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102 2023-09-13 21:54 admin

一、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1 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2 区别在于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场景不同,工业建筑通常是为工业企业或生产制造而建造的,带有明确的生产、工艺和物流需求;而民用建筑主要为居民生活或公共服务而建造,如住宅、学校、医院等。3 联系在于建筑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流程等都有共通之处,如其基础工程、墙体结构、屋顶构建等都需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而且在实现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都有一些共性的考虑。

二、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进行比较?

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房屋和场所一般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用房,包括厂房和构筑物。

工业建筑就一般结构形式而言,常见的为框架,排架,没有民用建筑复杂,当然对做结构的来说,学不到太多知识(指结构),但工业厂房荷载较复杂,如果对工艺不熟悉的话,不大好做!特别是动力设备较多!复杂!民用的有得做,出图量大,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要求深刻,但工期比较紧,工作比工业累,做出的东西更有成就感。

按设计面积提成时,往往能拿到较高薪水。

工业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很少有混凝土高层,分析的方法也没有民用的复杂,而且工业牵扯的专业多,工期相对宽松。但工业的比较繁琐,一些小东西要算要画,经常改来改去。如果要学习本事还是做民用的比较好.民用建筑设计院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针对民用,具体包括:酒店,写字楼,体育馆,会展中心,高层住宅,商品房,别墅,幼儿园,学校等等都是经营范围;工业建筑设计院主要针对的是工业方面,具体包括:码头,热电厂,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等.单层工业建筑自然简单,就是个框子罢了,大不了在屋面上搞搞飞机。

多层工业建筑还是比较复杂的,一、是荷载取值不同;

二、是荷载组合计算方法不同;

三、是设计流程不同,民用建筑设计中结构专业比较有发言权,工业建筑一切服从工艺,这里存在很多结构上不合理,但只能在结构内消化,如果你翻出规范说不可,只能是你的眼界还太窄,比如:大开口、位移大、限制尺寸等等,你只能从体系布置和材料应用上想办法,改工艺?不可能,等你当项目负责人吧,但基本没有希望;

四、计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首先一个荷载组合和折减就让许多软件无所适从,当然,但大部分工程师还是糊涂用了,也没见出事,等搞清楚这个环节可能得多年以后了;方法的不同是指——梁板要保持弹性,不能用塑性算法和调幅;

五、结构布置要服从工艺需求,设备占满了空间,很多悬挂和动荷载都要在构件设计中考虑,混合材料应用较多,有时的确分不清体系了。

比如,大跨钢骨梁、考虑吊装的双T板屋面、墙上留孔等造成的梁的不连续和错位,烦啊!六、民用建筑里最复杂的就是转换,在工业里却比较常遇:一二层轻、其上负重的厂房不在少数吧,底层设备进出口要求抽柱也常见。

七、很多抗震的控制参数,比如:位移、剪重比在工业里很难控制,那些参数的制定来源多是参照民用建筑的统计数据,在工业建筑里是否适用?不满足会有什么后果?在计算中凑满足了,实际使用会符合多少?工业建筑要求设计者在局部上的精细,不代表放弃大局观的把握,其实很多问题的来源是体系应用的不合理,这更需设计人有高屋建瓴的眼界。

三、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关于这个问题,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温度要求:工业建筑内的温度应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和人员活动情况进行调节,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 供暖要求:采用合适的供暖方式,如集中供热、地暖、空气加热等,确保室内温度达到要求。

3. 通风要求:工业建筑内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而影响人员健康。通风方式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等。

4. 空气调节要求: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空气调节方式,如制冷、制热、加湿、除湿等。

5. 设备要求:工业建筑内的供暖、通风、空调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且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6. 环境保护要求: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应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规要求,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总之,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是为了保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通风和空气质量符合要求,保障人员健康和生产效率,同时也要遵循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区别和联系?

1 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2 区别在于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场景不同,工业建筑通常是为工业企业或生产制造而建造的,带有明确的生产、工艺和物流需求;而民用建筑主要为居民生活或公共服务而建造,如住宅、学校、医院等。3 联系在于建筑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流程等都有共通之处,如其基础工程、墙体结构、屋顶构建等都需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而且在实现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都有一些共性的考虑。

五、木材如何建造工业建筑模型?

建造工业建筑模型时,可以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以下是建造工业建筑模型时使用木材的步骤:

  1. 准备木材和必要的工具:选择适合模型的木材类型和尺寸,并准备好锯子、打磨机、木胶、钉子、夹子等必要的工具。
  2. 设计和绘制:在纸上设计和绘制出模型的结构和细节,包括墙壁、屋顶、门、窗等。
  3. 制作基础:使用合适的厚度的木板或木条制作模型的基础,确保其稳固且平整。
  4. 制作墙壁和屋顶:根据设计图制作墙壁和屋顶,并使用木胶或钉子将它们固定在基础上。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夹子来保持墙壁和屋顶的位置和角度。
  5. 制作门和窗户:使用木材和细木工工具制作门和窗户,并将它们安装在墙壁上。
  6. 添加细节:根据设计图,在模型上添加细节,如梯子、水管、电线等。
  7. 打磨和涂装:使用打磨机打磨模型的表面,使其光滑。然后,可以涂上适当的油漆或其他涂料,以使其更加逼真。
  8. 添加装饰: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装饰物,如植物、车辆等。
  9. 完成:最后,检查模型是否牢固、精确、细节完整,并为其做好保管工作。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您使用木材建造一个漂亮、准确的工业建筑模型。

六、工业建筑有哪些?

