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270 2024-03-16 01:28 admin

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基本上指的都是全额事业单位,比如学校、福利院、环境监测站、科研单位等,一些承担义务教育、科研、文化、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事业单位,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经费全部来自财政拨款。

二、什么是公益类事业单位?

公益事业单位即政府或社会力量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工作的单位。 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单位和组织。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园林绿化和调查队系统等。

公益事业单位分为: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单位和组织。

2、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单位和组织。

3、进行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改善的单位。

4、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职能作用的单位和组织。

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公益岗吗?

不是。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的是全额事业单位,比如学校、科研单位等,一些承担义务教育、科研、文化、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事业单位,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经费全部来自财政拨款。

公益性岗位是国家为大、中专毕业生未找到合适工作和从社会弱势穷体人群中的办法,录用一些人来协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特殊岗位。他们不在行政事业编内,属于编外工作人员。退休按一般企业职工退休办理。

四、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和公益企业区别?

1、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

2、公益二类,是指应具备以下条件的一类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

五、哪些单位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

教育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科技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

六、公益类事业单位是哪些部门?

公益类事业单位包括:1. 政府机关: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都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2. 社会团体:如红十字会、消防救援组织、全国妇联等都是公益类事业单位。3. 慈善机构:比如深圳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慈善总会等都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4. 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福利机构、老年人服务中心等都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

七、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哪些?

1、教育事业单位,包括高等教育事业单位,中等教育事业单位,基础教育事业单位,成人教育事业单位,特殊教育事业单位,其他教育事业单位。

2、科技事业单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综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其他科技事业单位。

3、文化事业单位,包括演出事业单位,艺术创作事业单位,图书文献事业单位,文物事业单位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4、卫生事业单位,包括医疗事业单位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血液事业单位,计划生育事业单位,卫生检验事业单位,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5、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包括托养福利事业单位,康复事业单位,殡葬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6、体育事业单位,包括体育竞技事业单位,体育设施事业单位,其他体育事业单位。

7、交通事业单位,包括公路维护监理事业单位,公路运输管理事业单位,交通规费征收事业单位,航务事业单位,其他交通事业单位。

八、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待遇?

按照目前的事业单位改革趋势,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上,原先在编在岗的人员事业编制只进不出,新进的人员采用企业化用人管理,而且公益三类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上是自收自支,所以工资待遇方面财政不保障,不同的行业和单位可能相差比较大。

九、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待遇?

公益一类即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其工作一般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书报费、目标奖、住房补贴、出差补助、职务补贴等,五险一金一般是足额缴纳,有些单位是五险两金,多了一个职业年金。

就具体收入而言,在一线城市,刚入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发工资为8000千元左右,扣除五险一金后,实际发放的应5000-6000元,当然每个系统的事业单位会有一些差别。

一些单位还会对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标准为本人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

十、事业单位分为哪三类执行类公益类?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类: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执法类,改革方向是将所有的行政审批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承担。行政类事业单位,按照完全、主要、部分承担行政职能分为三类,完全承担的,将单位所有职责划归主管部门机关来承担,单位撤销;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则是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机关,单位整合或者保留。

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今后不会再审批成立此类事业单位。由于行政部门同样在改革,在简政放权,在压缩编制,因此,不可能连人带编,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人和编制随职能调整到行政部门,而且行政机关也不允许同时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混岗混编。因此,职能调整后,人员会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依然保持事业人员身份。由于队伍过于庞大,执法类事业单位依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而且还要取消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方式,事业单位今后不再参公管理。

2、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按其承担的公益职能的比重,又被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一类是完全或者主要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公益二类是部分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同时还承担收费或者营收职能。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今后事业单位的主流方向,不管是整合还是单设,都不影响其事业单位性质。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除将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整合,向公益一类单位靠拢之外,还要将承担的收费、营收、中介等职能,推向社会和市场,实现公平自由竞争。

3、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凡是自收自支,有生产产品和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将全面脱离事业单位序列,改制为企业,自主经营,实现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改企之后,正式职工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合同制管理人员和自收自支人员,全部推向社会,自主择业。自收自支类、自定和筹类事业编制全部取消。

二、按财政供养,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全额、差额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全额和差额事业编制也是有严格的区别的,是分开统计的。随着改革,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将全部消失,而差额事业单位除乡镇卫生院外,其他都是逐渐剥离营收职能,机构会越来越少,人员编制都会被压缩。

三、按照管理方式,将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和非参公事业单位。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晋升方式等,都和公务员没有区别,只是使用事业编制而已。这部分单位,主要是指承担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参公的事业单位也会取消参公性质,事业单位不会再有参公不参公的说法。事业单位一律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管理,或者正式颁布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不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