有越多的事情做,但是付出的肯定会跟薪酬不成正比。打工仔一定要能吃亏,永远让老板觉得你在吃亏才有得做,如果有一天,老板发觉你在占便宜,难有好结果。

”第三个要素,就是新人要争取机会跟上司去见客户,毕竟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肯光顾顶尖的投资银行的,郭淳浩估计不多于100家,所以行业内竞争激烈;而客户在利用投行的专长的时候,也会教你怎样做,在变相地指点你。“可能英雄见惯也是常人,但对于后生仔来说,若打算日后在商界发展,有机会拜会商场中最厉害的人,这行无疑是最理想的行业。当然新入行者也要自己多留意,才能学习到更多。”郭淳浩又忠告,年轻人最好在30岁以前入行,主要原因是,这行的确很辛苦,工作经常要“通宵达旦”。

-------------------------------------------------------------------------------------------

职业规划/实习/内推/简历/面试/秋招/春招 ……

任何个人规划&求职问题都可以来找UniCareer咨询:

【解决求职困惑,点击这里咨询】

UniCareer本回答实习信息—星汉资本投资银行部消费组分析师实习生

工作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2388号怡化金融科技大厦1901室

【岗位职责】

1、消费领域行业研究;

2、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执行工作(BP制作、财务模型搭建、数据整理及分析、机构路演、尽职调查等)。

【我们期待你】

1、一线院校在校生优先,有PE/VC、投行、咨询等机构实习经验者优先;

2、擅长PPT材料制作、有快速学习能力、注重细节与效率、善于沟通、有责任感;

3、线下到岗,ASAP,每周实习不少于4天,实习周期不少于3个月。

【岗位福利】

1、可深度参与项目,表现优异者有机会转正

2、深入接触知名机构投资人和优秀企业家

实习薪酬:150元/天

简历投递:hr@galaxycap.cn

投递截止:2020年11月4日

请于简历及邮件主题注明【消费组-学校-专业-年级-姓名-最快到岗日期-每周实习x天-最少保证实习x月】(记得一定要按照格式命名哟~ )

【求职干货传送门】面试干货丨面试中千万不能问这4种问题!求职干货 | 应届生必读: 这样交“五险一金”的公司千万别去!热点解析丨贫富差距从出生就开始了:香港,未来的中国一线城市缩影行业揭秘丨各行业应届生薪资曝光,工资最高的公司竟是这家?学员战绩 | 恭喜范同学斩获顶级咨询公司助理顾问全职Offer!

UniCareer,专注技能提升的职场大学。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获近2亿C轮融资的在线职场大学;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被UBS、嘉实、苹果、Amazon、欧莱雅、华为、网易游戏、益普索、融创等上百家顶尖名企官方企业人才培训&招聘合作的在线职场大学;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超30多所名校官方认证&课程采购的在线职场大学。

由UniCareer独家整理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声明:UniCareer除发布原创求职干货文章及独家讲座福利等优质内容外,致力于分享优秀求职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UniCareer进行处理。同时,UniCareer也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

六、国内证券公司投行部的学历限制很高吗?

现在已经跳了两家了(都是上海前十五吧 保守点)

我是被迫进入投行的 爸非要我去 伯伯又是啥券商大佬 一起介绍的

原本我自己住自己做生意多年那会 不问家里要一分钱 极少跟家里人交流 也不知道长辈是啥工作(主要是跟家里人关系不好)

最早也经历过一次面试 进去后视屏那种 一堆人隔着屏幕问问题 我一问三不知 当时才被迫考了个证从 后来免面试直接进了

本科学的是自然科学生化 哪懂这些啊

结果就是本科没接触过金融 学这个也进了那么多年

投行更像是一个资源性行业 个人反而觉得对学历不是很看重 当然我知道现在人均硕士 外面无门路进是有要求 手头上 背景里有什么资源才是真的 上手进去就能承诺业绩 直接带几个项目承揽的 老板不要你也不行啊

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我前同事 老爸第一代国内投行人 他高中毕业就来实习了 准确的说大学都没读 在证券公司待了四年 考各种证 又通过关系搞了个与交大稍微有点关系的本科文凭 现在不照样风生水起

七、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正规吗?

简介:是正规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证券”或“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在境内拥有205家证券营业部和19家期货营业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30个省份近百个大中城市。

八、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概况?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证券”或“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在境内拥有205家证券营业部和19家期货营业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30个省份近百个大中城市

九、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

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创投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与投资交易的金融机构,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支持创新创业、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投证券公司的特点

首先,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关注的焦点是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需要有效的资金支持。其次,创投证券公司与风险资本、私募股权等形式的投资机构密切相关,通过投资来获取企业增值空间,实现共赢的目标。

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全球性的资本流动为创投证券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创投证券公司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合作与创新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需要更加重视合作与创新,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公司的资源和业务范围,还可以减少风险和提高效率。创新则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持续发展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将环境、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只有通过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创投证券公司才能在长远发展中获得更多回报。

结语

综上所述,最受益创投证券公司在当今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注重可持续发展,创投证券公司将继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十、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 涉及到创业投资、股票发行等业务,是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一员。这类公司在市场中扮演着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参与了许多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和上市过程。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

早在两三十年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像现在这般发达,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更是屈指可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证券市场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崭露头角,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

作为专门从事创业投资、股票发行等业务的公司,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创业投资是其主要业务之一。这类公司通过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另外,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还负责企业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工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的特点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与传统的证券公司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首先,这类公司更加关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风险偏好。其次,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的团队和资源更加专业化,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再者,这类公司通常较为灵活,能够更快地作出决策和反应市场变化。

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型企业的崛起,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这些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优秀企业成长壮大。同时,随着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创投类上市证券公司也将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