工业建筑种类繁多,例如可分为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航空工厂建筑、造船厂建筑、水泥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纺织厂建筑、火力发电厂建筑、水电站建筑和核电站建筑等。工业厂房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仓库、动力站,以及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滑道、烟囱、料斗、水塔等;按生产特征可分为热加工厂房、冷加工厂房和洁净厂房等;按工业建筑的空间形式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类。

七、工业建筑验收规范?

1.0.1 为统一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加强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42MPa、设计温度不超过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配合使用。

1.0.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2 观察检查visual inspection

以目测结合实践经验,判断被检查物体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检查。

2.0.3 100%检验 100% examination

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全部检查。

2.0.4 抽样检验 random sampling examination

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某一百分数进行检查。

2.0.5 局部检验 local sampling examination

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每一件进行规定的部分检查。

3 基本规定

3.1 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3.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划分。

3.1.2 分项工程应按管道级别和材质进行划分。

3.1.3 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可划分为一个或几个分部(子分部)工程。

3.1.4 当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具有独立施工条件或使用功能时,一个或几个管道分部(子分部)工程亦可构成一个单位(子单位)工程。

3.2 施工质量验收

3.2.1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2 一般项目每项抽检点数的实测值应在本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3 除本规范第8章规定以外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中,当抽样检验(或局部检验)发现有不合格时,该抽样检验(或局部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检验批应视为不合格。可对该检验批进行全部检查,其中的合格者仍可验收。

3.2.2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应保证资料齐全。

3.2.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保证资料齐全。

3.2.4 管道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记录和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A的格式。

3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

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C的格式。

5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

3.2.5 当管道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验收。

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分项工程,应予以验收。

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可予以验收。

4 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3.2.6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应经监督检验单位监督检验,并应提供“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后,再进行竣工验收。

3.2.7 管道工程施工应在质量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3.3 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

3.3.1 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依次进行,并应做好验收记录。

3.3.2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进行。

3.3.3 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或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进行。

3.3.4 单位(子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3.3.5 当管道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时,总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应按本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文件和记录提交总包单位。

八、工业建筑分类标准?

1、按层数分

(1)单层厂房;仅一层,多用于冶金、重型及中型机械工业;

(2)多层厂房;二层以上,多用于食品、电子、精密仪器工业等;

(3)层次混合的厂房;多层和单层混合在一幢建筑中,多用于化学工业、热电站的主厂房;

2、按用途分

(1)生产厂房。进行产品的备料、加工、装配等,为企业主要车间;

(2)生产辅助厂房。为生产厂房服务的厂房,如:修理车间、工具车间;

(3)动力厂房。为全厂提供能源的厂房,如发电站、变电所、锅炉房等;

(4)仓储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房屋;

(5)运输用建筑。

(6)其他建筑。如水泵房、污水处理建筑。

3、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

(1)单跨厂房。只有一个跨度;

(2)多跨厂房。由几个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3)纵横相交厂房。由两方向的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小于等于12m的单层厂房。此类以砌体结构为主;

(2)大跨度。15——-36m的单层工业厂房;15——-30m以钢筋混凝土为主,36m及其以上的以钢结构为主;

5、按生产状况分

(1)冷加工车间。常温状态下加工非燃烧物质和材料的生产车间,如机械、修理等;

(2)热加工车间。如铸造、锻压、热处理车间;

(3)恒温恒湿车间。如精密仪器、纺织车间;

(4)洁净车间。如药品、集成电路车间;

(5)其他特种状况车间。如放射性车间、防电磁波干扰车间;

九、工业建筑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标准四个等级的业主非常多,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上述各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一般指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建筑;

2.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

3.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及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

4.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所以,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丁类抗震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可不降低;7~9度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用,6度时不降低。

2.丙类抗震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用。

3.乙类抗震建筑,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采用,当为9度时应适当提高;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可采用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并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乙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可不提高抗震措施。

十、工业建筑的分类?

工业建筑分类:

按生产性质分——黑色冶金建筑、纺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建筑、化工工业建筑、建材工业建筑、动力工业建筑、轻工业建筑、其它建筑

按厂房用途分类——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附属储藏建筑等

按厂房层数分类——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厂房

按生产车间内部生产状况分类——热车间、冷车间、恒湿恒温车间等

建筑按建筑物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砖木结构——一般用于单层建筑及村镇住宅

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即砖混结构)——一般用于6层左右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工业建筑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及大跨度建筑

钢结构——一般用于超高层民用建筑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

(防火规范用):

建 筑 分 类 表(按一类二类分)

名称

一类

居住建筑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高级住宅

公共建筑

1.医院

2.高级旅馆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二类

居住建筑

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

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

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参考资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我国现行住宅层数划分标准

低层: 1-3层

多层: 4-6层

中高层:7-9层(应设置电梯)

高层: 10-30层(执行高规)

两个常用的概念:

高层建筑(厂房): 指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2层及以上的厂房。

多层建筑(厂房): 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建筑;层数大于2层小于24米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